基层干部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素质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要有选准发展思路之“识”。
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基层干部的第一职责。
作为基层干部一方面要学习农村工作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学懂弄通党的方针、政策和市场经济知识。
另一方面要立足农村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找准经济起飞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大力发展“拳头”产品,努力形成规模效益。
二要有开拓创新之“胆”。
必须敢于走新路、出新招、办新事。
创新要下很大的决心,有时要冒很大的风险,比如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个体经济,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也不能在别人后面死跟,不敢“超车”。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既需要面对面地讲,还需要手把手地教,及时为群众提供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要有驾驭市场之“能”。
基层干部要学习市场、信息、公共关系、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抓高效农业,要知道什么是高效农业,怎样抓;搞乡镇企业,要懂得招商引资,成本核算,使用能人,占领市场;发展第三产业,要知道怎样扩大商品知名度,怎样扩大商品覆盖面、提高吸引力等。
这些本领只能从学习和实
践中来,只要有干劲,有钻劲,有拼劲,虚心学习,就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就能熟悉市场,驾驭市场。
四要有科技富村之“才”。
提高效益靠科技,占领市场靠科技,基层干部要带头学科技、用科技,成为熟悉农村各种实用技术的“通才”,带头做科技致富的典型,并以自己为榜样带领、带动群众学会科学种田和生产管理。
事实证明,谁的科技投入多,谁的经济发展就快。
五要有体贴群众疾苦之“心”。
基层干部要把群众冷暖系心头,关心群众,体贴群众,群众就认为是党和政府在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凝聚力就会进一步增强。
六要有廉洁奉公之“德”。
基层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有一个好的品德、好的形象,群众才会拥护,如果满脑子想的都是私事,一遇到事,先考虑个人的利益,私心严重,那么群众就不会拥护。
基层干部首先要勤俭廉洁,不谋私利,其次要克己奉公,为民造福,千方百计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办的好事越多,群众就越拥护。
七要有扶正祛邪之“威”。
基层干部直接和农民群众打交道,农村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各种民事纠纷多,排解疑难问题多,没
有威信,基层干部就难当。
基层干部在入村工作时,必须坚持说话算数,挺直腰杆,理直气壮表扬好人好事好风气,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斗争,不能怕得罪人。
八要有海纳百川之“量”。
基层干部要始终站在农村发展的前沿,紧紧把握农村工作发展的脉搏,继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不能为了担心个人进退得失而裹足不前,既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苦、抗得住风吹日晒雨淋,更要能忍得住群众的一些牢骚甚至拍桌子,还要能忍得住家人的埋怨甚至不理解、不支持,能够自我调节,有“忍一步海阔天空”的技巧,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