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班主任对大一新生的引导_张寒冰

浅谈班主任对大一新生的引导_张寒冰

第31卷 增刊Vol .31 Suppl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 uang 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9年4月A pr .,2009作者简介:张寒冰(1978-),女,湖北随州人,广西大学环境学院讲师。

浅谈班主任对大一新生的引导张寒冰,唐艳葵(广西大学环境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 要] 分析了大一新生入校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问题根源,认为加强对新生的引导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班主任应及时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 新生;班主任;问题;引导[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09)增-0067-02 高校低年级管理是一项细致艰巨的工作。

在高中时,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学生进入大学后,常感觉“中学是地狱,大学是天堂”,很少有人监督,刚开始觉得很新奇和放松,随后一系列的困惑和迷惘也随之而来。

大一新生能否正确的面对困惑或挫折,进行好角色的转换,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及日后的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熟悉新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加强自我管理,就成为大学新生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一、新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对环境的不适应。

这里的环境主要指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学术环境和周边的社会环境。

部分新生不满意自己所上的大学,认为学校不是名牌,或者学校看起来比较破旧,周边环境没有别的高校好,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产生退学再考的念头。

有些新生在家时受到很好的照顾,离家上学后感到学校生活艰苦、不适应,离家近的新生经常往家里跑,家乡较远的新生则非常想家,感觉在校孤独无助。

由于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差别较大,新生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部分新生进校后热衷玩乐,易受大三大四不良风气的影响,结果荒废了学业,产生自责心理,有些开始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学习的不适应、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或家庭困难等原因,产生紧张、自卑心理,感到迷茫、失落,甚至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在高中时代,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很少,进入大学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周围的人相处,而且,大学生渴望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愿望比高中时代更强烈,他们渴望被群体认同和信任,被看作一个能够独立生活、有自主能力的成人。

但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或者性格上的差异,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矛盾。

1.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和交流。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遇事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遇到同学间生活习惯不同或意见不和的情况,男生容易发生争执或仇视,女生则选择疏远,感觉大学生活不顺畅。

出现矛盾时学生很少想到彼此包容,进行交流。

这点在宿舍关系上很明显。

由于大学宿舍的作息时间没有高中那样严格规定,一些同学的活动容易影响他人休息,产生矛盾的不在少数。

2.个人性格或习惯不好导致同学排斥。

一些同学说话做事容易伤害其他同学,如比身高,论穿着,揭别人的短,出他人洋相来炫耀自己等。

个别新生不讲究卫生,或者喜欢乱坐乱翻,有些借钱不还等,也容易招致其他同学的反感。

3.封闭自我。

少数新生很内向,缺乏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凭个人喜好来选择谈话对象,对不感兴趣的人和事表现漠然,甚至认为自己和班上的同学没多少共同语言,仍以家人和往日朋友为中心,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1]。

(三)学习问题。

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有相当部分新生没有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高中的学习方式上,不懂得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性,很难把握书本教学的重难点,仍希望老师一页一页的照本宣科,感觉学习紧张吃力,怎么努力也考不及格;与之相反的是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家人和老师的监督,感觉自由了,不知道在大学到底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平时学习不努力,自习课常常睡觉、聊天、玩游戏,到考试时干着急,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违纪,很多学生到大二时才醒悟过来,通常一个班级到了大二,往往会有一到两个因为上网或打游戏留级的学生。

(四)经济状况。

部分新生家境富裕,由于刚来上学父母给钱较多,用起钱来没有节制,一开学第一个月用掉一两千元的不在少数,刚开始大方后来拮据,又要向父母伸手要钱或者向同学借钱,笔者就发现有些学生长期借同学钱不还,最终破坏同学关系和发生冲突的。

也有少数学生家庭贫困,经济拮据,有些同学上大学来报名的钱都是借来的,或者卖掉家中的物品而来。

在大学流光溢彩的生活中,他们常常忙于兼职,可能没有机会象别的同学一样舒舒服服享受生活;在评奖学金和领取补助等方面,他们既渴望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又希望摆脱个别同学们的议论。

这部分同学平时生活非常节省,比一般同学懂事早,学习勤奋,性格坚强,但多内向、敏感,带有一定程度的自卑。

二、班主任应对新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一)首先要及时引导学生成功转化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对刚入校的新生而言,大学生活是崭新的一页,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环境。

1.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与学生谈心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差别,提醒学生注意学习方法,学会与人相处,合理花费等;2.有部分同学对学校或就读的专业不满意,要鼓励学生树立“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的观念,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学校差距和专业热冷。

3.引导学生进行目标定位。

针对大学生外在监督少和新生自制力差的特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可以有效避免新生在盲目和放松中虚度时光。

班主任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定阶段性的目标计划、学习优秀典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也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使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4.关怀贫困新生。

对于大多数家庭贫困的同学而言,往往比其它一些同学更加勤奋和节俭,承受着生活的更多压力。

作为一个班主任而言,不仅要关心这些同学的生活状况,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笔者就曾经对班上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过调查,通过同学了解其日常生活情况,并和这些同学进行过交流,告诉他们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不能因为贫困就放弃学业或感觉自卑,一定不要自我封闭,而是要自强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在勤工助学岗位推荐、助学金推荐方面多考虑这些同学,争取每个贫困同学都能得到一次机会,也鼓励他们走出去寻找兼职机会。

事实证明,或许—67—DOI :10.13624/j .cn ki .jgupss .2009.s1.137班主任在物质上并不能帮助一个贫困同学,但在精神上的鼓励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一个敏感、自卑的心灵走向快乐、自信和坚强。

(二)引导新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完善人格。

新生面临的主要人际关系是宿舍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1.宿舍关系: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导致宿舍同学起矛盾的关键。

因此引导同学讲究个人卫生,有规律作息,不影响他人休息是关键。

在处理同宿舍学生的矛盾时,班主任最好不要直接介入,在使学生认识到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和地方风俗都有差异,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的基础上,建议学生各让一步,面对面交流,自己协商解决。

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并锻炼了他们为人处事的能力,处理效果较好。

还应要倡导积极向上的宿舍风气,鼓励他们一起自习,组织活动,相互学习,树立比学赶帮的意识。

2.同学关系:大部分新生进入学校后活泼主动,与同学相处融洽。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极内向,独来独往,让其他同学有一种不可接近的感觉。

对于这样的同学,要鼓励班上的班干和比较善于交流的同学多与之相处,逐渐扩大其交际圈,打消其人际交往的恐惧。

同时也应通过家人来纠正其不良性格。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部分同学因性格、言语不合,容易产生敌意、疏远对方。

因此教育新生求同存异、多看他人长处也是一个关键。

通过谈心,使学生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3.师生关系:部分新生很少与老师交流,看见老师躲闪,或者因为老师批评了自己而产生抵触情绪。

班主任要使学生认识到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成才,一个有素养的人应该尊师重道。

在这种前提下,教新生主动同老师打招呼,尊重老师,效果会较好。

(三)组建有力的班级管理队伍,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做好新生班主任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好班干部的队伍建设。

1.对学生干部的选拔[2]。

在新生进校后,多观察了解学生,查看学生的资料,挑选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临时班干,由于开学第一个月有相当繁杂的事务,通过这些事情可以锻炼班干的工作能力,为下一步挑选有能力有责任心的班干做好了准备。

经过一个多月的锻炼,开展竞争上岗,自由竞选。

这时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对班干所做的事情也看得比较清楚,此时挑选出的班干较符合民意,而且有一定的经验,工作能力强。

2.经常对班干进行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及时组织班干学习《大学生手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材料,使他们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了如指掌;教给班干一定的交流技巧,教育他们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能积极为同学们服务;鼓励班干做好本职工作,相互协调,商量班级事务时应采取民主集中制。

笔者认为关键是教育班长和团支书做好各位班干的协调工作,不能事事包办,应使每位学生干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避免出现有人累坏有人无事干的局面。

3.鼓励班干加强锻炼,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对于班级事务和同学间的一些小矛盾,笔者认为班主任不应象保姆一样事事过问和料理,相反应给班干一个能充分发挥自我才能的空间,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他们去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样比较有亲和力,了解的情况和实际状况也比较一致。

对于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应帮忙加以分析和指点,让他们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提高自身素质。

三、结束语大学四年的时间宝贵而短暂,要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成,班主任的引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新生班主任,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加强自我管理,为学生能顺利、健康、愉快度过大学生活开一个好头。

参 考 文 献[1] 王惠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是大学班主任的工作重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2(3):80-81.[2] 姚莉.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必须“有德、有法、有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2):83-84.(责任编辑:胡春燕)(上接第66页) (二)注释取舍不定。

精编教材的编写说明表示,其注释“力求简明准确,不作繁琐考证”。

但是文选中不少重要的引文与典故都未注明出处,不失为缺憾;而且对所出现的一些典籍与作者作注时也表现出取舍不定。

如《〈伤寒论〉序》第一段的“冰谷”出自《诗经·小雅·小》,第四段“生而知之者上”等几句孔子的话出自《论语·季氏》,而文中并没有任何注释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