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题(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K—39Fe—56Cu—64第Ⅰ卷(3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24分)1.O3和H2O2都是常见的氧化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O3和O2互为同位素B.O3和H2O2的分子内都含有共价键C.H2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D.高空中的O3层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解析同位素针对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针对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O3和O2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不同单质,是互为同素异形体而不是互为同位素。
2.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B )A.Na+<Mg2+<Al3+<O2-B.S2->Cl->Na+>Al3+C.Na<Mg<Al<S D.Cs<Rb<K<Na解析A项中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A 项错误;B项中S2-和Cl-的电子层数比Na+和Al3+多,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比较规律可知B项正确;C项属于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C 项错误;D项是同主族元素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故D项错误。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解析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A项错误。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项正确。
Li+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C项错误。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相同,但是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C.23592U和23892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D.短周期第ⅣA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解析A,同系物的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必须相同,甲酸属于一元羧酸,丙二酸是二元羧酸,选项错误。
B,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极性共价键如H2O2,选项错误。
C, 23592U和23892U是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选项错误。
D,ⅣA和ⅦA 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是C 、Si和卤素原子形成的CX4和SiX4构型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选项正确。
5.(2013山东卷)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 )A.X、Y、Z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解析因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生成离子化合物,则W是N元素,则X、Y、Z依次是O、S、Cl。
则其氢化物中H2S最不稳定,A正确;只有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才一定比Y的含氧酸酸性强,B错;阴离子还原性S2->O2-,C错;Cl2与水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了还原性,D错。
6.(2013浙江卷)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解析由“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推出X为C,因此Y 为O,Z为Si,W为S,Q为Cl。
A选项:Na和S可形成类似于Na2O2的Na2S2。
B选项:Z与Y组成的物质是SiO2,SiO2是原子晶体,熔融时不能导电。
C选项:S得电子能力比Cl弱。
D选项:C、O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6分,共12分)7.(2012广东卷)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原子半径:Z >Y >X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 >WC .WX 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解析 从图看知:X 为O ,Y 为Na ,Z 为Al ,W 为S ,R 为Cl 。
A ,应该是Y >Z >X 。
C ,硫酸为共价化合物。
8.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A .元素④的原子序数大于元素⑦的原子序数B .②、③处于同一周期C .上述八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⑤的酸性最强D .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解析 由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可知④⑦为同一主族,但④的原子半径大于⑦,元素原子序数④大于⑦说法正确。
②为第ⅡA 族元素、③为第ⅠA 族元素,由于②的原子半径大于③,所以②③不在同一周期。
⑤为卤族元素,根据半径变化规律可知,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⑧的最外层应为3个电子。
第Ⅱ卷(共64分)三、简答题9.(16分)阅读下表中的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
(1)元素T 与X 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B 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2分)(填化学键类型)。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39 g B 与足量CO 2反应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a 2O 2(s)+2CO 2(g)===2Na 2CO 3(s)+O 2(g) ΔH =-4Q kJ/mol(2分)。
(2)将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到T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直至过量(边滴加边振荡),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4OH -===AlO -2+2H 2O; Al 3++3AlO -2+6H 2O===4Al(OH)3↓(3分)。
(3)已知1 mol 化合物A 与Na 2SO 3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转移2 mol 电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 2-3+ClO -===SO 2-4+Cl -(3分) 。
(4)在一定条件下,X 、Y 两种单质以及有孔惰性电极在化合物TZ 的水溶液中可形成原 O 2+4e -+2H 2O===4OH -(3分) 。
(5)用惰性电极电解化合物YZ 3的水溶液,写出该电解池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2AlCl 3+6H 2O=====电解2Al(OH)3↓+3H 2↑+3Cl 2↑(3分) 。
解析 (1)分析表中信息结合元素周期律得出,T 元素为Na ,X 为O ,Y 为Al ,Z 为Cl 。
所以元素T 与X 按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B 为Na 2O 2,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和离子键。
与CO 2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 2O 2(s)+2CO 2(g)===2Na 2CO 3(s)+O 2(g) ΔH =-4Q kJ/mol 。
(2)将AlCl 3加到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4OH -===AlO -2+2H 2O 和Al 3++3AlO -2+6H 2O===4Al(OH)3↓。
(4)由Al —O 形成的海水原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 2+4e -+2H 2O===4OH -。
(5)电解AlCl 3溶液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2AlCl 3+6H 2O=====高温2Al(OH)3↓+3H 2↑+3Cl 2↑。
10.(2012福建卷)(12分)(1)元素M 的离子与NH +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分) 。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Al(OH)3↓+3NH +4(2分)。
(3)能证明Na 2SO 3溶液中存在SO 2-3+H 2O HSO -3+OH -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C(1分)(填字母)。
A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 2SO 4溶液红色褪去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 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4)元素X 、Y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 2X 和Cu 2Y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Cu 2X ――→过量浓硝酸澄清溶液――→一定量NaOH 悬浊液――→D 的溶液Cu 2Y①非金属性X <(1分)Y(填“>”或“<”)。
②Cu 2Y 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Cu 2O +6HNO 3(浓)===2Cu(NO 3)2+2NO 2↑+3H 2O(3分) 。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 )+B(g)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3分)。
解析 (1)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Al(OH)3↓+3NH +4。
(3)选C ,ABC 三个选项描述都是正确的,但要说明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根离子水解造成的,存在水解平衡这一事实。
加入酚酞后变红的是碱性溶液,用AB 选项中的试剂都可褪色,但用C 中的试剂就不行。
选择显中性的试剂,与亚硫酸根离子反应,使水解平衡移动,这样就说明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根离子水解造成的。
(4)先推断元素,悬浊液与D 的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则Y 为O 元素,X 、Y 同主族,则X 为S 元素。
非金属性X <Y ,Cu 2O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NO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配平可写出方程式:Cu 2O +6HNO 3(浓)===2Cu(NO 3)2+2NO 2↑+3H 2O 。
(5)在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升高,可推出气体体积变大,说明反应向左移,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
11.(2012天津卷)(21分)X 、Y 、Z 、M 、G 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Z 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Y 、M 同主族,可形成MY 2、MY 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1) Y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 族(2分)。
(2) 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HClO 4(2分)(填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H 2S_(2分)(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