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PBL
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 • • • • 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抵抗 遗传因素 肥 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 发2型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活动不足(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 饮食结构(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 过多超过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 而肥胖易引起2型糖尿病) 病毒感染 化学物质和药物(如扑立灭灵(灭鼠药),能引发1 型糖尿病)
谢谢!Leabharlann 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②﹑当胰岛素或IGF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自 身磷酸化,从而使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后者立即使 胞质内IRS一1及Shc的酪氨酸磷酸化,形成的磷酸酪氨 酸残基为含SH2的Grb2结合。Grb2由1个SH2及2个 SH3结构域组成,后者又可与Sos结合并使之活化,激 活的Sos即可与质膜上的Ras相结合。Sos具有鸟苷酸交 换蛋白(GEF)的作用,可使Ras结合的GDP脱落而结合 GTP,使之活化。Ras的下游信息传递是一系列蛋白激 酶的级联传递和放大过程。活化的Ras-GTP可与一个丝 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的N端结合并使之活化,活 化Raf-1的C端再与另一个酪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MEK(MAP及ERK kinase)相结合,并使之激活。
医学细胞生物学PBL ―糖尿病
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案例】
1、患者姓名:吴祖春,男,67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二十年”入院。 2、病史要点:患者于二十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消瘦,每日饮 水量明显增多,饭量大增,夜尿频多,平均10次/晚左右,当时无排尿困难,无尿路刺激 症状,体重由90公斤渐降至70公斤,现约50公斤,查血糖偏高,诊断糖尿病,曾服消渴 丸治疗,未监测血糖,控制情况不详,三天前在我院留观,昨测空腹血糖11.51mmol/l, 总蛋白54.2mmol/l,白蛋白30.3 mmol/l,BUN15 mmol/l ,Crea259umol/l,CHO7.88 mmol/l,随机血糖30mmol/l以上,改用胰岛素降糖,患者夜眠差,情绪激动,大声喊叫, 建议家属住院监控血糖,调整用药。患者无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无乏力、倦怠, 胃纳无减退。 3、既往史:患者平素体质一般,有高血压史20余年,未规律服药治疗,结肠癌手术史三 年,四月前脑梗塞及左股骨颈骨折史,遗留口齿含糊及左下肢畸形,否认药物过敏史, 无急慢性传染病史。 4、查体:T37℃,P80次/分,BP175/80 mmHg,神志清,精神可,消瘦貌,查体合作,对 答切题,浅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心律齐78次/分,两肺 呼吸音尚清,未闻啰音,腹无压痛,下腹正中见10cm手术疤痕,肝脾肋下未及,肾区无 叩击痛,肠鸣音不活跃。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出。 5、辅助检查: 尿常规:微混浊、葡萄糖4+、蛋白3+ 。 空腹血糖11.51mmol/l,总蛋白54.2mmol/l,白蛋白30.3 mmol/l,BUN15 mmol/l, Crea259umol/l,CHO7.88 mmol/l,随机血糖30mmol/l以上 二、诊断: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
• 人们把糖尿病称为“万病之源”。糖尿病 可以损害全身多个系统。主要损害在于心 血管系统,包括大小血管,小血管主要包 括肾脏﹑眼睛﹑神经。大血管主要是脑﹑ 心。糖尿病患者往往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 各种各样的感染。如肺结核。
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 预防:合理饮食多吃含有纤维素的食物, 定期测量血糖,多运动 • 治疗:①饮食治疗 • ②运动锻炼 • ③药物治疗
•
胰高血糖素:它是以N-末端组氨酸为起点, C末端苏氨酸为终点的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的一条单链肽(分子量约为3500),分子内 不具有S-S键。其由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 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很多,血糖浓度 是重要的因素。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胰 分泌增加;血糖升高时,则胰高血糖素分泌 减少。氨基酸的作用与葡萄糖相反,能促进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蛋白餐或静脉注入各种 氨基酸均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什么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 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生理作用所引起 的糖﹑蛋白质及脂类代谢紊乱的一种 综合症。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长期高 血糖。
糖尿病的类型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诊断依据
• ①从起病时体重上看发生糖尿病是明显超重或肥 胖者,大多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容易患2 型糖尿病。而患者患病前体重为90公斤属于肥胖 者。 • ②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之一为口渴﹑尿频及睡 眠不好等而患者饮水量增加,夜尿频多,夜眠差 则与症状一样。 • ③患者诊断为糖尿病前曾服用消渴丸治疗后改 用胰岛素降糖但并无明显的治疗效果说明患者体 内并不缺少胰岛素或胰岛素抵抗,而患者患的为 糖尿病故只能为胰岛素抵抗。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 点故诊断为2型糖尿病。
【案例讨论问题】: 1. 请分析诊断依据; 2.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基本症状,请分析机体血糖 调节的生理学机制、涉及器官的解剖学结构; 3. 请分析调节机体血糖的细胞因子的分子结构、 细胞内合成、分泌过程; 4. 请分析机体刺激血糖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细胞 学机制; 5. 请分析血糖调节细胞因子的细胞学作用机制 (信号转导过程); 6. 请分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7. 请分析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遗传因素。
7﹑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遗传因素
• 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目前初步确立的有: • ①与脂类代谢关联的易感基因如β3肾上腺 素受体基因,过氧化物增值物激活受体7基 因,胰岛素受体底物2基因等。 • ②与糖类代谢关联的易感基因如胰岛素受 体底物1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2基因 • ③与其他路径无关联的易感基因如线粒体 基因等。
6.血糖调节细胞因子的细胞学作用机制(信号转导 过程)
• 胰岛素(包括IGFI、IGFII)信号所激发的信 号传递途径主要有二: • • ①、Ras.MAP激酶途径 ②、PI3一激酶途径
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
①Ras MAPK 信号转导 途径 Ras 是分子量 为 21kDa 的锚定在细 胞膜上的三磷酸鸟苷 (GTP) 结合蛋白, 在细 胞生长信号的传递中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当Ras 与GTP 结合时 为有活性状态,参与信 号转导,若与二磷酸鸟 苷(GDP) 结合时则处 于无活性状态,信号传 递中止。
5.机体刺激血糖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细胞学机制 ①﹑胰岛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包括胰岛素与受体结 合,激活受体酪氨酸酶,并引起胰岛索受体底物 的磷酸化。 ②﹑通过一系列磷酸化‐去磷酸化过程引起细胞没 与代谢和生长因子有关的酶激活 ③﹑产生信号传导,包括DNA合成及一些基因转录, 葡萄糖转运及三大营养物质合成。
• •
3. 机体血糖调节的生理学机制、涉及器官的 解剖学结构
• 涉及的器官: 下丘脑,肾 脏,肝脏, 胰腺等
4.调节机体血糖的细胞因子的分子结构、细胞内合 成、分泌过程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类激素。 • 胰岛β细胞首先在粗面内质网生成前胰岛素原(含102 个氨基酸)——(在其N 末端的氨基酸顺序引导下)穿过 内质网膜(同时切除16个氨基酸的引导序列)——成为胰 岛素原(含86个氨基酸),形成由许多高尔基氏囊组成的 胰岛β颗粒。 • 当β细胞接受刺激后,β颗粒移向细胞膜,并在蛋白水解酶 的作用下,使胰岛素原分解脱下一段含35个氨基酸残基的 连接肽,在其氨基端和羧基端分别切下精-赖、精-精两对 氨基酸,形成C肽(31个氨基酸)胰岛素分泌的主要生理 刺激因子是高血糖,其他如血液中的高氨基酸、脂肪酸、 酮体、胃,并以β链C末端与α链N末端以两对二硫键相连 接构成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