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一章绪论教学教案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监督和分析 、预测、控制的内容。
企业会计对象,概括来讲是指企业的资金 运动,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可以参见P图31)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具体包括:
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会计目标包括的内容: (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 计信息 (3)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二)会计的任务
1、正确及时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
管理工作提供系统的经济信息。 2、监督和促进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纪律
的贯彻执行。 3、分析、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资
基本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
1、存货 2、长期股权投资 3、投资性房地产 4、固定资产 5、生物资产 6、无形资产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8、资产减值 9、职工薪酬 10、企业年金基金
11、股份支付 12、债务重组 13、或有事项 14、收入 15、建造合同 16、政府补助 17、借款费用 18、所得税 19、外币折算 20、企业合并 21、租赁 22、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23、金融资产转移 24、套期保值
中国的会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最早在西周时代 :“司会” 2、西汉时期 :会计账簿 3、唐宋时期 : “四柱结算法”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即:上期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本期结存 4、明清时代 : “龙门账”、“四脚账”
“进”-“缴”=“存”-“该” “龙门账”的问世,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复式记账 法的起源。
会计核算流程
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总账
会
计
核 对
报
表
返回
明细账 日记账
第四节
一、会计规范概述
会计制度层次结构
会计规范
层次
规范性文件
制定文件的责任机构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人大常委会
国家行政法规 政府工作条例 国家行政规章 会计准则和制度
国务院 财政部
(一)会计法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三)会计准则
25、原保险合同 26、再保险合同 27、石油天然气开采 2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30、财务报表列报 31、现金流量表 32、中期财务报告 33、合并财务报表 34、每股收益 35、分部报告 36、关联方披露 37、金融工具列报 38、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作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有利于增产节约,增 收节支,提供经济效益。
做好会计工作,对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 ,也起着重要作用。
四、会计的目标与任务
(一)会计目标(accounting objective)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 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 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 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 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 义会计。
1984年起,我国开始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体制,1985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12月进 行了第一次修订。
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 业财务通则》,并从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 。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 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第 二次修订。
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1.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 有的功能。
核算职能 基本职能
监督职能(事前、事中、事后) 预测职能
参与经济决策职能 决策职能 会计控制职能
2.会计的作用(了解)
会计通过及时、完整、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可以满 足企业外部的有关各方关系人对信息的需求,可以 作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
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至19世纪中期, 欧美各国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出现了股份有限 公司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并出现了 以查账为职业的注册会计师或特许 会计师。
20世纪20年代末,会计全面着眼于管 理,形成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内容 的管理会计。
我国会计的发展
我国的会计在经济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发 展缓慢,至19世纪中叶起,会计上出现了“ 中式会计”和“西式会计”并存的情况。
2001年开始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于2007年1月1日实施。
二 会计学科的发展
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包括:
会计学原理
财
务会计学
成本会计学
会计学
管
理
会
计
学
审计学
财务管理学
电算化会计
20世纪70年代后,会计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一些 特殊领域的会计,如: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2、会计的涵义、对象与职能(理解并掌握) 3、会计职业规范(了解) 4、会计假设及原则(理解) 5、会计要素及计量属性(理解)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管理的 要求而产生的。
(一)古代会计的产生 详细的会计记录:埃及公元前3世纪。
金的使用效果是体现在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中 的,它必然在会计上反映出来。 4、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 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会计的基本程序与基本方法
一、会计的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会计报告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特殊领域会计
社会会计
国际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
增值会计
遗产会计
养老金会计
比较会计
所得税会计 租赁会计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和作用
一、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是一种计量技术
计量单位(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劳动量单位) (二)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三)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涵义: 会计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 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做出预测,参与 决策,实行监督,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 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