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案)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案)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材分析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随机现象中存在着数量规律性,从而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本节课正是引导学生从数量这一侧面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

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军事、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运用,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和体会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二、教学目标1.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 (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 (A)的区别与联系2•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3.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事件的分类;概率的定义以及和频率的区别与联系;难点:随机事件发生存在的统计规律性.四、学情分析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学生没有基础,但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个类似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结果可定性地分为三类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7情境导入、展示目标7合作探究、精讲点拨7反思总结、当堂检测7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数枚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能够准确回答的.例如,明天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吗?明天上午第一节课一定是八点钟上课吗?等等,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同时也有许多问题是很难给予准确回答的.例如,你明天什么时间来到学校?明天中午12:10有多少人在学校食堂用餐?你购买的本期福利彩票是否能中奖?等等,这些问题的结果都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思考1:考察下列事件:(1)导体通电时发热;(2)向上抛出的石头会下落;(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高到100° C会沸腾.这些事件就其发生与否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2:我们把上述事件叫做必然事件,你指出必然事件的一般含义吗?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让学生列举一些必然事件的实例思考3:考察下列事件:(1)在没有水分的真空中种子发芽;(2)在常温常压下钢铁融化;(3)服用一种药物使人永远年轻. 这些事件就其发生与否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4:我们把上述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你指出不可能事件的一般含义吗?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让学生列举一些不可能事件的实例思考5:考察下列事件:(1)某人射击一次命中目标;(2)马林能夺取北京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冠军;(3)抛掷一个骰字出现的点数为偶数.这些事件就其发生与否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6:我们把上述事件叫做随机事件,你指出随机事件的一般含义吗?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让学生列举一些随机事件的实例思考7: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表示.对于事件A,能否通过改变条件,使事件在这个条件下是确定事件,在另一条件下是随机事件?你能举例说明吗?2、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物体的大小常用质量、体积等来度量,学习水平的高低常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事件,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也希望用一个数量来反映.思考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若某一事件A出现的次数为nA, 事件A出现的频数,那么事件A出现的频率fn(A)等于什么?频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fn(A)=叫[0,1]n思考2:历史上曾有人作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对于随机则称nA为思考3: 上述试验表明,随机事件 A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 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这个规律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事件A 发生的频率较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 .思考4:既然随机事件 A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A)趋于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度量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并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发生的概率,记作P(A ).那么在上述抛掷硬币的试验中, 正面向上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在上述油菜籽发芽的试验中,油菜籽发芽的概率是多少?思考5:在实际问题中,随机事件 A 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如在一定条件下射击命 中目标的概率),你如何得到事件A 发生的概率?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到事件 A 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即概率.思、考6:在相同条件下,事件 A 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A)是否一定相等?事件A 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 P (A )是否一定相等?频率具有随机性,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 事件A 发生的频率可能不相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思考7: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多少?概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四) 、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如果a > b ,那么a 一 b > 0;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 0 ° C 时,冰融化;从分别标有数字I , 2, 3, 4, 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 4号签; 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手电筒的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随机选取一个实数 X ,得|x| > 0.例2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1) 计算表中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如上表 (2) 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1) (2) (3) (4) 〈5)0.90(五)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六)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随机现象的科学, 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是认识、 理解现实生活中有关概率的实例的关键, 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 形成概率意识,并用这种意识来理解现实世界,主动参与对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感受和探索。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概率的意义。

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 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

设计意图: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3.1.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 1)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 二、概率定义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 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 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本节课需掌握的知识:①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② 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在大量重复试验下,呈现规律性; ③ 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性质。

本节课时间 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 分钟,讲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7 分钟,学生分组实验 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5 分钟左右,其余环节 18分钟, 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 争取设计的更科学,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 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十一、学案设计 (见下页 )课堂实录)这节课后大家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例题讲解课堂小结§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课前预习学案一、 预习目标1. 了解随机事件、2. 正确理解事件 二、 预习内容问题情境: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很难给予准确的回答的 ① 抛一枚硬币,它将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 ② 购买本期福利彩票是否能中奖? ③7: 20在某公共汽车站候车的人有多少?④ 你购买本期体育彩票是否能中奖?等等。

但当我们把某些事件放在一起时,会表现出令人惊奇的规律性.这其中蕴涵什么? 知识生成: (1) 必然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叫相对于条件S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不可能事件:在条件 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 S 的(3) 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 (4) 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5) 频数与频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在相同的条件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 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丄丄为事件A 出现的' n—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 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 )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 ___________ 。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是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 A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 F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 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 率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A 出现的频率的意义;,例如,事件; 事件; 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_事件; 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事一、学习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 正确理解事件A 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 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 A 发生的频率f n (A)与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 . 难点: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深刻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