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QC来料检验规范标准书(最全分类)

IQC来料检验规范标准书(最全分类)


a. 实际包装数量与 Label 上的数量是否相同,若 目检
不同不可接受;
点数
数量检验
MA
b. 实际来料数量与送检单上的数量是否吻合,若
不吻合不可接
受。
a. Marking 错或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不可接受;
b. 来料品名错,或不同规格的混装,均不可接受;
外观检验
MA
c.
本体变形,或有肉眼可见的龟裂等不可接受; 目检或
a.金手指上不可有铜色露出。
放大镜
板弯、板翘与板扭之测量方法
1. 板弯:将 PCB 凸面朝上,放置于平板玻璃上,用塞规测量其凸起的高度。(如图一) 2. 板翘与板扭:将 PCB 翘曲面朝上,放置于平板玻璃上,用塞规测量其翘起的高度。 (如图二)
IC 类检验规范
1. 目的
作为 IQC 人员检验 IC 类物料之依据。
线路剥离 CR
线路必须附着性良好,不可翘起或脱落。
目检

板边余量 MA
线路距成型板边不得少于 0.5mm。
带刻度放大 镜
刮伤
塞孔 孔黑
刮伤长度不超过 6mm,深度不超过铜铂厚度的
MA
放大镜
1/3。
MA
零件孔不允许有塞孔现象。
目检
MA
孔内不可有锡面氧化变黑之现象。
目检
变形
孔壁与锡垫必须附着性良好,不可翘起,变形或
7. 检验标准定义:
检验项目 缺点名称 缺点定义 检验标准
检验方式 备注
断路与短路 CR
放大镜、万 线路或锡垫之间绝不容许有断路或短路之现象。
用表
线路裂痕 MA 线路变形 MA
在线路或线路终端部分的裂痕,不可超过原线宽 带刻度放大
1/3。

线路不可弯曲或扭折。
放大镜
线
线路变色 MA
线路不可因氧化或受药水、异物污染而造成变色。 目检
以 3M scotch NO.600 0.5"宽度胶带密贴于 G/F 镀层上,密贴长度约 25mm,经过 30 秒,以 90 度 方向垂直拉起,不可有脱落或翘起之现象。
目检
金手指不可沾锡、沾漆、沾胶或为其他污染物。 目检
a. 金手指凹陷、凹洞见底材或铜面刮伤,不得 在金手指中间 3/5 的关键位置,唯测试探针之 放大镜 针点可允收,凹陷长度不可超过 0.3mmMAX。
能或可能危害制品的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陷,称为致命缺陷又称为严重缺陷,用 CR 表示。
规范文件
第 1 页 共 24 页
标 题 来料检验规范 制订部门 品质部
版 本 V1.0 制定日期 2012.06.04
编 号 3-QC-01 页 次 第2页 共24
4.4.2 主要缺陷(MAJ) 不能达成支配的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主要缺陷,或重缺陷,MAJ 表示。 4.4.3 次要缺陷(MIN) 并不影响支配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次要缺陷或轻微缺陷,用 MIN 表示 4.5 允收水准(AQL) 4.5.1AQL 定义 AQL 即 Acceptable Quality Leval,是何以接收的品质不良比率的上限,也称为允许接收品质水准,简称允收水 准。 4.5.2 允收水平 本公司对进料检验时个缺陷等级之进料允收水准为: 4.5.2.1CR 缺陷,AQL=0 4.5.2.2 MAJ 缺陷,AQL=0.4%,具体按分类物料检验规范之要求 4.5.2.3MIN 缺陷,AQL=1.5% 进料允收水准应严于或同于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因此,如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高于上述标准,应以客户标 准为依据。 4.6 检验依据 4.6.1 外观,材质及包装材料 依据下列一项或多项 4.6.1.1 有关检验规则 4.6.1.2 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 4.6.1.3 比照认可样品 5.作业内容 5.1 供应商交送物料,经仓管人员点收,核对物料、规格、数量相符合后,予以签收,再交进料品管部门(IQC) 验收。 5.2 品管 IQC 依抽样计划,予以检验判定,并将其检验记录填于《进货检验报告表》。 5.3 品管 IQC 判定合格(允收)时,需在物料外包装之适当位置贴上合格标签并加盖“IQC PASS”章,由仓管人 员办理入库手续。 5.4 品管 IQC 判定不合格(拒收)之物料,须填写《不合格品报告》,交品管主管审核裁定。 5.5 品管主管核准不合格(拒收)物料,由品管 IQC 将《不合格品报告》交给采购通知供应商处理退货及改善事 宜,并在物料外包装标签上盖“REJECT”拒收章。
d. 元件封装材料表面因封装过程中留下的沙孔, 其面积不超过 0.5mm2,且未露出基质, 可接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倍以上 的放大镜
否则不可接受;
检验时,必须 佩带静电带。
规范文件
第 2 页 共 24 页
标 题 来料检验规范 制订部门 品质部
版 本 V1.0 制定日期 2012.06.04
编 号 3-QC-01 页 次 第3页 共24
5.6 品管部门判定不合格(拒收)之物料,遇下列情况由供应商或采购向品管部提出予以特殊审核或提出特采申 请。 5.6.1 供应商或采购人员认定判定有误时 5.6.2 该项物料生产急需使用时 5.6.3 该缺陷对后续加工、生产影响甚微时 5.6.4 其他特殊情况时 5.7 品管部对供应商或采购之要求进行复核,可以作出如下判定: 5.7.1 由品管部门重新抽样 5.7.2 指定某单位执行全数检验予以筛选 5.7.3 放宽标准特准使用 5.7.4 经加工后使用 5.7.5 维持不合格判定 5.8 通过核定属于特采(让步接收)范畴的物料,视同合格产品办理入库手续,由品管部“ 特采” 章标识并作 后续跟踪。 5.9 供应商对判定不合格之物料,须在限期内,配合本公司之需求予以必要之处理后,再送请品管部重新验收。 5.10 进料品管 IQC 应对每批物料检验之记录予以保存,并作为对供应商评鉴考核的依据。 5.11 无法检验之物料 本公司无法检验的物料成分以及部分物料特性,品管部可如下处理: 5.11.1 由供应商提供检验记录或品质保证书,本公司视同合格物料接收; 5.11.2 由本公司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费用由供应商承担或依双方约定分摊; 5.11.3 本公司视同合格物料接收,所导致之任何损失或影响由供应商承担。 5.12 其他规定 5.12.1 IQC 应规定每日、每周、每月汇总进料检验记录,作成日报、周报、月报; 5.12.2 IQC 日报、周报、月报除品管部了解、自存外,应送采购部了解,必要时需让总经理了解; 5.12.3 本公司自制产品参照上述检验规定进行必要之验收作业。
空泡&分层 MA
空泡和分层完全不允许。
目检

根据工程图纸测量産品的长度、宽度、固定孔
尺寸
MA
卡尺
位置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观 规范文件
第 5 页 共 24 页
标 题 来料检验规范 制订部门 品质部
版 本 V1.0 制定日期 2012.06.04
编 号 3-QC-01 页 次 第6页 共24
丝 印
焊锡性
规范文件
第 3 页 共 24 页
标 题 来料检验规范 制订部门 品质部
6.IQC 进料检验流程图
版 本 V1.0 制定日期 2012.06.04
编 号 3-QC-01 页 次 第4页 共24
供应商来料
货仓核对数量及规格
退回供应商
NG
到料录单
OK 进料送至待检区 通知 IQC
IQC 盖 REJ 拒收章
第 4 页 共 24 页
标 题 来料检验规范 制订部门 品质部
版 本 V1.0 制定日期 2012.06.04
编 号 3-QC-01 页 次 第5页 共24
1. 目的
作为 IQC 检验 PCB 物料之依据 。
2. 适用范围 3. 抽样计划 4. 职责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之 PCB 检验。 依 MIL-STD-105E,LEVEL II 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具体抽样方式请参考《抽样计划》。 供应商负责 PCB 品质之管制执行及管理,IQC 负责供应商之管理及进料检验。
NO
NG IQC 进料检验
紧急物料
IQC 盖 PAOSKS 章
YES
NG 物料评审
(MRB)
7.参考资料
7.1《来料检验规范》 7.2《来料异常分析报告》 7.3《进货检验报告》
通知入库 存仓
标识特采使用内容
特采(让步接收)
IQC 盖特采章
日期 版本
修订记录 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PCB 检验标准
规范文件
塞规
0.5%。
平板玻璃
板面不得有外来杂质,指印,残留助焊剂,标 目检
签,胶带或其他污染物。
基板不得有焦状变色。
目检
所有文字、符号均需清晰且能辨认,文字上线 目检
条之中断程度以可辨认该文字为主。
文字,符号不可有重影或漏印。
目检
极性符号、零件符号及图案等不可印错。 文字不可有溶化或脱落之现象。
目检 目检 异丙醇
标 题 来料检验规范 制订部门 品质部
版 本 V1.0 制定日期 2012.06.04
编 号 3-QC-01 页 次 第1页 共24
1.目的 本公司为管制采购物料品质,使其符合设计规格及允收品质水准,物制定本规定。 2.范围 凡本公司采购物料或本公司自制加工产品均适用本规定。 3.权责单位 3.1 品管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经办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3.3 作业部门:品管部 IQC 4.检验规定 4.1 抽样计划 依据 MIL-STD-105E 单次取样计划。 4.2 品质特性 品质特性分为一般特性和特殊特性。 4.2.1 一般特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一般特性 4.2.1.1 检验工作容易者,如外观特性 4.2.1.2 品质特性对产品品质有直接而重大之影响者 4.2.1.3 品质特性变异大者 4.2.2 特殊特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特殊特性 4.2.2.1 检验工作复杂,费时或费用高者 4.2.2.2 品质特性可由其他特性之检验参考判断者 4.2.2.3 品质特性变异小者 4.2.2.4 破坏性之试验 4.3 检验水准 4.3.1 一般特性采用 MIL-STD-105E 正常单次抽样一般 II 级水准。 4.3.2 特殊特性采用 MIL-STD-105E 正常单次抽样特殊 S-2 级水准。 4.4 缺陷等级 抽样检验中发现之不符品质标准之瑕砒,称为缺陷,其等级有下列三种: 4.4.1 致命缺陷(C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