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及信道容量
第
教学内容包括:信道模型及信道分类、单符号离散信道、多符号离散信道、多用户信道及连续信道
5
教学内容:
1、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2、信道的分类
3、信道容量的定义
1、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影响信道传输的因素:噪声、干扰。
噪声、干扰:非函数表述、随机性、统计依赖。
信道的全部特性: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
其中
,
二进制均匀信道容量曲线如图5.2.4所示。
C
1.0
P
0 0.5 1.0
5
教学内容:
1、对称信道的定义
2、信道容量
1、对称信道的定义:
如果一个矩阵的每一行都是同一集合 中诸元素的不同排列,我们称矩阵的行是可排列的;如果一个矩阵的每一列都是同一集合 中诸元素的不同排列,我们称矩阵的列是可排列的;如果一个矩阵的行和列都是可排列的,则称这个矩阵是可排列的,或称它具有可排列性。如果一个信道矩阵具有可排列性,它所表示的信道称为对称信道。
,
,
,
只要 , 达到最大值,即达到信道容量C。此时使 的信源概率分布 存在,但不是惟一的。这种信道的输入符号熵大于输出符号熵,即 。
综合以上三种无噪信道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无噪信道的信道容量C只决定于信道的输入符号数n,或输出符号数m,与信源无关,是表征信道特性的一个参量。
5
教学内容:
1、信道矩阵特点
3、具有归并性能的无噪信道
1、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无损信道
此时输入X和输出Y符号集的元素个数相等;
给出信道矩阵。
噪声熵H(Y/X)=0,信道疑义度H(X/Y)=0,固有
,
根据信道容量的定义,有
(5.2.1)
式(5.2.1)表明当信源呈等概率分布时,具有一一对应的确定关系的无噪信道达到信道容量,其值就是信源X的最大熵值。这个结果还表明,信道容量只决定于信道的输入符号数n,与信源无关,是表征信道特性的一个参量。
2、具有扩展性能的无噪信道
信道矩阵是
信道疑义度 。
故有
。
显然其信道容量
(5.2.2)
与一一对应信道不同的是,此时输入端符号熵小于输出端符号熵,即 。
3、具有归并性能的无噪信道
信道的噪声熵 ,但是信道疑义度 。
相应的信道容量为
尽管式中平均互信息I(X;Y)等于输出端符号熵H(Y),但是在求极大值时,调整的仍然是输入端的概率分布 ;而不能用输出端的概率分布 来代替。对于图5.2.3,其信道容量是 =1.585(bit/信道符号)。那么,要达到这一信道容量,对应信源的概率分布是什么呢?由信道矩阵有
2、特点
行具有可排列性,列不具有可排列性。但是把矩阵的前两列和后两列分成互不相交的子集,构成两个子矩阵,两个子矩阵的行和列均是可排列的,故信道 是准对称信道。
3、信道矩阵
4、信道容量
两个子矩阵的行和列均是可排列的,故信道 是准对称信道。由行的可排列性有
,
其信道矩阵如下图:
2、信道容量
根据平均互信息的定义
其中
,
类似于均匀信道的情况,Hmi也是与输入X无关的常数,故有 ,代入上式得
,
对应的信道容量为
(5.2.8)
式(5.2.7)与式(5.2.5)形式相同,只是此时的m≠n。由于对称信道的特点,容易证明,输入随机变量X等概率分布时,输出随机变量Y也是等概率分布,从而使Y的熵达到最大值 ,即达到信道容量C。
信道的一般数学模型:
2、信道的分类
输出随机信号
输入、输出随机变量个数
输入和输出的个数
信道上有无干扰
有无记忆特性
3、信道容量的定义
衡量一个信息传递系统的好坏,有两个主要指标:
速度指标:信息(传输)率 ,即信道中平均每个符号传递的信息量;
质量指标:平均差错率 ,即对信道输出符号进行译码的平均错误概率;
目标:速度快、错误少,即 尽量大而 尽量小。
4、意义:
研究信道,其核心问题就是求信道容量和最佳输入分布。根据定义,求信道容量问题就是求平均互信息量 关于输入概率分布 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只有对一些特殊信道,如无噪信道等,才能得到解析解,对于一般信道,必须借助于数值算法。
5
教学内容:
1、无损信道
2、具有扩展性能的无噪信道
信道容量:信息率 能大到什么程度;
若信道平均传送一个符号所需时间为t秒,则
(bit/s)
称 为信息(传输)速率。
分析:
对于给定的信道,总存在一个信源(其概率分布为 ),会使信道的信息率R达到最大。
( 是输入概率 的上凸函数,这意味着 关于 存在最大值)
每个给定的信道都存在一个最大的信息率,这个最大的信息率定义为该信道信道容量,记为 ,即5
教学内容:
1、定义
2、特点
3、信道矩阵
4、信道容量
1、定义
如果一个n行m列单符号离散信道矩阵[P]的行是可排列的,列不可排列。但是矩阵中的m列可分成s个不相交的子集,各子集分别有m1,m2,…,ms个元素(m1+m2+…+ms=m),若由n行mk(k=l,2,…,s)组成的子矩阵 具有可排列性,则称这信道为准对称信道。
bit/符号 (5.1.3)
信道容量也可以定义为信道的最大的信息速率,记为
(bit/s)(5.1.4)
解释:
(1)信道容量 是信道信息率 的上限,定量描述了信道(信息的)最大通过能力;
(2)使得给定信道的 达到最大值(即信道容量 )的输入分布,称为最佳输入(概率)分布,记为 ;
(3)信道的 与输入概率分布 和转移概率分布 两者有关,但信道容量 是信道的固有参数,只与信道转移概率 有关。
要获得这一最大值,可通过公式
寻找相应的输入概率分布。
现在观察信道矩阵,我们发现其特殊性:
信道矩阵中的每一行都是由同一集合 中的诸元素的不同排列组成,所以保证了当输入符号 是等概率分布,即 时,输出符号 一定是等概率分布,这时 。相应的信道容量为
(bit/信道符号)
当n=2时,就是二进制均匀信道,根据式(5.2.7)可计算出信道容量
2、信道容量计算
1、信道矩阵特点:
这类信道中总的错误概率是 ,对称平均地分配给(n-1)个输出符号。信道矩阵为(n×n)阶对称矩阵。
2、信道容量计算
其中条件熵
(5.2.4)
上式中
,
于信道的对称性,每一行都是同一集合诸元素的不同排列,所以
,
于是得信道容量
。
这就变成求一种输入分布 使 取最大值的问题了。现已知输出符号集 共有n个符号,则 。根据最大离散熵定理,只有当 ,即输出端呈等概率分布时, 才达到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