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初试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初试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初试》导学案班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点。

2、初步掌握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学习难重点】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例,初步掌握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学习过程】一、了解考点。

广州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点一直比较稳定。

请阅读链接材料一和二,试寻找规律,明确考点。

链接材料一:【复习提示】初中语文对古诗词阅读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涵咏积累,二是初步鉴赏。

考查“涵咏积累”多采用默写的形式,“初步鉴赏”多采用简答的形式。

古诗词阅读的初步鉴赏,其核心是“读懂”,无论是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还是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前提都是“读懂”。

——节选自《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P77链接材料二:[2012年广州中考古诗词鉴赏题]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014年广州中考古诗词鉴赏题]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照应?“我”叹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通过阅读链接材料一和二,我们发现广州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考点有两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方法传授。

根据考点,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应特别注意:把握内容,体悟情感。

具体鉴赏方法如下:1、知人论世。

(1)知人: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和写作风格。

(2)论世:了解写作背景(即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知人论世,是鉴赏的前提和铺垫。

2、感知文意。

(1)析题目,猜文意。

示例:如《观刈麦》、《商山早行》,看题目便可大概了解文意。

(2)凭注释,感文意。

识记注释,可进一步了解文意。

3、辨题材,悟情感。

古诗词从写作题材划分,大致可分为九种类型。

准确判断题材,就能初步了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1)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生活及感受,多表现对自然或平静自由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及恬淡闲适的心情。

(2)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多表达深情厚谊,或抒发别离之愁和思念之情。

(3)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多表达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或抒发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4)行旅诗:描写游子漂泊在外的见闻感受,多表达孤独寂寞的情感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咏物诗: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多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或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的呼声。

(6)咏史诗: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或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

(7)咏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多表现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表达对时事的伤感,对国家前途命运的 2忧虑。

)哲理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

(8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9)爱情诗: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鉴赏实战。

三、,课堂上组内交流。

、运用方法1搜集资料并记录在《课课通》上(预习完成)13、,自主完成导学题,然后组内交流。

2、运用方法1、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导学题 1()你从题目中发现了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壮词”的意思是)(2、________”尽管赋闲在家,(3)作者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于是词的上片描绘了“(原文词语)等军营生活;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并斗战场面,描文__________________片下“__________________,”(原句子)写了(原文句子)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虽然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整首词的基调由雄壮变为悲原文句子)但作者终究要回到现实——“__________________”(壮,使人感慨万千。

试根据题材为这首词分类,体悟思想感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这首词属于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考点,仿照中考题型,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设计两道鉴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巩固所学。

完成链接材料二中的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1、2、运用所学的方法自学鉴赏其余四首词。

3)作者写了一首壮词送给(回寄)陈同甫。

(1)雄壮的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2(豪放、壮美的词。

)看剑、吹角连营、分麾下炙、弦翻塞外声、沙场3(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收复失地的理想,作者渴望杀敌报国、4()咏怀诗还表现了他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地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

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

可惜现在已经白发丛生![2013年广州中考古诗词鉴赏题]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分(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 分)(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参考答案: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2012 “更深”是夜深的意思。

/“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1))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喜悦(惊奇、喜爱)之情。

(22013【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1)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

可怜:可惜。

(2)这两句诗蕴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无奈和渴望战场杀敌的迫切心情。

【2014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1)“倚杖”与诗中“老无力”照应,“我”叹息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的悲惨境地;也叹息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我”既为自己战乱中辗转不安的生活忧虑,又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担心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