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39张PPT)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39张PPT)


直击中考 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下列 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
示例: 1、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黑云墨色一般,深秋天空阴沉迷蒙,天 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2、纷纷扬杨的雪花,皎白轻柔如鹅毛,覆盖在万树伸展的枝虬上, 恍如一夜之间,三月春风吹拂而过,催开了这满树满枝的梨花,洁 白而素雅...... 3、山上云雾缭绕,飘渺有若仙境,诗人的心也为之荡漾,看着那 些归巢的鸟儿,诗人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这大自然 的美景。 4、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5、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明亮的月亮 如同钩子一样。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 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6、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 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 安谧而温馨。荒郊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与其相似的异乡 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 好在哪里?
示例: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 寂的画面。渲染一种朦胧、凄迷氛围。奠定了全诗感伤、 忧愁的基调。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 表现出什么情感?
示例:“犹”是还的意思,生动深刻地表现了 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观美景,猜诗句(抢答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诗词鉴赏
描绘画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 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二、提问方式:某一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 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甲诗中的 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 赏析。
例一: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B、“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 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a.“剪不断”三句,暗用"丝"作喻体,以千丝万缕之无 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比单纯 谐音取义更胜一筹。 b.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繁难解。把抽象的 情感形象化,比喻形象贴切,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c.现在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处理。 d.因“丝”与“思”谐音,以丝喻相思、愁思在古诗中 常常出现。这里暗用丝作喻体,却更进一步,翻出新意。 这三句是说,离愁萦绕心头,如丝之千头万绪,但丝还可 以用快刀斩断,而离愁却无法割断,乱丝还可以理顺,而 离愁却愈理愈乱,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 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古诗词鉴赏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
2、理解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词语的锤炼。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 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 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等。
考场精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的颔联中借 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怀念故友; (2)烂柯人: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
携玉龙为君死。”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感 情?
这两句诗,活用了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 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 报效进行的坚强决心。
2、 “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 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 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2分)
古诗词鉴赏
修辞手法的体味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
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 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 艺术效果。 答题格式:
E、如何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一句诗,运用互文表现将士们壮志未酬的悲愤
与思家无法回归的无奈。“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 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 英雄泪! F、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 千古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妙在何处? a、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 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 昂士气。 b、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 云密布,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次句描写 一缕曝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 上,守军将士严阵以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
1、 示例: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 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 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 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涨潮时江水漫无际涯,水面 变得辽阔无边。晓风徐徐,波涛不惊,一叶白帆顺 风在高远的江天上飘荡。 评分:共2分。描绘应表现出潮平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1分)语言流畅(1分)。
这两句诗运用周瑜“火烧赤壁”的典故。诗人慨叹历史 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委婉含蓄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 豪爽胸襟,使表达精炼典雅。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 分)
2、《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亲射虎, 看孙郎。”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评分标准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两句中的“聚”和 “怒”用得好,好在哪里?
示例: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 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 的气势。
古诗词鉴赏
表现手法 用典
用典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 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 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 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 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形象、使之含 蓄典雅,或增加意境的内涵与深度 。
运用__修辞手法,写了___内容,体现 了_____艺术效果。
1、比喻: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什么修 辞 ?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 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 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 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 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 廷的惆怅,内心的孤独、激愤和抑郁之情。
G.试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诗人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对爱人至
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了对偶、比喻、双关 的修辞表现情感,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诗人以“春蚕”和 “蜡炬”为喻,并运
1、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 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清风,鼓动着白帆,行 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视野特别开阔。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示例:黄沙茫茫(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 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 刚直有力的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 沙漠的黄河边,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示例一:“阔”字用得好,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
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
示例二:“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
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小试牛刀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涨”字有何妙用?
示例:“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 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问题: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指出用典之处:最后一句中的“后庭花”是用典。 解释典故内容: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的简 称,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为” 亡国之音“ 分析用典意图:用”后庭花“这个典故,借古讽 今。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 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说明用典作用:用典使本诗抒情委婉含蓄,语言 有理有据,精炼典雅。
评分标准: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句有什么 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这两句诗抒写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之切;慨叹功业未 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②这两句运用东汉时,窦宪北 击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将士们戍边报国、想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愤懑与痛苦。 把戍边将士思乡报国的矛盾心理表现得入木三分。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 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有什么作用?
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欣赏 “潮平两岸 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的妙处。
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该字“阔” ,或解释该字在句中 的含义:阔 字用得好,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 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 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