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分离及常用培养基
关键词:真菌抗生素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北纳创联北京标准物质网
医学真菌形态学观察是认识真菌的第一步,但仅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并不能直接鉴定为真菌,需要对疑似相关病变部位的标本进行采集及分离,然后在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一、病变部位标本的采集分离
通常采集疑似病变部位的皮肤附属物、分泌物、血液、痰液、脑脊液等体液,注意标本的新鲜度、无菌性、充足性,而且要对所采集标本进行正确消毒,杀死其中混有的杂菌。
标本为脑脊液时,需进行离心,收集沉淀物进行培养,标本为血液时,需要先行增菌培养后再分离,这样可增加阳性率,未增菌培养的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阳性结果。
二、真菌培养常用的培养基
目前商品化的真菌培养基多为干燥脱水的形式,可以按照配制说明书进行配制,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后的装培养基的瓶盖须拧严,防止受潮,以各下次使用。
1.沙保弱培养基及含抗生素的沙保弱培养基沙保弱培养基是培养真菌最常用的培养基,绝大多数的真菌均可以在其上生长,沙保弱培养基还可以添加抗生素,从而抑制多数细菌和污染真菌的生长速度。
含抗生素的沙保弱培养基多用于皮肤癣菌和绝大多数致病真菌的分离和培养,但值得注意的是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会抑制念珠菌属、隐球菌和少量丝状真菌的生长。
2.玉米粉(厚膜孢子)培养基多用于鉴别念珠菌属,培养基中的吐温可以促进白假丝酵母菌产生厚膜孢子,同时可以加入1%葡萄糖促进红色毛霉菌生长,并抑制须毛霉菌的生长。
3.土豆葡萄糖培养基土豆培养基中需将土豆切成小于1cm。
的小块,常用于诱导真菌形成孢子或产生色素。
4.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是一类营养丰富的真菌培养基,人工配制过程较为烦琐,一般通过商品化的培养基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
BHI多用于室温培养致病真菌,也可用于35~37℃培养致病真菌的酵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