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细胞).ppt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细胞).ppt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一)后含物 概念: 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新陈代谢 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
类别 存在部位 种类 贮藏的营养物质 细胞质 淀粉、菊糖、蛋白质 脂肪和脂肪油 代谢废物 液泡 晶体 酚类化合物、类黄酮、 植物次生物质 细胞质 液 泡 生物碱、生氰糖苷和非 分泌结构 蛋白氨基酸
(如细胞壁内非纤维素多糖在高尔基体内合成,包装在囊泡内 运往质膜)
2.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090924
(4) 细 胞 核
为生活细胞中最显著的结构,细胞内 的遗传物质DNA几乎都存在于核内,为细 胞的控制中心。 ① 细胞核的形态 各种细胞内都有 细胞核,其形态多 种多样。
②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仁和核质
(三)细胞壁的特化
细胞特化: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为了执行某 些功能,在结构上发生特化, (在细胞壁上有某些物质沉积)
结晶
+
+
稀醋酸
溶解有气泡 溶解析出结晶
结晶
+ 10%~20%
硫酸
3.植物次生物质 植物次生物质:是植物体内合成,对植物 生命活动尚未确定一类化合物。 作 用:有些防止其他生物侵害 抑制其他种群竞争 吸引传媒和共生对象 在进化中有一定的作用,亲缘关系近的相 同。 归纳起来有以下5大类 酚类化合物、类黄酮、生物碱、生氰糖苷 和非蛋白氨基酸。
二、 原生质体 2.细胞膜 生活原生质外表的 一层膜称为细胞膜 功 能:选择透性 膜的组成 成分:
内在蛋白 蛋白质 糖蛋白 外在蛋白 膜的基本成分 磷脂50% 脂类 糖脂 胆固醇
亲水的头部(磷酸)






疏水的尾部(脂肪酸链)

二、 原生质体
3.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 分为细胞器和胞基质。
核被膜:包括核膜和 核膜下核纤层。
核孔 核 仁
核纤层 核质 核基质
核膜:有两层膜组成, 膜上的孔为核孔,直径 为本50-100nm,几千至 上万个。 核纤层:核膜下纤维质 的,厚度为本10-20nm, 成分是一种纤维蛋白。 作用:为核膜与染色质 提供支架,
核周腔
核膜
核质包括核液和染色质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核内被染上颜色 的部分。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 染色质又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在间期核内染色质丝折叠压缩 程度低,处于展开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浅 的部分。 异染色质:折叠程度高,染色深的染色质 紧缩的部分。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聚缩 成杆状的部分。
(2)碳酸钙结晶
通常分布于植物体的 表层细胞中,是细胞壁的 特殊瘤状突起上聚集了大 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 钙而形成,呈钟乳体状态 存在,又称为钟乳体。
多存在于 桑科、大麻科、 荨麻科等植物体中。
钟乳体发育过程
碳 酸 钙 结 晶
草酸钙结晶与碳酸钙结晶的鉴别
不溶 溶解 溶解无气泡 结晶 稀盐酸 草酸钙结晶 碳酸钙结晶 草酸钙结晶 碳酸钙结晶 草酸钙结晶
第一章
二、原生质体
植物细胞
一、细胞的概述
三、植物细胞后含物 四、细胞壁
一、 植物细胞概述
1. 植物细胞的基本概念
在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美丽植物, 有大树、小草,千姿百态,这成千上万 种植物在显微镜下,都可以看到是细胞 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病毒除外)结 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一、 植物细胞概述
生物碱: 是一类碱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已发现有6000余种。 分布:表皮、皮下组织、维管束鞘 等生长活跃组织中。 烟碱、小檗碱可驱虫,藜芦生物碱 抑制植物生长,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 形成。
生氰糖苷(甙)
由氰醇衍生物的羟基和D-葡萄糖缩合 形成的糖苷。 生氰糖苷物质可水解生成高毒性的氰 氢酸,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内质网透射电镜照片
内质网模式图
功能 粗糙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有关; 光滑型内质网:合成和运输脂类与多糖。
二、 原生质体 ⑷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是动态结构. 形成面(凸面):与内质网相连 成熟面(凹面):与质膜相连。
高尔基体(golgi body, dictyosome)
主要功能: 1.合成:合成多糖、蛋白质、加工和分泌。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3)蛋白质
结构:形成糊粉粒。外有一层蛋白质膜,在其无 定形蛋白质基质中分布有1~多个圆形的球晶体、 多角形的蛋白质结晶体。 分布:存在于细胞的任何部分(液泡、细胞质、 细胞核、质体中)。 鉴别:蛋白质黄色反应; 遇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
蛋 白 质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4)脂肪和脂肪油
基质片层
色素:叶绿素a、b,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功能:光合作用
有色体
成分:有色体含有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 色) 、胡萝卜素(红色))。 存在部位:花瓣、成熟的果实、胡萝卜的贮藏根、 衰老叶片都存在有色体。 形状:针形、颗粒状、杆状、不规则形。 功能:胡萝卜素在光合作用中,是一种催化剂。 使花的色彩鲜艳。
是贮藏物质中最经济的一种形式,氧化时能放 出较多的能量。 鉴别:加苏丹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加紫草试液显紫红色; 加四氧化锇显黑色。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2.代谢废物
晶体
晶体是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对植 物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存在于细胞液泡中。 草酸钙结晶:草酸钙结晶的形成是对植物体中 类 型 有毒害的过多草酸的中和,可以 减少过多的草酸对植物的毒害 碳酸钙结晶:呈钟乳体状态存在。
形状:有多种类型
(1)草酸钙结晶
簇晶
由许多八面体、三 棱形单晶体聚集而 成,通常呈球状或 三角状星形。
人参根、大黄根 茎、何首乌根等。
(1)草酸钙结晶
针晶
呈两端尖锐的针状, 在细胞中多成束存在, 称为针晶束。一般存在 于含有粘液的细胞中。 半夏块茎、黄精和玉 竹的根状茎等,在苍术 根茎中多不规则分散在 细胞中。
(二)纹孔和胞间连丝
1.纹孔
纹孔对的类型:
单纹孔对:纹孔膜两侧的纹孔均为单纹孔。 具缘纹孔对:纹孔膜两侧的纹孔均为具缘纹孔。 单缘(半缘)纹孔对:纹孔膜一侧为单纹孔,
一侧为具缘纹孔。
(二)纹孔和胞间连丝
2.胞间连丝
是穿过相邻两 细胞壁的原生质 细丝,连接内质 网系统。柿、马 钱子的胚乳细胞
壁上可见。
马铃薯淀粉。
淀粉粒类型
单淀粉粒 复淀粉粒
半复淀粉粒
不 同 植 物 淀 粉 粒 形 状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2)菊糖
菊糖是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 分布:存在于菊科、桔梗等植物根的薄壁细胞中。 性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鉴别:为具放射状纹理的球状、半球状或扇状, 遇25%α奈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紫红色而溶解
初生壁 次生壁
生活细胞所有 (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特化细胞所有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三层次生壁 细胞腔
中胶层 初生壁
(二)纹孔和胞间连丝
1.纹孔
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均匀地增厚, 在很多地方留有没有增厚的部分,这里只具 初生壁和胞间层,这部分区域称纹孔。 几个概念:
纹孔对、纹孔膜、纹孔腔、纹孔口
常 染 色 质 异 染 色 质 细胞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期
染 色 体
核仁 细胞核中圆形或椭圆的颗粒结构,没有外 膜。数目不等,多数1个,也有2个的 成分:主要是RNA 功能:核仁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合 成盛期的细胞中,常有较大较多的核仁。 (3)细胞核的功能 储存、传递遗传信息 (控制细胞 生长发育) 协调细胞的代谢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1.营养物质
1)淀粉
分布: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在植物根、茎及种子 等器官薄壁细胞的细胞质中。 形成:造粉
积累淀粉
脐点
积累淀粉
层纹(轮纹)
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鉴别:不溶于水,遇热水膨胀而糊化。 遇碘液显 蓝色(直链淀粉)或紫色(支链淀粉)
因植物种类不同,淀粉粒形状不同
酚类化合物: 酚、单宁、黑素和木质素。 单宁存在果实、叶、树皮中。 作用:防紫外线照射,使植物免受 伤害 能使蛋白质变性,动物食用植物叶 后,使唾液蛋白质沉淀,感到味道不 好拒食。
类黄酮
是一类重要次生物质,有4万种。 有花色素、黄酮醇、查耳酮等,与植 物颜色有关。花色素中常见的有花青 素,随pH值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 分布:在花和果实中 黄酮类作用:颜色变化;吸引动物 传粉受精;防紫外线危害、病虫侵袭。
白色体
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 纺锤形,不含任何色素。 存在部位:多存在于不暴 光组织中。
功能:造粉体、造油体、
蛋白体
白色体
(leucoplast)
质体的相互关系:

前质体
退化 光照

叶绿体

白色体

有色体

90学时(周一5-6节 )
二、 原生质体
细胞器种类 ⑵ 液泡 液泡是由单位膜构成的细胞器。 液泡包括液泡膜和细胞液。 细胞液成分十分复杂:代谢储 藏物、排泄物、多种水解酶。
三、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二)生理活性物质 是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有:酶enzyme、
Vitamin、 激素auxin、 抗生素antibiotic等。
周五(12-9-7 ,5-6节)

090924
四、细胞壁 植物细胞所特有
(一)细胞壁的分层
细 胞 壁 的相邻细胞所共有
2. 植物细胞的形状 因细胞种类,在植物体内存在部位不 同而异
一、 植物细胞概述
3. 细胞的大小 1)表示大小的单位 微米(µ m),1/1000毫米。 2)细胞大小 不同植物其大小不同,一般为10-20µm; 最小的是细菌细胞,直径仅有0.1µm左右; 最大的有西瓜瓤细胞直径约1毫米;苎麻 茎纤维细胞长可达550毫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