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 )
(2)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 )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都需要现实的货币。

( )
(4)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是一样的。

( )
(5)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 )
(6)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 )
(7)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8)抑制物价上涨必然能抑制通货膨胀。

( )
(9)如果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不符,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10)通货膨胀是由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这一唯一的因素引起的。

( )(11)外汇就是外币。

( )
(12)外汇执行的主要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

( )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①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
②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

()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

()
④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⑤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
⑥价格经常背离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
⑦价格变动一定会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学案
1、【辨析】①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的。

()
【辨析】②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
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你能谈谈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吗?
【判断】③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
④下列现象分别属于何种消费心理
A、部分居民为展示个性,将家庭居室装修的与众不同。

()
B、小张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实在。

C、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明星做的广告走。

()
D、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
⑤【辨析】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搞超前消费。

()
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限制消费。

()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

()
(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因此消费决定生产。

()
(3)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4)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
(5)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是一回事。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7)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

()
(8)非公有制经济就是私营经济。

()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辨析】(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唯一组织形式。

()
【比较】(2)企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判断】(3)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
【辨析】(4)有优质服务就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
【辨析】(5)订立劳动合同与自主择业相矛盾,会妨碍人才交流。

()
【辨析】(6)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
(7)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是集体经济。

()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1)居民储蓄存款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利息。

()
(2)个人储蓄都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
(3)中央银行不从事具体银行业务,它是国家机关,处于领导地位。

()
(4)实行股份制改革后的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已不再是国有商业银行。

你知道我国商业银行的体系吗?
(5)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所以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越多越好。

()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判断】(1)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
【判断】(2)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效率原则。

()
【辨析】(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辨析】(4)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和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
【判断】(5)凡是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
【判断】(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7)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
(8)判断下列收入分别为何种分配方式?
?①小王进行技术发明,并把自己的技术发明提供给某企业,获得收入8000元()
?②小张被某民营企业聘为业务主管,获得收入10000元()
?③小李在投资股票,获利4000元()
?④小赵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今年增加了工资()
?⑤小钱有闲置住房搞出租,获得不少收入()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判断)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
(2)(判断)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时预算的执行结果。

()
(3)(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政策。

(4)(理解)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5)(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6)(判断)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指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
(7)(辨析)财政赤字越少越好。

(8)(判断)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判断】(1)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判断】(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应该是计划是主体,市场是补充。

()
你能能说说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吗?
(3)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

()
(4)【了解】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市场规则有哪些、市场交易规则有哪些?
(5)【记忆】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内涵、要求。

你知道其他有关诚信的知识吗?
(6)【区别】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7)【区别】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政策。

(7)你能写出下列材料中体现的宏观调控手段吗?
①针对不法商家借“家电下乡”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商务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展开专项整治活动。

()
②国务院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彩票管理条例》。

()
③国务院办公厅公布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⑤从5月1日起,我国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了一道税率为5%的从价税。

()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判断】(1)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2)【判断】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
(3)【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
(4)【辨析】经济发展就是GDP的增加。

(5)【辨析】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就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
(3)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
(4)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5)【理解】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

(6)【判断】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7)【比较】“引进来”与“走出去”。

(8)【判断】只要提高引进外资规模,就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①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都需要现实的货币。

()
③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是一样的。

()
④网上流行的物换物的行为属于商品流通()
①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
②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

()
【判断】①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 )
②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③抑制物价上涨必然能抑制通货膨胀。

( )
④如果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不符,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⑤通货膨胀是由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这一唯一的因素引起的。

( )
⑥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