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构图基础

3构图基础


3. 仰角度
仰角度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处于人 眼(视平线)以下位置或低于被摄 对象的位置向上拍摄的做法,与人 向上看东西一样。仰视镜头能形成 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因此 仰摄经常带有褒意,往往用赞颂、 敬仰英雄人物(图17)。
仰角度下,前景升高、后景降低, 有时后景被前景所遮挡看不到后 景。;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 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 作用,从而产生高大、雄伟的视觉 效果。在拍摄外景时,采用仰角拍 摄以天空为背景的话,可以净化背 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2019/8/31
画面的主次分配
画面中总会有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还有周围的 环境,怎样将这些有机地组合起来,正是需要拍 摄者来决定来安排的。
2019/8/31
一 主体
主体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角,用来表达主题思想和揭示事物本质的形象。主体 形象是画面里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选择画面的主体,首先要考虑 主题思想的需要,寻找典型代表和富有表现力的被摄体。在进行画面构图的 处理时,主体是重点刻划的对象,所有的画面元素(不论是人还是物)安排 都应围绕它进行,并通过构图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背景等其他画面结 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8中的铜狮子就是画面的主体,蓝天和宫墙等 都是它的陪衬。主体的表现形式,一般有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两种。
2019/8/31
1 直接表现
一开始就让主体在画面中占较大的面积 或处于突出位置,以利于鲜明、准确地 表现主体的特征和质感,达到开门见山、 一目了然的效果。
中心主体 当我们将主体放在画面中间时,由于视
觉会聚的效应,会让人自然地注意到这 个中心“主体”(图19)。这符合视觉 心理学的原理,即最中心的物体往往都 是最引人注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中 心”是指在十字中心点周围的中心区域, 不是简单的中心原点处。另外,在画面 的中心区域来安放主体,还有一个优势。 就是画面的内容中心与几何结构中心合 二为一,使主体对象在突出显眼的同时 又十分稳定。
2019/8/31
二 画面景别安排
景别就是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也就是拍摄范围的大小。 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五个景别(图1)。
2019/8/31
1 远景画面
远景是从远距离拍摄对象,主 要用来表现人和物的总体氛围、 整体风貌(图2),如山川河流, 原野草原等自然景物和场面。远 景是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 别,具有非常宽阔的视野。常用 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 、 规模和气氛。主要是为了给观众 提供一个大背景或一个事件的总 体印象,画面中没有明显的主体, 也看不清具体的活动状态。
2019/8/31
二 拍摄高度 1. 平角度

1.平角度
平角度拍摄时,摄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同等 高度(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 所拍画面符合人的通常观察习惯,具有平视、 平稳效果,是一种纪实角度(图13)。
平角度拍摄意味与人眼高度相同,被摄主体 正常不容易产生变形,比较适合拍摄人物近 景特写。如果追求画面构图平稳和普通的透 视效果,用平角度拍摄较为合适,
2019/8/31
大面积主体
当一个物体占据画面大部分区域时,这种体积上的优势可以用来安 排照片的主角。它的好处是超大的面积等于将物体“放大”了,就 会变得更加醒目,也就达到了突出主体的目的。大面积主体,可以 是多种的变化。有的画面中主体占位在70以上,这是比较常见的做 法(图20)。有的可以全部占满画面,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要 注意避免单调乏味。
2019/8/31
2 间接表现
主体在画面中占的面积常常不 大,但却是画面结构中心,吸 引着人们的视线。这种表现方 法比较含蓄,侧重于用环境的 陪衬和渲染气氛来描写主体, 不着重于阐述主体特征和质感。 比如在火车站,主体人物与迅 速移动的人群运动方向相反, 那么我们可以迅速找到主体, 并理解到主体那种复杂的心情 (图21)。
中景画面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 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代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是人物活动最主要和最常用 的镜头,尤其在描写叙事镜头中用得较 多,也因此被称之为叙事性的景别。在 拍摄中景画面时,要注意拍摄角度、演 员调度、姿势等灵活变化,尤其是人物 中景要注意掌握分寸(不能卡在腿关节 部位)。

1 正面方向
正面拍摄时,摄像机镜头从正前方 拍摄被摄人物(图7),通常人物
主体处于画面中心,观众看到的是 被摄主体的正面形象。
正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 面特征,而且是对称的结构。适合 表现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和表情动 作,有利于被摄主体与观众的交流, 产生亲切感;也有利于表现景物的 横线条,营造出庄重、稳定、严肃 的气氛。
电视电影的画框是固定的横长方形样式,它不可能像照片那样可以竖起照相机拍摄竖 画面,也不能像绘画那样随意框定边框线,这就给摄像构图带来一定的局限与难度。 但是,它也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利用运动镜头的效果积累来表现被摄对象,如运用 横摇来表现广阔、恢弘的场面,用垂直摇来表现高大矗立的建筑物等。
2一次性构图
2019/8/31
3.正侧面方向
正侧面方向拍摄时,摄像机镜头从被摄主体 左右两侧正侧90°的位置上拍摄,观众看到 的是被摄主体的侧面形象。是一种比较常用 的拍摄角度。
正侧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 运行姿态及轮廓线条,突出被摄主体的强烈 动感和特征;还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 冲突和对抗,强调被摄人物交流中双方的神 情,并兼顾对象的活动以及平等关系(图 10)。比如在拍摄两个人----现场采访,可以 采访记者背后侧为前景,拍摄被采访人的侧 面,并将视觉重点置于被采访人。这样拍摄 的镜头画面,叫做过肩镜头(图11),具有 主体突出、有深度感的优点。
2019/8/31
将主体安排在黄金点位置, 是通常比较多使用的手法。 黄金点位可以用中国的九宫 图来简化说明,将画面的横 竖两边都划分为三等分,就 形成了“井”字形交叉。当 我们把主体安放在画面的黄 金点(点、线等位置)上 (图22),可以形成均衡而 动态的构图效果。在许多的 运动镜头中,这种安排是非 常有用的处理手法,它可以 在突出主体对象同时又照顾 到陪衬对象,还便于人物关 系的转换。
如果想在体育运动中表现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平角度拍摄也很合适(图14)。不过平角度
拍摄也有一定的缺陷,即前后景物容易重叠 遮挡,难以展现大纵深的景物和空间层次。
2019/8/31
2. 俯角度
俯角度拍摄时,摄像机镜头高于被 摄主体视线、从高向低拍摄的做法 (图15),这就像人在低头俯视的 感觉。俯角度拍摄可以表现正、侧、 顶三个面,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立体 感,加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
2019/8/31
2. 侧面方向
侧面拍摄时,摄像机镜头轴线与被 摄主体成一定夹角,是影视画面中 运用最多的一种拍摄角度(图8)。
侧面拍摄能突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 征,同时轮廓线条富于变化,有利 于表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在多人 场景中(如对话、交流、会谈、接 见场合),从侧面拍摄还有利于主、 陪体的安排和区分主次关系,以突 出被摄主体。在拍摄风景、建筑等 景物时,采用侧面角度可以很好的 展示出多样的立体结构和空间形状 (图9)。
一 摄像构图的特点
电视、电影等视频摄像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从 画面效果上看,它与图片摄影、绘画一样具有相似的 造型艺术特点,因此,图片摄影、绘画的许多构图原 理也同样适用于电视画面构图。但是,摄像构图又有 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019/8/31
摄像构图的特点
1 固定画框
2019/8/31
拍摄角度
我们人眼观看外界各类事物,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同样, 摄像机的取景拍摄,也有各种拍摄角度。它将决定观众 从哪一个视点去看对象,从哪里看最美?看哪一个面向 最能突出主体的特征?这就是拍摄角度的选择运用.从 构图上分析,就是如何选择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
2019/8/31
一 拍摄方向 1 正面方向
2019/8/31
4. 背面方向
背面拍摄时,摄像机镜头从被摄对 象的背后进行拍摄,使观众有与被 摄对象的视线相同的主观效果。有 时也可用来改变主、陪体的位置关 系。
背面拍摄可以人们产生参与感,使 被摄主体视线前方成为画面的重心。 很多新闻纪实画面,就常有人物背 对摄像机的镜头,给人以强烈的现 场感(图12)。由于观众不能直接 看到被摄主体的面部表情,故画面 具有一种不确定性,给观众积极思 考和联想的空间,可以引起观众的 好奇心和兴趣。
2019/8/31
4. 近景画面
近景是一种以表现被摄对象的重点
结构为目的的做法(图5),主要 用来表现人物重点部分,如人的胸 像、天安门的城楼部分。近景的范 围多半很小,但在突出人物表情神 态、强调物体有关细节和质感特征 上有很好的效果。这个景别中,环 境所占分量很弱。 近景画面交代主体的细节信息,展 现人物内心世界;展示物体表面质 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 力。由于近景能对对象作仔细观察, 又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它常用 来展示人物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 细微动作,并产生一种交流感。是 刻画人物性格最为有力的景别。
2019/8/31
5. 特写
特写是放大突出人和物的某个 小局部或小细节的做法(图6), 主要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 对象的内部特征及关键之处。 对于人物来说,特写画面除了 表现人物头像或面部表情,还 可以表现诸如手部、脚部以及 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如大笑、 握手、点蜡烛等等)。当我们 进一步缩小景别,在画面中只 出现如一只手、一只眼睛、一 张嘴等更小的局部时,就是 “大特写”。
全景画面可以用广角镜头拍摄,也 可以用较长焦距镜头移动拍摄,目 的都是通过展示整个活动场景中的 人物位置和相互关系,向观众交代 全面、真实的对象。
2019/8/31
3. 中景画面
中景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区域为重、 而舍弃完整全体的做法。在中景画面中, 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它常常只包容 被摄对象的一部分,如拍人物就是人的 半身像(图4)。中景善于表现人物之 间的交流、事件的矛盾冲突,大多用于 表现情节和动作,环境表现相对弱化, 已经变成次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