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主课件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主课件
编者简介
《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 选编,共选入77 位唐代诗人的 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 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 句、律诗,每个类别下的作家 作品又按时代先后编排。《唐 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 最大的唐诗选本。
主要内容
选本中所收诗歌题材广泛,涉及唐代的政 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 海升沉、隐逸生活等。书中汇集了唐代诗歌中 最脍炙人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又力图 反映出不同作者各自的诗歌风貌。在这些诗作 中,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 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 有慷慨激昂的壮士,也有落寞黯淡的愁肠,还 有婉转低回的心曲。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 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 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 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 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 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 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 睿智哲思。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导语
❖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 象。——牛汉
❖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 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 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 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 至死不渝的热爱。—— 铁凝
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 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 的普通农民的命运。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 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 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 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 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 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 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 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 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 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 地”和“太阳”。
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 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 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 和“火把”的歌手。
D.艾青的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
的简练、凝重。
8、下列对艾青的诗歌风格理解有误是( D )
A.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 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 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 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C.艾青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诗歌表现出简洁明 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D.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歌继续以驱逐黑暗,争取胜 利为主旋律。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艾青早期的诗歌,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
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 成形象。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 深刻相一致的。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 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够赋 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 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1、艾青(1910-1996),我国现代诗人,原名( ),
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 )的笔名发表成名
作长诗( )。
2、艾青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
(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让艾青对
她产生(
)等情感。
3、抗战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艾青的诗歌中
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 )
( ),借歌颂( )表达(
),艾
青因此也被称为( )和( )的歌手。
4、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是1978年以后,他的诗
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作品有( )( )( )。
5、艾青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代表作品是1940年的短诗( )。 6、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自主阅读推荐
自主推荐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 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 度民族主义者。1913 年,他以《吉檀 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亚洲人。
主要内容和特色
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如 《新月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种种天真情 态和奇思妙想,语言朴素,格调明快。爱情和人生 也是泰戈尔歌咏的对象。如《园丁集》,很多诗作 在回味青春的同时,又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 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 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 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 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 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作者简介
简介: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现代文学家、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 诗人之一。 经历:P14 创作阶段:
主要作品
❖ 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 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 《归来的歌》《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 《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愿春天早点来》 《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走向胜利》《欢呼 集》《艾青选集》《新文艺论集》《宝石的红星》 《海岬上》《春天》《彩色的诗》《落时集》《雪 莲》《海恋花》《启明星》《域外集》《向太阳》 《吴满有》《黑鳗》《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雪 的早晨》《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
泰戈尔还写了很多富有哲理的小诗。《飞鸟集》 就是一部富于哲理的格言诗集,里面的每首诗都不 长,短的仅一两行,长的也不过三四行。它们有着 格言警句一般的简洁明快,发人深省。
写作手法
泰戈尔在吸收传统文学精华的基础上,对诗 歌的格律和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于平淡无奇 的事物中发掘自然的美和生活中的诗意。他善于 运用新奇生动的比喻,并且十分注意锤炼诗句的 韵律,因此他的诗读起来往往朗朗上口,悦耳动 听,有着音乐般的节奏。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 融入自己的感受,细腻地描述诗中人物的幸福与 忧伤,含蓄而优美。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什么?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
强不屈的人。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被打成沫,散开……
拟人、比喻、对偶。
它的脸上和身上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
乐观(精4神)与从豁内达容的胸和襟形。式上分析一
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 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 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 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 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 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 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 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 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读诗方法指导
❖ 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 下几个问题:
❖ 一、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 ❖ 三、把握诗歌的意象。 ❖ 四、体味诗歌的情感。 ❖ 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专题探究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
D
)
A.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
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
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里面”两句诗形象而充分一表达了
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诗歌最后两句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艺术特色
他善于准确地捕捉感觉,并在主客观的融 合中提炼形神兼备的生动意象,使之成为感情 与理智的复合体,具有多层次的联想意义和广 阔的象征空间。
他的多数诗不强行押韵,也不追求字、行、 节的整齐划一、但也有少数诗外形无拘无束却 注重营造内在的节奏与旋律。
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 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
9、《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一个什么形 象? 善良、勤劳、坚强、伟大的母亲形象。 1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 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 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 国情绪的浓缩。
含用着具微体笑可,感看的着形海象洋表…现…刚毅下的本精诗神的。特不点具。体描形而重在
绘神,写一种永存的景象。运用多种修辞,特别是拟人,
意蕴回味悠长。形式上节律自由、灵活。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A.艾青在监狱中写下长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 产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B.艾青的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自由体诗的 特点已经很明显。
C.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 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 难,忧伤祖国的命运。
10、“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 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助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活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