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PPT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PPT


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 性美。如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表面上写林中之路,实际上写 人生之路;选择不同的路,喻指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雪莱的名句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歌颂西风,表 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呼唤与期待。泰戈尔的《飞鸟集》中也有不少, 如:“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第58首) “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第112首) 这些诗句,借助特有的意象,以拟人的手法,清新的语言,道出了 耐人寻味的哲理。
做好朗诵准备,讲究方法技巧,读出感情和韵律,在小组内朗诵, 也可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中分享。
这一时期,这样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 味。
读 一、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是分行书写,是押韵的。分行造成
诗 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
方 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响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
法 指
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
作者简介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 诗人。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五岁以 前被寄养在一个贫苦农家。18岁考入西 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留学法国,两 年后回国。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活动,被捕入狱。在监狱中,他开始“借 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长 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 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 无尽的思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 “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 /你起来吧”,迎 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散而 有致,活而有序。
《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 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诗歌以 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成为 自由体诗的代表。

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

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B.继续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诗情深沉,诗意警策,如 《镜子》,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
C.诗中有画:色调鲜明、线条清晰,如素描般的简 练、凝重。
2.简析艾青各个时期代表作。 《北方》,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艾青的创作历程及作品的 风格。
2.读诗的方法。 3.《泰戈尔诗选》和《唐诗 三百首》的特点。
导入新课
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五首诗歌,感 受到诗作的魅力。那一行行的诗情与画意, 那一句句的激情与怅惘,那一首首的轻吟 与壮语……让我们回味无穷。那么,究竟 应该如何读诗呢?在这一单元的名著导读 中,我们一起通过《<艾青诗选>︰如何读 诗》的学习,看看有什么收获。
导 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整齐划一,
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新的统一。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 和语体色彩等。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 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如泰戈尔《飞鸟 集》第174首:“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 之中”这首短诗把“河”比喻成水杯,赋予“云”以主观意愿,新 颖灵动,富有情趣。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 并借助想象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 的魅力。
2.人物评价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1.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有几个?诗作的特点有哪三个?

高峰:A.20世纪30年代
B.1978年以后
青 诗 选
特点:A.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 与反抗,风格凝重、深厚、大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如
“土地”“太阳”“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选择一个你
最有感触的一两个意象,体会它们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
专 题
想文化内涵。
探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作,
究 说说它在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
1.笔名来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中 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旅馆住宿登记时,旅 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 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 “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 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 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生命本质的思考: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镜子》,以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 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 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三、把握诗的意象。意象是诗中包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抓准了诗中的 形象,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或全诗的主旨。如余光中的《乡愁》选择 了邮票、船票等物象,赋予它们相思的内涵;艾青的诗中也有许多独特的意象, 学习时要注意把握。
四、体味诗歌的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 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等等,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在阅读中我 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 情感。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 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 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