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4章大学生情绪管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4章大学生情绪管理
• 二、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 • (一)过度焦虑 • (二)抑郁 • (三)冷漠自闭 • (四)自卑 • (五)恐惧 • (六)愤怒 • (七)无聊 • (八)嫉妒
• 案例讨论
• 材料:李某是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来自偏远农村,他有两个哥哥,他排行老三,父母生他时希 望他是女孩,他从小被当女孩抚养,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他性格内向,处事谨 慎,与外界接触少,学习认真,成绩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 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 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感则是在人幼儿时期,随着心 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 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
• 一、情绪定义
• 所谓情绪(EMOTION)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 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感受和身心体 验,是人心理活动中比较复杂的不可缺少的心理 现象。
•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况说:“性之好、恶、喜、 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篇》
一般地讲,满足人需要的事物,会使人就产 生 愉快、喜欢、向往等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不 能满足人需要的事物会使人产生痛苦、怨恨、失望 等负性消极情绪,有的时候还可能出现“悲喜交 加”、“又爱又恨”等复杂情绪反应,这种主观内 心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的关系。
• 进入大学由于他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像女生一样敏感细心、干净整洁而被同宿舍同学疏远,并 被称为“娘娘腔”,再加上普通话说的不流利,没有钱把自己包装时尚,他不敢在课堂和公众 场所发言,与同学的交流与交往也很少,他将所有时间用在学习上以逃避人际交往的烦恼,他 成绩好而两次获得了奖学金,他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感到孤独无助,他经常形单影只的 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图书馆上自习,一个人外出购物,整天静坐一处,独来独往,郁郁寡 欢,慢慢地他开始回避与他人交往,有一次,外系的老乡找他参加同乡聚会也被他找借口回避 了,别人都认为他学习好很高傲,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而他自己却总觉的自己长的丑,别人嫌 弃他像“女生”,家里穷,大家与他交往是在同情怜悯他,自己不受大家欢迎,他自己感到非 常孤独和自卑,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很不融洽,于是,同学们都说他性情古怪,还有人骂他有精 神病,他有口难辩,痛苦不堪……,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 2014年3月1日晚,在昆明火车站10余暴徒手持长刀一路杀戮,惊慌失措的旅客纷纷被砍倒下,短短12分钟共 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的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 负性应激事件是指对国家、民族、家庭及个人都具有极大破坏作用的火灾、地震、车祸、暴力袭击等事件; 例如:美国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0年8月7日的舟曲泥石流,2014年3月8 日MH370马航飞机失联,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等。
第三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主讲人:赖筱倩
学习目标
【引导语】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情绪的概念与识别方法, 了解情绪的基本功能,掌握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理解情绪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掌握情绪智力的概念, 掌握培养高情感智商的方法与技巧,并能在实际生 活中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导入案例】
第一节 情绪概述
• 有一名大二女生,从小在姥姥家长大,上小学才来到父母身边,
分析:
该女生并没有患心理疾病,只是受了老师批评所产生的愤怒、不满与 “丢面子”的自尊心受伤害等消极情绪没有及时发泄出来,最后泛化到 生活的其他方面,再加上该女生从小与父母分离,性格较内向自闭、偏 激及敏感,遇到烦恼与挫折不善控制自己不良情绪,很容易走极端。事 实上,生活中该女生应该利用倾诉、哭泣、评理等方式及时合理宣泄自 我不良情绪,注意控制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所面临的问题就会很快解 决。
• (三)我国古代的分类
• 我国古代有七情之分:喜、怒、哀、惧、爱、恶、欲。
• (四)按照情绪的强度分类
•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 和持续性,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情绪状态。
• 1.心境
• 心境是指一种比较微弱地、持久地且具有渲染性的影响人整个心理活动的情 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渲染性、微弱性、情景性和不稳定性。
• 正性应激事件是指具有极大鼓舞与振奋人心的重大事件,对国家和民族来讲是社会利好的大好事,对个人与 家庭来讲是顺利升学就业、成家立业等有利于个人与家庭良好发展的大喜事;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例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上海世博会等。
• 知识卡片:
•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 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 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 袭击。
由再也不去上这个老师的课,后来所有课都不去上了,严重的旷课、
挂课使她面临被退学的危险,老师与父母给她讲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说批评她的老师也是为她好,她经常迟到也不对,以后早起一会不
要迟到之类安慰的话,但她并没有听进去,她整日无精打采的躲在
宿舍,或者去上网,后来干脆休学在家,足不出户,经常对父母大
发脾气,乱砸东西,嚎啕大哭,大家都认为她患了心理疾病。
• (一)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 目前大量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强烈而持久的紧张、烦躁、焦 虑及压抑等消极情绪会明显损害人的脏器,会使人免疫力下降,影 响人神经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思 维混乱;长期的情绪压抑、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复杂紧张、易怒、 生活没有幸福感的人在30年后患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精神失常 的比例高出同龄内心宁静、家庭和睦、人际关系良好、乐观开朗、 含蓄安静的人50多个百分点,高达77%以上,(石森,《管理心理 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P115页),《皇帝内经》说: “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 乱”, 可谓“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说 明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 讨论:1.你认为李某当前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
2.你认为造成李某当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你认为李某如何改变困境?
第三节 大学生不良情绪管理与良好情绪的培养
• 一、不良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情绪和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凡是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的 人,各种内脏功能正常地运转,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增强。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 状态下,人才能持续从事智力活动。情绪的骤然变化,一旦情绪剧烈变化,神经系统的 功能失调,特别是大脑皮层细胞遭到破坏,必然会使机体的正常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 致疾病;如喜形于色、惊恐万状、焦躁不安、怒发冲冠等,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忧郁、焦急不安和烦恼的人,内脏器官功能活动会受到阻碍,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就可 能引起身心疾病。有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临床也发现,急躁 易怒、孤僻、爱生闷气的人易患高血压病,沉默忧郁,多愁善感的人,容易生肺病,情 绪的激烈变化,常常使许多疾病加剧恶化,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遭到破坏而造 成的 。
• 五、情商
• 情商也称情感智商(EQ),是指一个人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情绪稳 定性、意志坚定性、兴趣广泛性、性格合群性、成就动机、求知欲 望、学习热情、责任感、自信心、自尊心、自制力、需要、信念和 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所形成的情绪管理、语言表达、协调人际关系 及组织管理等各种能力的综合。
• 情商能够更好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积极参与智力活动并提 高智商,使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发挥,是一个人取得事业生活成功、 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人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情感只有人才会有。
• 3.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易动性,而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 4.情绪可以通过人的表情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 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暴跳如 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激情
• 激情是一种短暂而又强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一般维持的时间较短。
• 由于激情多是由重大生活事件(巨大成功、严重挫折等)的强烈刺激所引起, 所以人们的激情状态总是伴以强烈的生理反应和丰富鲜明的表情,因而激情具 有爆发性和冲动性特点。
欣喜若狂 悲痛欲绝
心花怒放
喜极而泣
• 3.应激
•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突然的、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紧急意外事件所引起人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应激事件有正性与负性两种。
二、情绪的作用
• (一)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 (二)情绪影响人际关系 • (三)情绪具有识别自我情绪的觉察能力 • (四)情绪具有心态的自我调节能力 • (五)情绪具有自我激励功能 • (六)情绪具有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 (七)情绪管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 (八)情绪管理有助于潜能开发
• 二、情绪的作用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
• 【导入案例】
• 李某,女,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从小成绩优异,在班上一直担任班干部,高考以本地区 第二名的理科成绩考入某大学,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力求完美,长相出众,擅长唱 民歌,每次学院举办文艺演出都有她的独唱节目,她是家中独女,父母均为教师,对李某要求 严格,父母经常以她为荣,喜欢在别人面前夸耀 自己的女儿;但进入大学后成绩一直未进入前 三名,在三年级时成绩只在同专业学生中排到11名,这件事情对李某打击很大,认为自己智力 下降了,觉得自己越来越差劲,对自己很失望,以至于近三周情绪低落,焦虑烦闷,经常感到 头昏脑胀,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睡不着觉,不愿意与同学交往,认为同学都在讥笑她,心里 很着急,想尽快使自己好起来,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