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19世纪以来的文艺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19世纪以来的文艺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19世纪以来的文艺一、选择题1.(2019·江苏·19)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

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B)A.经典力学B.相对论C.进化论D.量子论【解析】B对:根据材料中“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说明物体的质量是随着时空变化而改变的,体现的是相对论思想。

A错:经典力学下,物体的质量是固定的,与材料不符。

C、D错:进化论属于生物领域,量子论属于微观领域。

2.“这一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这一科学革命(D)A.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B.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C.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D.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科学革命”冲击了宗教神学的权威,促进理性主义兴起,可见“科学革命”应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它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故选D项;A、B、C三项分别是进化论、相对论、伽利略近代天文学的影响。

3.“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

利用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时空变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曲率半径与物体之间的重力直接相关。

”材料所述的物理学“理论”(A)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C.构建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题干所述“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变化与物体有关,A项正确;材料揭示的是时空观,不是微观世界,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C项错误;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是牛顿定律,D项错误。

4.(2019·合肥三模)19世纪末,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化、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该作品(B)A.揭露沙皇俄国深刻的社会矛盾B.批判了因循守旧的僵化思想C.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畏惧D.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典型代表【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装在套子里的人》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结合材料“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可知B项正确,D项排除;《变色龙》深刻揭露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矛盾,A项排除;C项不符合作品主旨,排除。

5.(2019·淮南二模)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20年代)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由此可见,这类文学流派(D)A.缘起于对“理性王国”极度失望B.关注现实、再现现实、批判现实C.表现反殖民压迫的民族主义思想D.反映了西方社会精神和信仰危机【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识流小说“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精神和信仰危机,故D项正确。

对“理性王国”极度失望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不是“20世纪初期(20年代)兴起”,排除A项;关注现实、再现现实、批判现实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反殖民压迫的民族主义思想,排除C项。

6.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期,新古典主义美术流行。

美术家们将大量的历史人物纳入他们的创作题材,如大卫的《马拉之死》(马拉,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重要领导人)、《拿破仑加冕》。

他们的这些创作题材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D)A.革命失败,封建统治加强B.新制度确立,经济发展快C.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社会急剧变化,英雄辈出【解析】大卫的《马拉之死》(马拉,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重要领导人)、《拿破仑加冕》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新古典主义爱歌颂英雄人物,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7.下图为1819年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雪中的修道院墓地》。

它虽然在透视上很准确,但画面的场景仍然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周围的森林过于对称,而且葬礼队伍也走的不是地方(葬礼不会发生在废墟中)。

该作品(D)A.体现出画家对理性的崇尚B.反映出科技进步的深刻影响C.表达了画家对社会的赞美D.表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解析】“超越现实、太过完美”等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即该作品表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D项符合题意,正确;浪漫主义者不崇尚理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科技进步的信息,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主义是对社会不满的产物,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项。

8.1928年发表的小说《雨》取材于印第安雨神崇拜观念。

讲述大旱时节,一个小男孩突然出现,一边撒尿一边唱歌:“大水冲来了,人们快跑啊!”被人收养后,有一天天气突变,小男孩却失踪了,在寻找男孩过程中,却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滂沱大雨。

该部小说体现的风格是(D)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魔幻现实主义【解析】委内瑞拉作家阿图罗·乌斯拉尔·彼特里在1928年发表了第一篇带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雨》,并于1948年率先引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就是用想像与夸张对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神奇现实”,这篇序言被看成魔幻现实主义的宣言。

魔幻现实主义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美各国的现实生活,将神奇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超自然的现象与对现实的真实描写交织起来,使拉美的现实的政治与社会变成了人鬼难分、幻觉与真实纠缠的现代神话。

小说取材于印第安雨神崇拜观念,印第安人求雨时,常将小男孩作为牺牲,小说中小男孩与大雨间有种神秘的关系,其他文学流派没有此明显特征,故选D项。

9.(2019·新疆二诊)海明威在受到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影响下,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

文学应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这一文风产生的历史背景是(C)A.美国南北战争带来的巨大冲击B.欧美工业化发展催生了现实主义C.科技的发展影响生活方式变迁D.启蒙运动中美国推崇新古典主义【解析】结合材料“海明威在受到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影响下,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可知科技的发展对文学产生较大影响,C项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时间是1861~1865年,与海明威(1899~1961年)生存年代不符合,A项排除。

海明威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B项排除。

启蒙运动发生时间是17、18世纪,与海明威(1899~1961年)生存时间不符合,D 项排除。

10.库贝尔相信,艺术家只应画他们所能感觉到的东西,即其周围真实存在的人、物、地。

他说,他从未画过一个天使,因为他从未见过一个天使。

这实际上反映了库贝尔(A) A.现实主义画风B.崇尚新古典主义C.偏好浪漫主义D.抵制现代主义【解析】库贝尔是现实主义绘画者,“他从未画过一个天使,因为他从未见过一个天使”说明他绘画注重现实,属于现实主义,A项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11.近现代西方某画家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

”这表明当时(C) A.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B.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C.科技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视野D.西方浪漫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现代派艺术的特色,排除A、B两项;工业化暴露社会弊病和科技发展拓展艺术家视野都属于现代派艺术兴起的背景,但B项中“开始”表述不当,故选C项。

12.法国高蒙公司在介绍运作电影的经验时说:“现在我们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来生产电影,采用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资。

《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都是合作拍的,取得了很好的票房。

”这一“经验”实际上反映出(A)A.经济全球化对电影业的影响B.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的合作C.高质量电影可带来经济效益D.国际合作促进了法国电影业繁荣【解析】材料“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资”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电影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的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高质量电影可带来经济效益,而是强调全球化对电影的影响,故C项错误;国际合作促进了电影业繁荣,这不属于实质,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材料二爱因斯坦在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时说:因为像他这样一个人,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是为寻求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

——商务印书馆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548页~552页(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出现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关系。

从爱因斯坦对牛顿的评价中,你认为爱因斯坦具备怎样的品质。

【答案】(1)特点:重视实验理性分析;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品质:在尊重前辈的前提下客观理性评价前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