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试卷: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A .民主主义情感 B .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 .民族主义情怀 D .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2.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流派。
认为其“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这个美术流派是( )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3.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法国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试卷第2页,总9页 装…………○……………线…………○……※要※※在※※装※※订※※线装…………○……………线…………○…… A .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B .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 .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D .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4.“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
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风格是( )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印象画派 5.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雾描绘成了紫红色,伦敦人对此颇感不解。
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
该作品A .创作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 .属于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C .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 .揭示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6.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
这两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A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B .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C .开创了新的文学流派D .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7.西方某著名话剧在布景和道具的选择上,做了这样一种令人感到衰败而没有生气的设计:荒郊外一棵仅有几个叶片的树、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绳索和沉重的背囊无不透出试卷第3页,总9页 压抑的沉重和挣扎的无奈。
据此判断,该剧为 A .雨果《巴黎圣母院》 B .易卜生《玩偶之家》 C .贝克特《等待戈多》 D .萧伯纳《苹果车》 8.《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于191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用许多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
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 9.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③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0.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19世纪初。
代表古典主义音乐终结和浪漫主义音乐开端的伟大音乐家是 A .高尔基 B .德彪西 C .塞尚 D .贝多芬 11.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自由主义 D .现代主义 12.18~19世纪的欧洲、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成一无是处,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
这表明“他们” A .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B .对科技发展的期盼试卷第4页,总9页 …………外…………………○……※在※※装※※订※…………内…………………○……C .对古典主义的推崇 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13.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
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 .人文主义 B .现代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14.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欧洲的良心”,他一生写了二百多部作品,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
他的代表作是 A .《战争与和平》 B .《唐璜》 C .《人间喜剧》 D .《等待戈多》 15.下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流派的相同点是 《西风颂》《战争与和平》 A .塑造英雄形象 B .揭露社会问题 C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D .强调感情抒发 16.读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该过程实质上( ) A .反映了美术领域的多元一体 B .说明了印象派绘画影响甚微 C .强调了美术领域的复杂多变 D .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试卷第5页,总9页 …装………………………线…………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装………………………线…………17.如图为康定斯基的作品《秋》,图中画有在落满秋叶的草地上挣扎的鸭子和张开嘴巴、面目狰狞的蛇。
此画反映了 A.丰富多彩、奔放、浪漫的艺术风格 B .写实的、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风格 C .强调光和色、抒发个性的艺术风格 D .反传统的、变形、抽象的艺术风格 18.中西方的艺术文明,有着巨大差异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相通性。
对下列两幅东西方作品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潇湘八景图》(部分)宋迪(北宋) 《日出印象》莫奈 A .表现万物“瞬间”的微妙色彩变化 B .文化交流促使绘画风格交融 C .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作品主题趋同 D .注重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 19.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20.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个人普遍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揭示了物质试卷第6页,总9页 文明的残酷和冷漠无情,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
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 A .《悲惨世界》 B .《战争与和平》 C .《母亲》 D .《等待戈多》 21.国际电影界将每年的12月28日确定为“世界电影发明日”,而把爱迪生的科技成就真正转化为电影形式的是 A .卢米埃尔兄弟B .格里菲斯C .卓别林D .贝尔德22.美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的主人公叫查理,他是一家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钳工,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使其精神失常,看见人的鼻子、纽扣等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拧紧母”。
这个故事直接反映的主题是A .机器大生产严重摧残人性B .机器生产带来环境污染C .机器生产逐渐使人们失去精神家园D .经济危机造成精神危机23.2011年10月28日,科幻巨制《猩球崛起》在国内上映,它讲述了猩猩孤儿凯撒被科学家收养用来进行科学实验,从小享受与人类一样的生活,直到被送进动物收容所,才发现世界残酷的一面。
网友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值得人类思考的电影,声称期待续集。
这说明电影艺术( )A .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B .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C .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D .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24.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 .电视和电影B .铁路与飞机C .报纸和广播D .网络与漫画25.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
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试卷第7页,总9页 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
”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 .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 .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 .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 .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试卷第8页,总9页…………外……○………………订……※※请※※不※线※※内※※答※…………内……○………………订……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二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材料三(1)材料一所述现象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了哪些杰出人物和作品?(任举三个作者及其相关作品即可)(2)材料二中,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3)材料三属于哪一画派?该画派注重采用怎样的表现方法?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梅图》《清明上河图》材料二《日出印象》《坐在椅子上的女人》(1)根据材料一,指出《墨梅图》所表现的艺术风格特征。
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试卷第9页,总9页 装…………○名:___________班装…………○绘了宋代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根据所学知识概括风俗画形成的主要时代背景。
(2)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填写下列表格。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坐在椅子上的女人》反映的绘画特点。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足不出户看奥运。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196亿人次。
材料二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英镑(或1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 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卢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宏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