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妒襄爨寥僚宦急雷雹∞晷鸯裰邱永强(福煤(漳平)煤业有限公司武陵煤矿福建漳平364403)摘要从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概念出发,阐述建立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介绍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煤矿突发事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X9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064(2008)04-0112-02突发事件,从狭义上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

从广义上说,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

突发事件由于发生的规模不同、地点不同、危害性质不同。

事前准备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后果.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事故。

会对生命、财产产生伤害、损失和破坏。

对这些事件的处理都可以看成是应急管理的内容。

我国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针对煤矿而言,主要是前2类。

尤其是第2类.由于事故发生的突然性、产生原因、发展动态变化等的复杂性,是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其应急管理尤为重要。

应急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事故分析、预测和预警。

资源计划、组织、调配,事件的后期处理应急体系的建设等。

1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从国内近年发生的一些煤矿突发事件。

尤其是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实践情况可以看出。

原来旧有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能从系统论的角度在目标的层面引进新方法、新技术。

难以处理当今复杂的突发事件。

1.1现有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不足我国旧有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国际上先进的突发事件管理体制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我们结合煤矿情况加以分析:(1)管理体制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主,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

这在煤矿系统内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因为.煤矿发生的突发事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安全事故.都要请求方方面面的力量加以支援。

因此,煤矿的应急管理如何纳入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如何及时调用如交通、卫生、气象、部队等相关领域相关部门的资源.如何主动推进社会应急体制建设,把自身融人其中.共享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重点放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救灾”,缺乏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管理。

相对煤矿而言.现在已经非常重视对突发事件尤其是安全事故内在规律的研究、预案的编制、事件的评估和预警、应对、灾害恢复及应急管理,但还是不能满足应急管理的需要。

特别是在安全事故内在规律的研究上。

存在许多世界级难题。

而煤矿本身必需主动取得相关科研院所的支持。

才可能得以部分解决。

由此而产生的评估、预警不足。

也是必然的。

(3)处理的突发事件范围相对狭小,面对新类型的突发事件,已有的应对措施很难进行有效组合。

针对矿难,因其高发性,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但已经有相对丰富的经验。

与此同时。

煤矿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往往是独成一体,从未考虑其模块化、功能化.未考虑将相对成熟的功能模块和措施进行重构,快速整合为有能力应对新型突发事件的新系统。

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应急体制,煤矿责无旁贷。

1.2案例库的局限性在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后.人们开始进行经验总结.把这些经验和教训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形成案例库。

然而.案例库并不能应对新发生的复杂突发事件,原因如下:(1)案例都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因此无法对所有新出现的突发事件给出处置方案。

(2)对于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根据其发生所在地、时间、社会和政治背景的不同.每次发生都会伴随有新的情况,而案例库本身并不具备根据这些变化自动调整应对方案的能力,那么.修订已有解决方案并添加新的应对策略的1二作就需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临时进行,这通常都会由于情况紧急而导致判断偏差、准备不足,最后造成对突发事件产生延误处理。

(3)案例是对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的静态描述,而突发事件发生时.更需要做的是根据这些案例中建议的措施去操作,因此这些措施中所涉及的相关资源、信息等能否得到保障都是一个大问题。

(4)案例虽然记录了发生某些突发事件的条件,但是案例本身并不能监测和预测当前突发事件的发生,这些工作需要一套强有力的预警系统进行支撑。

而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或者说在突发事件被监测到之前.更是不可能知道应该使用案例库中的哪个案例的发生条件去监测或预测,这成了一个逻辑上的悖论。

作者简介:邱永强(1974-').男,毕业于原福建煤炭-r_.1k学校采矿专业,采矿助理工程师。

2008.No.4万方数据(5)案例库本身的维护足行难度的,需要一个管理体系的保障。

1.3建设应急管理体系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长效方法从全社会的角度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实施仝局统一的指挥调度.人力和物资资源的伞局调配和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号家决策系统,构建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平时状态、警戒状态、运作过程到事后处理的一整套解决力‘案,将能使突发事件得到长效解决。

2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应急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由5火系统构成,分别是指挥渊度系统、处置实施系统、资源保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

J葱急管理体系巾各系统的功能是:(1)指挥调度系统:是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者,负责应急管理的统一指挥给各支持系统下达命令,提jl;要求∥(2)处置实施系统:是对“指摊调度系统”形成的预案进行具体实施的系统,,负责执行“指挥调度系统”下达的命令,完成各种应急抢险任务。

,(3)资源保障系统:负责应急处置过程・}・的资源保障。

主要T作有:应急资源的仔储、日常养护,在“决策辅助系统”的协助下进行资源评估.负责应急资源调度等。

(4)信息管理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中心,负责应急信息的实时共享.为其他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主要r作有: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更新、维护等。

(5)决策辅助系统:在“信息管理系统”传递的信息的基础l:,对应急管理巾的决策问题提Ⅲ建议或方案,为“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如预警分析、预案选择、预案效果评估、资源凋度方案设计等。

3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3.1机理机理就是事件发展过程巾所遵循的原理和规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指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衍生及其影响扩散的自身规律,②应急管理主体自身的运作规律。

,机理分析是开展应急管理的基础,闪为应急处理面对的足突发灾难性事件,是对人的,t命和财产有严重威胁的事件,必须从客观规律|lf;发来进行突发事f,f二的处置f:作。

这是指导应急管理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针对煤矿来讲我们重点应研究的是可能发生各类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3.2机制机制是机理的外延.是指构成机体的结构和相互关系,n,以分为2个层次:即要素和要素之问的联系规则。

由于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责任重大,涉及面广,因此应急管理的参与者町能来自不同行业领域.他们的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之下才能有效地展开。

所以.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保障。

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机制”的组成部分。

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是保障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应当包括体系运行机制、预防预警机制、平战切换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等。

3.3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上述5人系统。

,建设好各个系统,使之相瓦协作服务于整个庇急管理体系,有效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核心内容。

构建廊急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在平时能够正常运行,nJ‘提供一系列突发事件事前准备的功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尤其足在警戒期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处理准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响应把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全面性、层次性、町操作一件、町晕构性、高可靠性、高集成性。

3.4分类分级小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机理不同,其处置过程不相同。

,同类事件女¨果级别不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小尽牛H同。

冈此,存机理分析之后.需要进行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应11j是根据突发事件的机理对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分级的同时,要对处置机构进行分类分级.使其和事件的分类分级相对应,使处置机构“才尽其用”。

,某些机构被指派处理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突发事件,不但不会减小灾害,相反会加大损失。

3.5预案的管理与预案库的建设南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t,f日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冈此.针对这种性质,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平时积极预防之外.还要制定事件一旦发生时的应财力.案,UⅡ预案。

预案的编制要针对小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而编制相应预案.同时不同级别的机构应当编制相应的预案。

南丁突发事件的类型很多,级别也各不相同,不同类型不同级圳的突发事件需要不同的预案来处置,这就需要建立预案库。

3.6资源管理与过程动态管理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rh资源的需求是否能够及时满足是影响应急管理成败的关键冈素之一。

资源管理就是要存平时做好应急资源的评估以及优化布局.突发时则要根据处置结果的不断发展变化调度资源,满足突发事件对应急资源的需求.而后则要对应急资源做重新评估,进行补充调整。

与普通决策过程不同,突发事件爆发时的应急决策,不仅要考虑到前面实施的应对措施达到什么效果,同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状态。

因此,,即使有相应的预案或方案,也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实情做相应的决策,冈此应急管理是一种过程动态管理。

,4结语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f‘分重要,我们要认识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按照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煤矿突发事件进行了分析和实施,确保煤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按照预案程序进行救援.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1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刘燕华,葛全胜,吴文祥.风险管理:新世纪的挑战.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2008.NO.4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