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一、单选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A.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B.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C.行为变化规律 D.心理活动的规律2、将认识过程看成是个体接受、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过程的是(C)。

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D)。

A、呈正相关的关系B.呈负相关的关系 C.呈一对一的关 D、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4、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把特质区别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D)。

A、费斯廷格B、桑代克C、马斯洛D、卡特尔5、人的个性在形式和结构上是一样的,而在质(内容)和量上存在着差别,每个人表现出独特性,这是个性特征的(B )。

A.先天性和后天性 B.共同性和差异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独立性和统一性6、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是(C)。

A.学生楷模 B.严格管理者 C.知识传授者 D.心理调节者7、在心理评估中,较为科学、准确和客观的评估手段是(D)。

A.问卷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心理测量法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D)。

A.问题的呈现方式 B.问题的具体性 C.问题中信息的多少 D.知识结构9、父母逝世或父母离婚,常使孩子感到茫然失措、孤立无援,这是(A)。

A.亲和挫折 B.顺应挫折 C.成就挫折 D.自责挫折10、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A)。

A.一般来说,表扬应多于批评 B.批评越严厉效果越好C.表扬越多越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D.批评越多效果越好11、学校里面最重要、最基本、最经常、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是(C)。

A.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B.教师与教师的关系C.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D.教师与领导的关系12、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遗忘曲线,可以归纳为(A)。

A.遗忘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 B.遗忘进程不均衡,先慢后快C.遗忘进程均衡,等速率减少 D.遗忘没有一定规律可循13、个性倾向性最基础、最积极的成分是(B)。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理想14、要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必须对学生进行(D)。

A.道德行为观察 B.道德行为指导 C.道德行为模仿 D.道德行为习惯培养15、动作系统就是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的(B)。

A.分离式结构B.连锁式结构 C.独立结构 D.非循环结构16. 斯普兰格认为冷静而客观地观察事物,以追求真理为生活目的性格类型属(A)。

A.理论型 B.权力型C.宗教型 D.经济型17. 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受测者在不知不觉中自由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流露出来的心理测验是(D)。

A.智力测验 B.情绪测验 C.意志测验D.投射测验18. 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这一原则,叫(A)A.客观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19.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试的心理反应的研究方法是(B)。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20. 关于需要产生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的发展是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叫(B)。

A.激发论 B.积累作用论C.情绪体验强化论 D.意识调节论21. 提出了认知失调的动机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A、费斯廷格B、桑代克C、马斯洛D、罗杰斯22.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所谓双因素,即指(D)。

A、保健激励因素B、自然社会因素C、长期短期因素D、直接间接因素23. 社会知觉中,人们会将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移加在别人的身上叫(D)。

A、第一印象B、近因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24. 斯普兰格认为,以经济的观点和实际效果来判断事物的性格类型属(D)。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经济型25.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把人的性格分为(C)。

A、理论和宗教型B、社会和经济型C、外倾和内倾型D、高尚和低俗型26. 一般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C)。

A、权威型B、情绪型C、民主型D、放任型27.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被研究对象行为活动的研究方法是(A)A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 D.调查法28. 在心理学研究中,要求研究者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心理的原则,叫(C)。

A.客观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29. 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B)。

A.信念 B.理想C.兴趣 D.世界观30. 动机系统发生转化,一是动机种类的转化,二是动机(A)。

A.强度的转化 B.方向的转化 C.结构的转化D.诱因的转化31、在心理学研究中,要求研究者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心理的原则,叫(C)。

A.客观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32.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D)。

A、呈正相关的关系 B.呈负相关的关系C.呈一对一的关系. D、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33、对某些事物或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并力求实现的心理倾向是(A)。

A.信念 B.理想 C.兴趣D.世界观34、“进退维谷”所描述的动机冲突是(B)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35、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或不可控的因素,对个体对后继行为的动力会(B)。

A.提高 B.降低 C.维持 D.增强36、根据智力机能在性格结构中占有优势,可把人的性格区分为(A)。

A.理智型B.情绪型 C.意志型 D.情感37. 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把特质区别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D)。

A、费斯廷格B、桑代克C、马斯洛D、卡特尔38、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受测者在不知不觉中自由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流露出来的心理测验是(D)。

A.智力测验 B.情绪测验 C.意志测验D.投射测验。

39. 人的个性在形式和结构上是一样的,而在质(内容)和量上存在着差别,每个人表现出独特性,这是个性特征的(B)。

A.先天性和后天性 B.共同性和差异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独立性和统一性40、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是(A)。

A.注意的转移 B.有意后注意 C.无意注意 D.注意的分配41、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留给自己的印象,叫(A)。

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42、在时间上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的心理效应是(B)。

A.第一印象 B.近因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43、人们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知觉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叫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44、灵感是由于偶然因素触发而突然出现的(C)。

A.再造性思维B.逻辑思维C.顿悟思维D.动作思维45、西蒙强调:专家型知识工作者大学毕业之后需要辛苦奋斗(D)。

A.3~5年 B.5~6年C.8~9年D.10~15年46. 根据意志机能在性格结构中占有优势,可把人的性格区分为(C)。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 D.情感型47. 斯普兰格认为,重视亲情和爱,以爱他人为其最高价值的性格类型属(B)。

A.理论型 B.社会型C.宗教型 D.经济型48. 对孩子具有始发性、权威性、稳定性、长期性影响的教育是(D)。

A.理论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49. 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C)。

A.有意注意 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注意50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是(C)。

A.学生楷模 B.严格管理者 C.知识传授者 D.心理调节者 51. 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是(C)。

A.学生楷模 B.严格管理者 C.知识传授者 D.心理调节者52. 在心理评估中,较为科学、准确和客观的评估手段是(D)。

A.问卷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心理测量法53.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D)。

A.问题的呈现方式 B.问题的具体性 C.问题中信息的多少 D.知识结构54、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被研究对象行为活动的研究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 D.调查法55、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A)之间的跨界学科。

A社会科学 B人文科学 C思维科学 D生命科学56、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D)的内部动力。

A思考 B调整 C 知觉D行动57、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在于提供学习(B)。

A原因 B诱因 C好处 D难点58、(C)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A气质 B人格 C性格 D特质59、阿尔波特认为,特质分为一般特质和(A)。

A个别特质 B特别特质 C共同特质 D次要特质60、诱因可分为(D)和负诱因两种。

A特殊诱因 B一般诱因 C特别诱因 D正诱因61、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这一原则,叫(A)A.客观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62、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试的心理反应的研究方法是(B)。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63、关于需要产生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的发展是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叫(B)。

A.激发论 B.积累作用论C.情绪体验强化论 D.意识调节论64、提出了认知失调的动机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A、费斯廷格B、桑代克C、马斯洛D、罗杰斯65、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所谓双因素,即指(A)。

A、保健激励因素B、自然社会因素C、长期短期因素D、直接间接因素66、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把特质区别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D)。

A、费斯廷格B、桑代克C、马斯洛D、卡特尔67、父母逝世或父母离婚,常使孩子感到茫然失措、孤立无援,这是(A)。

A.亲和挫折 B.顺应挫折 C.成就挫折 D.自责挫折68、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把人的性格分为(C)。

A、理论和宗教型B、社会和经济型C、外倾和内倾型D、高尚和低俗型69、一般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C)。

A、权威型B、情绪型C、民主型D、放任型70、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有太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B)。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注意71、人的感官对各种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B)。

A、知觉B、感受性C、注意D、感觉阈限72、由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的认识,而扩展到对其余品质的社会心理效应是(B)。

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A73、知觉过程中人们能够迅速从背景中识别出知觉对象的特性,叫知觉的(A)。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74、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发现,儿童至成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呈(A)。

A.犬齿状分布B.平均分布C.上升分布D.下降分布75、美国学者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创造方法是(D)。

A.再造想象法B.逻辑思维法C.顿悟思维法D.智力激荡法76. 将认识过程看成是个体接受、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过程的是(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