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 第1期2006年2月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 ty(social science)Vol.28,No.1Fec.2006语言学史中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徐小波(烟台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y摘 要:语言学与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学的发展中始终有着哲学思想的影子。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西方哲学认识论中的两大理论阵营伴随着整个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了整个语言学史,它们之间的斗争和妥协反映了西方语言学研究发展的一个侧面。
本文试图以此为主线来论述这两种哲学理论对整个西方语言学史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学史;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2006)01-0118-04语言学的历史可以粗略的划分为四个时期:传统语言学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时期,后一时期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每个时期的语言学流派都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和学术潮流息息相通;每一种语言学方法都有其哲学基础或借鉴来源。
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论争则伴随着整个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的对立,以不同的形式,贯串了整个语言学史。
!一、传统语言学时期传统语言学时期指的是整个18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又称为语文学时期。
这一时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时期的前夕。
虽然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较典型的认识论理论,并且形成两个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的学派在哲学史上出现,是在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时期前后,但这两种类型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无论古今中外在人的思想中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现。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虽然古希腊哲学的中心议题是本体论问题,但这一时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倾向伴随着古希腊各派在认识对象问题上的分歧而出现,并对语言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柏拉图建立了西方的第一个语言哲学学说###命名理论:语言是对事物本质的命名,名字是表达和传达知识的工具。
他的命名理论同他的本体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和认识论的唯理主义密切相关。
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哲学可以说是一种 约定说,他从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出发,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可感知的经验世界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理念不能离开感性事物而存在,意义来自约定。
斯多葛学派虽然是亚里士多德的反对者,但也遵循经验主义认识论,该派语言观被一位学者总结为 人出生于世,头脑像一张白纸,很适于在上面写字。
∃罗马语言学主要是把希腊语言学的思想争论和范畴运用到拉丁语的研究中,其认识基础主要是经验主义。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在经院中为论争宗教教义而进行研究的 经院哲学,它公开被称为 神学的侍婢。
在经院哲学内部同样存在两种倾向的斗争,这就是唯名论和唯实论之间的斗争。
唯实论先是以柏拉图的 理念论、后来则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为基础,在认识论上是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义倾向的继续;唯名论则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中的经验主义。
这一时期的语言学研究的突出成就是在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辨语法,思辨语法遵循理性主义传统,不再满足于对语言现象的说明和描写,而是要探索语言内部的原因和规律。
16到18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占据了哲学的中心地位。
这一时期经验主义的崛起是对经院哲学传统观念的挑战,主张随时用事实质疑权威,结y 收稿日期:2005-09-09作者简介:徐小波(1979#),女,山东潍坊人,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词汇语义学研究。
合新发现的资料修改理论。
培根强调一切之源于观察,归纳比演绎更重要。
笛卡尔及其追随者则坚持理性主义,认为真知的追求不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类理性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之上;两大派别都主张以数学和牛顿的科学系统作为论证的基础,在语言学领域也各有自己的代表。
经验主义强调客观依据,强调实用价值,在这种影响下的语言学工作主要表现在速记学、语音学和密码学的发展。
而在理性主义的影响下,人们企图创造出一种最理想的语言,以使用同样的词汇,清楚、间接的表达人的思想。
威尔金斯等人试图设计出一套普遍使用的语言原则。
他们相信不论讲那种语言,人类都有一种相同的思维结构,所以人的思想才能用一种普遍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观点也正是法国保尔#罗瓦雅尔学派的指导思想。
该派的%普遍唯理语法&是传统语法的一部经典性著作,它从唯理主义的观点出发试图阐述语法的普遍原则,解释存在于一切语言中的语法在表达思想上的一致性。
可以看到,面对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经验主义学派强调语言的特殊变化,根据日益丰富的资料修改自己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描写,而理性主义学派则是要寻求千差万别的表面现象所掩盖的共同原则。
∋通过认真思考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起源及发展的种种尝试,使作为18世纪和更早时期的经验主义和唯理论观点的哲学家们,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中的哲学家们携起手来。
普遍的科学精神提醒人们重新考虑有关语言起源的古老问题,孔狄亚克、卢梭、赫尔德分别在%人类知识的起源&、%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论语言的起源&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孔狄亚克的著作没有超出唯理智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洛克关于知识的理论,而卢梭则预示着即将出现的浪漫主义,赫尔德虽然用词激烈却没有背离唯理论的观点。
这一时期普遍语法哲学理论在英国的杰出代表是詹姆士 哈利斯,他将其普遍语法理论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基础上,但又非常了解和重视各种语言的表层差异。
他反对当时英国流行的经验主义态度,捍卫天赋观念的思想;而且在坚持普遍语法观点的同时,还认为人类建立普遍或一般概念的能力必定是神授的,词则是这些概念的符号。
图克在批判哈利斯普遍语法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语法理论,他从经验主义立场出发,推动了语言起源和发展,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历史渊源等语言问题的深入研究。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洪堡特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过渡时期的语言学家,受康德二元论影响,他也表现出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兼而有之的特点 给经验的材料以思辨的处理,给历史的材料以哲学的处理(洪堡特在此声述的原则融贯在他的全部语言学研究中:一方面,他尽力去做具体入微的观察分析,不断多方搜集材料,他在深谙印欧语及多种语言并掌握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强调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他试图从哲学、思辨的高度驾御材料,把材料纳入他所想的理论框架。
他受到18世纪普遍语法哲学理论的影响,强调每个语言使用者与生俱来的语言创造力,偏重对人类语言进行综合研究,探讨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质和共同规律。
由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对外扩张、宗教的传播,在整个19世纪欧洲学者了解到许多迥然不同的语言文化,人们的语言视野开拓了,各种语言调查报告、双语词典等的出版,使人们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语言学者们试图通过语言结构的比较建立起类似于有机体分类的语言谱系,最终导致了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到来,并使其得到了空前发展。
虽然历史语言学的前身 语言的起源的探索充满了浪漫主义,但历史语言学采用的却是建立在演绎和归纳基础上的比较法。
比较法的前提是演绎,即凡亲缘语言必在语音上具有对应规律;比较法的基础是归纳,必须先将可比语言的语料疏理归纳。
而在优先归纳基础上建立的类型语言学,则更多的体现了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起了催生的作用。
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中心是词汇和语音形式,他们要找出不同语言中某些词语和语音形式的相似的地方并试图证明他们的相似是因为它们来源于某一共同的始原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正因为受哲学上经验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影响,注重从语言的实际材料出发,而不是从思辨出发,在语言学家们得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语言学不再是一门思辨术,而独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学科。
特别是后来的新语法学派的学者更加反对先入为主的、猜测性的理论,更加重视数据,材料。
他们主张材料第一、理论第二,如他们的一条基本原则认为:历史语言学的解释必须以语言事实为根据。
唯一可验证的原因必须到说话人的语言行为中去找;应该调查活的方言。
)119)第1期 徐小波:语言学史中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三、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是历史,对语言历史的研究也理所当然会导致对现实语言结构的重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后期,索绪尔反对只研究历史,而不重视语言的现实结构的情况,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一系列二分的观点(如语言和言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强调对语言现实结构的分析,成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源头。
从哲学理论上来说,结构主义语言学处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条主线之间。
经验主义比较注重语言的历史,理性主义注重语言的现状,用索绪尔的话来说,前者重历时研究,后者重共时研究;经验主义与社会、历史、文化联系,理性主义传统一般不注意语言结构本身之外的东西,索绪尔称前者为外部语言学,后者为内部语言学。
从以上两点来看,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上属于理性主义传统。
但结构主义语言学从研究语言本身的结构发展到研究个人语言的系统及其生成,它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第二,这套符号系统是通过 训练 而形成的一种习惯的结果。
第一个原则是从文化哲学上来的;第二个原则是经验主义的核心原则。
继索绪尔之后,很多语言学家接受他的结构思想,形成三个不同的结构主义学派,其中布拉格学派音位理论贡献突出,哥本哈根学派偏重于抽象的理论,而影响最大的是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描写学派。
描写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布龙菲尔德继承了经验主义的 白板说 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他反对人的语言习得中有任何先验的成分,认为人的语言是在后天的经验中,在反复的刺激#反应#模仿#强化中习得的,语言的习得与人类其它知识的获得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
他十分推崇行为心理学所倡导的实证主义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极力反对在语言研究中使用 心智 、 感觉 、 思想 等心理学术语。
由于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和行为主义的影响, 意义 这种难以观察到的东西在描写语言学中始终不处于研究的重要地位,这与传统语言学从逻辑和意义出发相反。
布龙菲尔德提出了一个原则:语言研究必须从语音形式开始,而不是从意义开始。
如在词类的划分上,提出用 形式类 的概念来表示有屈折变化或派生变化的词,认为传统语法用类别意义来区分形式类是不足取的。
在具体操作中,它采用归纳的方法,用一套严格的手段和程序来对语言进行描写,力求描写出比较真实的语言客体的形象。
这种描写主义的方法是基于他对语言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的坚定认识,而对于语言的普遍性,他认为那些 本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可能在下一种可以研究的语言中就不存在 ∗因此他认为 关于语言的唯一有用的概括是归纳性的概括 ∗描写语言学在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描写之前,对它的性质不做任何设想,对描写语言学来说 真正的语言理论就是世界上没有什么理论 +描写语言学被乔姆斯基的老师哈里斯发挥到了极至,在哈利斯那里语言描写和分析的手段变得更加精密,其程序也更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