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统计与概率综合及统计案例 (2019高考复习资料)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统计与概率综合及统计案例 (2019高考复习资料)

第二节统计与概率综合及统计案例题型138 抽样方式2013年1.(2013江西文5)总体有编号为01,02, ,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 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 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A .08B .07C .02D .012.(2013湖南文3)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120件,80件, 60件.为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进行 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3件,则n =().A. 9B.10C.12D.132014年 1.(2014四川文2)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为了了解某地5000名居民某天的阅读时间,从中抽取了200名居民的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5000名居民的阅读时间的全体是(). A.总体 B.个体C.样本的容量D.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2.(2014重庆文3)某中学有高中生3500人,初中生1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70人,则n =(). A.100B.150C.200D.2503.(2014广东文6)为了解10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分段的间隔为().A.50B.40C.25D.204.(2014湖南文3)对一个容量为N 的总体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为123,,p p p ,则(). A.123p p p =< B. 231p p p =< C.132p p p =< D.123p p p ==5.(2014湖北文11)甲、乙两套设备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共4800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测. 若样本中有50件产品由甲设备生产,则乙设备生产的产品总数为件.6.(2014天津文9)某大学为了解在校本科生对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已知该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本科生人数之比为4:5:5:6,则应从一年级本科生中抽取名学生.2015年1.(2015四川文3)某学校为了了解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视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这三个年级中按人数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则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 抽签法B. 系统抽样法C. 分层抽样法D. 随机数法1.解析按照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可知,应使用分层抽样.故选C.2.(2015福建文13)某校高一年级有900名学生,其中女生400名,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则应抽取的男生人数为_______.2.解析由题意得抽样比例为45190020=,故应抽取的男生人数为15002520⨯=(人).3.(2015北京文4)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情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人数为().A.90B. 100C. 180D.3003.解析依题意,老年教师人数为900320180160043004300⨯=(人).故选C.2017年1.(2017江苏卷3)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1.解析按照分层抽样的概念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60300181000⨯=(件).题型139 样本分析——用样本估计总体2013年1.(2013四川文7)某学校随机抽取20个班,调查各班中有网上购物经历的人数,所得数据茎叶图如图所示.以组距为5将数据分组成[)[)[)[)0551030353540 ,,,,,,,,时,所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A.B.C . D.2. (2013山东文10)将某选手的9个得分去掉1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7个剩余分数的平均分为91.现场作的9个分数的茎叶图后来有1个数据模糊,无法辨认,在图中以x 表示:则7个剩余分数的方差为()A.11616 B.367 C.36D.3.(2013辽宁文5)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依次为[)[)[)[)20404060608080100,,,,,,,.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A. 45B. 50C. 55D. 604.(2013江苏6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5.(2013湖北文12)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879,,,,5491074,,,,,,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 (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6. (2013辽宁文16)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书法小组的人数,在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 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认为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不 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2014年1.(2014陕西文9)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1210,,x x 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和2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x ,22100s + B.100x +,22100s + C.x ,2s D.x +100,2s2.(2014山东文8)为了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 )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如图所示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A.6B. 8C. 12D. 183.(2014江苏6)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 ),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 .(加上原点处数字0)4.(2014新课标Ⅰ文18)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图所示频数分布表:(1)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及方差(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3)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的80%”的规定?5.(2014北京文18)从某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获得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数据,整理得到数据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1)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2小时的概率;(2)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a ,b 的值;(3)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的100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在第几组(只需写出结论). 6.(2014新课标Ⅱ文19)某市为了考核甲、乙两部门的工作情况,随机访问了50位市民.根据这50位市民对这两部门的评分(评分越高表明市民的评价越高),绘制茎叶图如下:(1)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评分的中位数;(2)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概率;(3)根据茎叶图分析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价.7.(2014(1)求这20名工人年龄的众数与极差;(2)以十位数为茎,个位数为叶,作出这20名工人年龄的茎叶图;(3)求这20名工人年龄的方差.2015年1.(2015重庆文4)重庆市2013年各月的平均气温(C )数据的茎叶图如下:0 8 91 2 5 82 0 03 3 83 1 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19B.20C. 21.5D. 231.解析将茎叶图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为2020202+=.故选B.2.(2015湖南文2)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5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的茎叶图如图所示.13 0 0 3 4 5 6 6 8 8 8 914 1 1 1 2 2 2 3 3 4 4 5 5 5 6 6 7 815 0 1 2 2 3 3 3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为135 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7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A. 3B. 4C. 5D. 62.解析由茎叶图可知,在区间]151,139[的人数为20,再由系统抽样的性质可知人数为 435720=⨯人.故选B. 3.(2015湖北文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534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为(). A .134石 B .169石 C .338石 D .1365石 3.解析设一石米中有n 粒谷,这批米内夹谷x 石,则281534254x n n ⋅=⋅,得153428169254x ⨯=≈.故选B.4.(2015山东文6)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状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 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 ③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④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编号为().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解析由茎叶图可知,甲的数据为26,28,29,31,31;乙的数据为28,29,30,31,32. 所以()12628293131295x =⨯++++=甲,()12829+303132305x =⨯+++=乙. 所以x x <甲乙,①正确;又()()()()()2222221182629282929293129312955s ⎡⎤=-+-+-+-+-=⎣⎦甲; ()()()()()22222212830293030303130323025s ⎡⎤=-+-+-+-+-=⎣⎦乙. 可得22s s >甲乙,所以s s >甲乙.④正确.故选B.5.(2015广东文12)已知样本数据1x ,2x ,⋅⋅⋅,n x 的均值5x =,则样本数据121x +,221x +,⋅⋅⋅,21n x +的均值为.5.解析因为样本数据,,⋅⋅⋅,的均值,又样本数据,,,的和为()122n x x x n ++++ ,所以样本数据的均值为=11. 评注本题考查均值的性质.6.(2015湖北文14)某电子商务公司对10000名网络购物者2014年度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消费金额(单位:万元)都在区间[0.30.9],内,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直方图中的a =.(2)在这些购物者中,消费金额在区间[0.50.9],内的购物者的人数为.6.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频率和等于1,可得0.20.10.80.1 1.50.120.1 2.50.10.11a ⨯+⨯+⨯+⨯+⨯+⨯=,解之得3a =.于是消费金额在区间[]0.50.9,内频率为0.20.10.80.120.130.10.6⨯+⨯+⨯+⨯=, 所以消费金额在区间[]0.50.9,内的购物者的人数为0.6100006000⨯=.7.(2015广东文17)某城市100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单位:度),以[)160,180,[)180,200,[)200,220,[)220,240,[)240,260,[)260,280,[]280,300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x 2x n x 5x =121x +221x +⋅⋅⋅21n x +21x+/万元a(1)求直方图中x 的值;(2)求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3)在月平均用电量为[)220,240,[)240,260,[)260,280,[]280,300的四组用户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1户居民,则从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应抽取多少户? 7.解析()1由()0.0020.00950.0110.01250.0050.0025201x ++++++⨯=, 得0.0075x =.(2)由图可知,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是2202402302+=. 因为()0.0020.00950.011200.450.5++⨯=<, 又()0.0020.00950.0110.0125200.70.5+++⨯=>, 所以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在[)220,240内.设中位数为a ,由()()0.0020.00950.011200.01252200.5a ++⨯+⨯-=, 得224a =,所以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是224.(3)月平均用电量为[)220,240的用户有0.01252010025⨯⨯=(户); 月平均用电量为[)240,260的用户有0.00752010015⨯⨯=(户); 月平均用电量为[)260,280的用户有0.0052010010⨯⨯=(户); 月平均用电量为[]280,300的用户有0.0025201005⨯⨯=(户). 抽取比例为11125151055=+++,/度所以从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应抽取12555⨯=(户).2016年1.(2016山东文3)某高校调查了200名学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自习时间的范围是[17.5,30],样本数据分组为[17.5,20),[20,22.5),[22.5,25),[25,27.5),[27.5,30] .根据直方图,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人数是(). A.56 B.60 C.120 D.1401. D 解析由图可知组距为,每周的自习时间少于小时的频率为,所以,每周自习时间不少于小时的人数是人.故选D.2.(2016上海文4)某次体检,5位同学的身高(单位:m )分别为1.72,1.78,1.80,1.69,1.7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m ).2.解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故中位数为.3.(2016江苏4)已知一组数据4.7,4.8,5.1,5.4,5.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3. 解析由题意得,故.4.(2016四川文16)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对居民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直方图中的a 值;(2)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请说明理由; (3)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4.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月用水量在的频率为同理,在等组的频率分别为,,,,,.由,解得()由得,位居民月均水量不低于吨的频率为.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估计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吨的人数为2.522.50.30=2.5×)0.1+0.02(22.5140=0.301×200)(-1.76 1.69,1.72,1.76,1.78,1.80 1.760.1 5.1x =()22222210.40.300.30.40.15s =++++=1[]0,05.0.080.5=0.04.⨯[)(][)[)[)[)0.5,1 1.5,222.53,3.5 3.5,44,4.5,,,,,,0.080.210.250.060.040.02()10.04+0.08+0.21+0.25+0.06+0.04+0.020=0.5+0.5a a -⨯⨯0.30.a =2(1)10030.06+0.04+0.02=0.123033000000.13=36000.⨯(3)设中位数为吨.因为前组的频率之和为, 而前组的频率之和为,所以由,解得故可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为吨.5.(2016北京文17)某市民用水拟实行阶梯水价,每人用水量中不超过w 立方米的部分按4元/立方米收费,超出w 立方米的部分按10元/立方米收费,从该市随机调查了10000位居民,获得了他们某月的用水量数据,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如果w 为整数,那么根据此次调查,为使80%以上居民在该月的用水价格为4元/立方米,w 至少定为多少?(2)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当3w =时,估计该市居民该月的人均水费.5.解析(1)由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知,该市居民该月用水量在区间内的频率依次为,,,,.所以该月用水量不超过立方米的居民占,用水量不超过立方米的居民占.依题意,至少定为.(2)由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题意,得居民该月用水费用的数据分组与频率分布表根据题意,该市居民该月的人均水费估计为(元).2017年1.(2017全国1文2)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 块地作试验田.这n 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 )分别为12n x x x ⋯,,,,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A .12n x x x ⋯,,,的平均数 B .12n x x x ⋯,,,的标准差 C .12n x x x ⋯,,,的最大值 D .12n x x x ⋯,,,的中位数 1.解析刻画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指标是标准差.故选B.2.(2017山东卷文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 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A. 3,5 B. 5,5 C. 3,7 D. 5,72.解析由于甲组中位数为65,故5y =,计算得乙组平均数为66,故3x =.故选A.x 50.040.080.15+0.21+0.250.730.5++=>40.040.080.150.210.480.5+++=<2 2.5.x <…()0.5020.50.48x ⨯-=- 2.04.x = 2.04[](](](](]0.5,1,1,1.5,1.5,2,2,2.5,2.5,30.10.150.20.250.15385%245%w 340.160.1580.2100.25120.15170.05220.05270.05⨯+⨯+⨯+⨯+⨯+⨯+⨯+⨯=10.5题型140 统计图表与概率的综合2013年1. (2013陕西文5)对一批产品的长度(单位: 毫米)进行抽样检测,下图为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标准,产品长度在区间[)2025,上为一等品,在区间[)1520,和区间[)2530,上为二等品,在区间[)1015,和[]3035,上为三等品. 用频率估计概率,现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则其为二等品的概率为().A. 0.09B. 0.20C. 0.25D. 0.452. (2013重庆文6)下图是某公司10个销售店某月销售某产品数量(单位:台)的茎叶图,则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概率为().A. 0.2B. 0.4C. 0.5D. 0.63. (2013安徽文17)为调查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某次联考数学成绩情况,用简单随机抽样,从这两校中各抽取30名高三年级学生,以他们的数学成绩(百分制)作为样本,样本数据的茎叶图如下: 甲乙7455332533855433310060691122335 86622110070022233669 75442811558 2090(1)若甲校高三年级每位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05,求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总人数,并估计甲校高毫米O0.060.040.02三年级这次联考数学成绩的及格率(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2)设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这次联考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12x x ,,估计12x x -的值. 4.(2013广东文17)从一批苹果中,随机抽取50个,其重量(单位:克)的频数分布表如下:(1) 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苹果的重量在[90,95)的频率;(2)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80,85和[)95,100的苹果中共抽取4个,其中重量在[)80,85的有几个?(3) 在(2)中抽出的4个苹果中,任取2个,求重量在[)80,85和[)95,100中各有1的概率.5.(2013四川文18)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的变量x 在12324 ,,,,这24个整数中都可能随机产生.(1)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y 的值为i 的概率()123i P i =,,; (2)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各自编写程序 重复运行n 次后,统计记录了输出y 的值为()123i i =,,的频数 以下是甲、乙所作频数统计表的部分数据.甲的频数统计表(部分)乙的频数统计表(部分)当2100n =时,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写出甲、乙所编程序各自输出y 的值为(123)i i =,,的频率(用分数表示),并判断两位同学中哪一位所编写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6. (2013湖南文18)某人在如图3所示的直角边长为4米的三角形地块的每个格点(指纵、横直线的交叉点以及三角形的顶点)处都种了一株相同品种的作物.根据历年的种植经验,一株该种作物的年收获量Y (单位:kg )与它的“相近”作物株数X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这里,两株作物“相近”是指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米.(1)完成下表,并求所种作物的平均年收获量;(2)在所种作物中随机选取一株,求它的年收获量至少为48kg 的概率.2014年1.(2014重庆文17)20名学生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单位: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I )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 的值;(II )分别求出成绩落在[)6050,与[)7060,中的学生人数; (III )从成绩在[)7050,的学生中任选2人,求此2人的成绩都在[)7060,中的概率.2015年1.(2015全国Ⅱ文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显著B. 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C.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呈逐渐减少趋势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76321.解析由柱形图可以看出,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呈下降趋势,故年排放量与年份是负相关关系,依题意,需选不正确的.故选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统计的基本知识,要注意读懂题意和图表,理解相关性有正相关和负相关. 2.(2015安徽文17)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40,50,[)50,60, ,[)80,90,[]90,100.(1)求频率分布图中a 的值;(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分的概率;(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2.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0.0040.0180.02220.028101a +++⨯+⨯=, 解得0.006a =.(2)由频率估计概率,评分不低于80分的概率为()0.0220.018100.4+⨯=. (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40,50内的人数为0.00410502⨯⨯=(人),2010年2012年2009年201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05年19002000在[)50,60内的人数为0.00610503⨯⨯=(人).设[)40,50内的2人评分分别为12,a a ,[)50,60内的3人评分分别为123,,A A A ,则从[)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2人评分的基本事件有()12,a a ,()11,a A ,()12,a A ,()13,a A ,()21,a A ,()22,a A ,()23,a A ,()12,A A ,()13,A A ,()23,A A ,共10种.其中2人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为110. 3.(2015全国Ⅱ文18)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 ,B 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得出A 地区用户满意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1)在答题卡上作出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估计哪个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说明理由.3.分析 (1) 根据题意通过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B 地区用户满意评分的平均值高于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集中,A 地区用户的评分满意度比较分散;(2)由直方图得()A P C 的估计值为0.6.()B P C 的估计值为0.25,所以A 地区的用户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解析(1)通过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高于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集中,而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散.(2)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 记A C 表示事件:“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BC 表示事件:“B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由直方图得()A P C 的估计值为()0.010.020.03100.6++⨯=,()B P C 的估计值为()0.0050.02100.25+⨯=.所以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评注高考中对统计与概率的考查,主要建立在实际问题中,特别要能读懂题意,分析题目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解答中要注意概率的计算方法.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016年1.(2016全国甲文18)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 (单元: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1)记A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 A 的估计值;(2)记B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 B 的估计值;(3)求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1.解析(1)由所给数据知,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所以. (2)由所给数据知,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所以. (3)由题所求分布列为调查名续保人的平均保费为.2.(2016山东文16)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 ,y .奖励规则如下: ①若3xy …,则奖励玩具一个;②若8xy …,则奖励水杯一个; 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 (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解析用数对表示儿童参加活动先后记录的数,则基本事件空间与点集A 2()60500.55200P A +==B 143030()0.3200P B +==0.850.300.25 1.250.15 1.50.15 1.750.1020.05 1.1925a a a a a a a ⨯+⨯+⨯+⨯+⨯+⨯=(),x y Ω一一对应.因为中元素个数是所以基本事件总数为(1)记“”为事件.则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个,即 所以即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 (2)记“”为事件,“”为事件. 则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个,即所以则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个,即所以 因为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 3.(2016全国乙文19)某公司计划购买1台机器,该种机器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机器有一易损零件,在购进机器时,可以额外购买这种零件作为备件,每个200元.在机器使用期间,如果备件不足再购买,则每个500元.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购买几个易损零件,为此搜集并整理了100台这种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得下面柱状图.记x 表示1台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y 表示1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的费用(单位:元),n 表示购机的同时购买的易损零件数. (1)若19n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2)若要求 “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不大于n ”的频率不小于0.5,求n 的最小值;(3)假设这100台机器在购机的同时每台都购买19个易损零件,或每台都购买20个易损零件,分别计算这100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费用的平均数,以此作为决策依据,购买1台机器的同时应购买19个还是20个易损零件?3.解析(1)当时,(元);(){},|,,14,14S x y x y x y =∈∈N N 剟剟S 4416,⨯=16.n =3xy …A A 5()()()()()1,1,1,2,1,3,2,1,3,1,()5,16P A =5168xy …B 38xy <<C B 6()()()()()()2,4,3,3,3,44,2,4,3,4,4,()63.168P B ==C 5()()()()()1,4,2,2,2,3,3,2,4,1,()5.16P C =35,816>19x …192003800y =⨯=当时,(元), 所以.(2)由柱状图可知更换易损零件数的频率如表所示.所以更换易损零件数不大于18的频率为:,更换易损零件数不大于19的频率为:,故最小值为. (3)若每台都购买个易损零件,则这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费用的平均数为:(元);若每台都够买个易损零件,则这台机器在购买易损零件上所需费用的平均数为(元).因为,所以购买台机器的同时应购买个易损零件.2017年1.(2017全国3卷文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1.解析由图易知月接待游客量是随月份的变化而波动的,有上升也有下降,所以选项A 错误.故选A.评注与2016年的雷达图考法类似,近年来,对各类图形与图表的理解与表示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总体来说,此类题型属于基础类题型,用排除法解此类问题会比较快,但要注意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如果审题不仔细可能会造成失分!19x >()19200195005005700y x x =⨯+-⨯=-3800,,195005700,,19x x y x x x ∈⎧=⎨-∈>⎩N N …0.060.160.240.240.700.5+++=>n 191910010019200205002105004000100⨯⨯+⨯+⨯⨯=2010010020200105004050100⨯⨯+⨯=40004050<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