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烷烃和环烷烃
环戊烷及其以上的环烷烃,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角保持 或接近109°28′。都是稳定的。
成键的电子云并不沿轴向重叠,而是形成一种弯曲键。 造成重叠程度小, 键能下降,产生角张力。
开链或较大脂环化合物 中轨道可达到最大重叠
Banana bond
环丙烷分子中 轨道部分重叠
H
H
C
105.5°
H
60°
H
C
C
CH2
亚甲基
CH
次甲基
系统命名法
关键是如何确定主链和处理取代基的位置
分三步:一选主链、二编号、三写全称。 1.选主链(母体):选取代基最多的最长碳链 2.编号: 从靠近取代基一端开始 3.写全称:按先小后大,把取代基的位次、数
目及名称列在母体前。
在英文命名中,取代基按词首的字母排列顺序先后列出
烷烃系统命名法的要点:
张力学说:
1885年,Baeyer AV 假定,环烷烃具有平面正多边形的结构 :
60° 90° 108° 120°
128.6 135°
• 环上C-C之间的键角偏离正常键角109°28′,
•环丙烷每个键必须向内偏转24.75°,就会产生角张力。
•环丁烷、环己烷分别向内偏转9.75°, 0.75°。
•环己烷每个键向外偏转5.25°。
第二节、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IUPAC法)
(一)普通命名法
• 1~10以内的碳原子数用天干字表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从十一个碳原子开始用中文数
字表示。
• 直链的烷烃称“正某烷”,“正”(n-)一般 略去。如:
CH3CH2CH3
丙烷
CH3(CH2)10CH3 十二烷
CH3 CH3
伯碳(1°):只与1个C直接相连, 一级碳原子
仲碳(2°):只与2个C直接相连, 二级碳原子
叔碳(3°):只与3个C直接相连, 三级碳原子
季碳(4°):只与4个C直接相连, 四级碳原子
伯氢(1°H):伯碳上பைடு நூலகம்H 仲氢(2°H):仲碳上的H 叔氢(3°H):叔碳上的H
不同类型的氢 反应活性不一样
烃(Hydrocarbons)
仅有C、H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
烯烃 脂肪烃 不饱和烃
炔烃 脂环烃 烃
芳香烃
苯型芳香烃 非苯型芳香烃
第一节 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一、同系列和同系物
烷烃(alkane):只有C、H元素 组成,碳原子均以单键相连而成化合 物。
• 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2 • 相邻两同系物之间的组成差别(CH2)
(CH3)2CHCHCH(CH3)2
3-环丙基戊烷 3-cyclopropylpentane
2,4-二甲基-3-环戊基戊烷 3-cyclopentyl-2,4-dimethylpentane
2、单环螺环烷烃的系统命名
脂环烃分子中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称为 螺环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螺[3.4]辛烷
•偏差角越大张力越大,分子越不稳定。
张力学说得出结论:
三、四元环为张力环,所以不稳定, 易开环;
五、六元环键角接近109°28′,所 以不易开环,化学性质稳定。
七、八元环也为张力环。 实际上七、八元环化学性质较稳定。
张力学说是错误的。
现代理论解释:
环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除了环丙烷以外, 其它环烷烃的碳原子都不在同一平面上。
CH3
新己烷 (neohexane)
(二) 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 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原则,并 结合我国的文字特点而制定的《有机 化学命名原则》
1. 常见烃基的命名
烃基: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原 子团称为烃基。
脂肪烃基:用“R-”表示。
芳香烃基:用“Ar-”表示。
CH3CH2CHCH2CHCH3 CH3CH2 CH3
2-甲基-4-乙基己烷 (4-ethyl-2-methylhexane)
(三)含复杂支链的烷烃
1 2 3 4 5 6 7 8 9 10
CH3CH2CHCH2CH2CHCH2CH2CH2CH3
CH3
CH3
1' 2' 3'
C CH2CH3
CH3
3-甲基-6-(1,1-二甲基丙基)癸烷
环炔烃
2).根据环数多少分
C3-C4 小环
C5-C6 普通环
根 单环烷烃
据
C7-C12 中环
环
C13以上 大环
数
多
少 分
多环烷烃 桥环 螺环
1、单环烷烃的系统命名
环丙烷 cyclopropane
乙基环戊烷 ethylcyclopentane
CH3CH2CHCH2CH3
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 1-isopropyl-4-methylcyclohexane
306
289
乙烷交叉式构象称为优势构象。
Ⅱ
Ⅲ
12.6kj/mol
Ⅰ
Ⅳ
乙烷分子是处于交叉、重叠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无数构 象的动态平衡混合体系,但各种构象体存在的比率不同。
2. 丁烷的构象
丁烷构象的能量曲线
全重叠式 邻位交叉式 部分重叠式 对位交叉式 各种构象的能差不大,室温下可迅速转化。对位交
叉式约占70%,邻位交叉式约占30%,其他构象所占
称同系差。
二、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是指分子
式相同,因分子中各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和方 式不同或空间位置不同而产生异构的现象。
构造异构:分子中原子间的连接次序、结合方式
异
构
碳架异构
现 象
位置异构
官能团异构(包括互变异构)
立体异构:构造相同,原子在空间排布方式不同
构型异构 构象异构
或3-甲基-6-1',1'-二甲基丙基癸烷
练习:命名或写结构:
CH3 CH2CH3 CH3-CH-CH-CH2-CH-CH3
CH3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ethyl-2,5-dimethylhexane)
(四)、环烷烃的系统命名
环烷烃的分类
环烷烃 1).根据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分 环烯烃
1
9
3
8
6
4
7
5
双环[4.4.0]辛烷 bicyclo[4.4.0]decane
1 2
7 83
Cl 6 5 4
1-甲基-2-乙基-6-氯二环[3.2.1]辛烷 6-chloro-2-ethyl-1-methyl bicyclo[3.2.1]octane
第三节、烷烃结构
烷烃(alkane):只有C、H元素 组成,碳原子均以单键相连而成化合 物。
构造异构:分子中原子间的连接次序、结合方式
异
构
碳架异构
现 象
位置异构
官能团异构(包括互变异构)
立体异构:构造相同,原子在空间排布方式不同
构型异构 构象异构
顺反异构 旋光异构
构象异构(conformational isomerism)
因单键旋转而使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产生不 同的排列形象称为构象。
透视式
5 3
4
1 6
2
纽曼投影式
1
2
6
3
4
5
4
1
56
3
2
1
2 4
6
3
5
椅式
船式
P54-55 扭船式得内容不要求!
椅式构象:所有相邻的氢都处于交叉式构象, 再加上环的对角上的氢原子距离最大,有较高的 稳定性。
船式构象:C2-C3、C5-C6之间的氢处于重 叠式状态,产生的相斥力较大。因此船式不如椅 式稳定。
带 有 支 链 时 , 可 用 “ 异 ” ( iso- ) 、 “新” (neo-) 等字表示:
含有 CH3 CH 基,而别无其它支链的
CH3
烷烃,则按碳原子总数称“异某烷”。
烷烃的英文名称(了解): 表示碳原子数的词头+ane词尾组成。
methane(甲烷) heptane (庚烷) ethane (乙烷) octane (辛烷) propane(丙烷) nonane (壬烷) butane (丁烷) decane (癸烷) pentane (戊烷) undecane(十一烷) hexane (己烷) dodecane (十二烷)
环己烷船式的内能要比椅式高29.7kJ/mol。
H H
CH2
H H
H
H
CH2
椅式
2、 椅式构象中的a、e键
在12个碳氢键中,有6个键与对称轴平 行,叫直立键或称a键。另外6个键几乎垂 直于对称轴,叫做平伏键或e键。
3、翻环作用
当环己烷的一个椅式构象转变为另一个椅
式构象时,原来的a键将转变为e键,而
• 直链烷烃:与普通命名法相似。 • 支链烷烃: “长”、“多”、“小”。
即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使 主链上有尽可能多的取代基,使 取代基的位次较小。
编号: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CH3CH2CHCH2CHCH3 CH3 CH3
2,4-二甲基己烷 2,4-dimethylhexane
(相同的取代基合并)
命名时按成环碳原子总数称: “螺[x.y]某烷 / 烯” (x < y) 。
编号从小环中与螺原子相邻的一个碳原子开始,经 螺原子再到大环.
81 7
2
6
4
5
3
Cl
5-氯螺[3.4]辛烷
7
6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