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优化周测卷01直线运动相互作用Lex Li(时间50 min,满分110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A为兔子跑的图象,B为乌龟跑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兔子和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只相遇过一次B.乌龟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兔子先到达终点D.兔子和乌龟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1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物体A可能不受地面支持力的作用B.物体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物体A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θD.水平地面对A的支持力的大小为Fsinθ16、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O点转至水平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F1和球对斜面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先增大后减小,F2一直减小B.F1先减小后增大,F2一直减小C.F1和F2都一直减小D.F1和F2都一直增大17、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L,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A.L=2mgk B.L<2mgkC.L=mgk D.L>mgk1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A.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间是2 s和6 sB.4 s末甲在乙的后面C.2 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D.甲物体一直向前运动而乙物体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19、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C受向左的摩擦力作用B.B不受摩擦力作用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20、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将同一个重物m,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读数分别是F1、F2、F3、F4,已知θ=30°,则有() A.F1=F3B.F4最大C.F2最大D.F1比其他各读数都小21、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的摩擦力f a≠0,b所受的摩擦力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 a大小不变B.f a方向改变C.f b仍然为零D.f b方向向右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选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选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23、(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 、 B 、 C 、 D 、 E 、F 、G 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 s 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 、 C 、 D 、 E 、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1)计算F v 的公式为F v =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 点对应的时刻为t=0,作出v -t 图象,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 m/s 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4、(14分)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动时加速度为2 m/s 2,加速行驶5 s 后,匀速行驶2 min ,然后刹车,滑行50 m ,正好到达乙站,求: (1)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 (2)汽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25、(18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B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1)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的大小;(2)地面对三棱柱的摩擦力的大小.33、(2015新课标I-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2)(10分)如图所示,已知一固定的竖直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 kg,横截面积为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s2=40.0 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0 cm,气缸外大气压强为p=1.00×105 Pa,温度为T=303 K。
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 K,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i)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ii)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 优化周测卷 01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Lex Li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D 15、C16、B 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因挡板是缓慢移动,所以小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移动过程中,此三力(重力G 、斜面的支持力F N 、挡板的弹力F)组合成一矢量三角形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重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斜面对其支持力方向始终不变),由图可知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断减小,挡板对小球弹力先减小后增大,再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对. 17、A 拉A 之前,A 静止时,mg =kx 1,弹簧的压缩量为x 1,当B 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2,mg =kx 2,所以A 上升的距离为L =x 1+x 2=2mgk ,故A 正确.18、AB 19、ABC20、AC 由平衡条件可知:F 2cosθ=mg ,2F 3cosθ=mg ,F 4=mg ,F 1=mgtanθ,因此可知选项A 、B 、D 错误,正确选项为AC.21、AD 剪断右侧细绳瞬间,b 木块仍受弹簧向左的拉力,故此时f b 不等于零,其方向水平向右,与弹簧拉力方向相反.a 木块在剪断细绳瞬间与剪断前受力情况没有发生变化,故f a 的大小、方向均没有变化.综上所述,选项A 、D 正确.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1)BD (2)B 解析:(1)该实验的关键是等效替代,故选B 、D 23、(9分)(1)Td d v F 1046-=(2)2/005.0425.0s m a ±= 作图略 (3)偏小 24、(14分)解、依题意得:(1)汽车做匀加速阶段的位移为:2211111252522S a t m m ==⨯⨯= 汽车做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为:21125/10/v a t m s m s ==⨯= 汽车做匀速阶段的位移为:222101201200s v t m m ==⨯= 汽车的总位移为:S=S 1+S 2+S 3=25+1200+50 m = 1275 m(2)汽车做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为:222231/2v a m s S ==-汽车做匀减速阶段的时间为:210v t s == 则总时间为:135t t t t s =++=25、(18分)解、依题意得:(1)选取A 和B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 +m)g ,地面支持力N ,墙壁的弹力F 和地面的摩擦力f 的作用,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N -(M +m)g =0① F =f②由①②解得:N =(M +m)g(2)再以B 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 ,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F AB ,墙壁对它的弹力F 的作用,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竖直方向上:F AB cosθ=mg ③ 水平方向上:F AB sinθ=F④由③④解得:F =mgtanθ 所以f =F =mgtanθ.(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33、【物理—选修3-3】(15分)(1)BCD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选项A 错。
根据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可以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各向异性,选项B 对。
同种元素构成的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
选项C 对。
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选项D 对。
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大,选项E 错。
(2)(i )设初始时气体体积为V 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 2,温度为T 2.由题给条件得 121()()22ll V s l s =-+ ①22V s l = ②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p l 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111221()()s p p m g m g s p p -=++- ③ 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