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炭集团掘进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解决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掘进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技术及管理问题,优化掘进工艺,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以下若干管理办法。
第二条制度主要对神东矿区掘锚机使用和组织管理、支护管理、石渣铺设、排矸巷管理、工程煤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第三条制度以安全、高效、节支、科学为原则制定。
本制度适用于神东所属井工矿井运用。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组织体系为了能够有效执行制度中的各项管理规定,加强管理,强化组织,落实责任,特制定掘进组织管理体系:组长:公司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成员:总工办、生产管理部、机电管理部、通风管理部、各矿井主要负责人。
第五条职责组长:组长负责对掘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负责。
成员:公司各业务部门负责掘进管理技术标准、规范、制度的制定,掘进设计方案的审查,现场安全生产指导,现场检查、考核等工作。
各矿矿长全面负责本矿掘进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传达并执行公司关于掘进管理相关文件精神,对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公司分管业务部门汇报。
第三章掘进管理第一节关于加强掘锚机使用和组织管理的意见第六条使用管理原则(一)根据各矿井不同的地质条件,合理配套掘进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掘进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单进水平。
(二)根据设备及巷道布置参数,优化掘进工艺,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能安排单巷掘进的巷道,尽量安排单巷掘进,减少无效进尺,提高掘进效率。
第七条掘进设备配套原则大柳塔矿、榆家梁矿、补连塔矿、上湾矿、哈拉沟矿、锦界矿、乌兰木伦矿、石圪台矿等矿井煤层较稳定、顶帮完整、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用连采机双巷掘进。
连采机适合于煤巷双巷或三巷,且开口抹角较多的巷道掘进;连采机灵活性强,开口方便,施工联巷或硐室占用时间短;连采机爬坡能力强,可以减少过构造带的影响时间。
如掘进单巷原则上使用掘锚机掘进。
第八条保德矿、万利一矿、寸草塔矿、寸草塔二矿、布尔台矿、柳塔矿等矿井顶板较破碎,易冒顶或片帮的巷道,尽可能布置单行掘进,单巷掘进时用掘锚机掘进。
掘锚机掘进循环进度小,能够及时支护,做到短掘快支,有利于复合顶板管理;掘锚机可以同时完成顶锚杆、顶锚索、帮锚杆的永久支护;掘锚机根据巷道要求,有标准型、低采高型及小机型,从而满足不同的巷道尺寸,可以实现巷道一次成型,巷道工程质量易于保证。
第九条对于顶板条件差,不具备大循环掘进的巷道或需要双巷掘进且施工联巷较少的巷道,用掘锚机双巷掘进,配备两套掘锚设备,配备一支队伍进行管理。
利用掘锚机的特点,同时完成两条巷道顶、帮的永久支护。
第十条对于顶板条件较差,需要双巷掘进且施工联巷较多的巷道,用连采机配掘锚机双巷掘进,配备一支队伍进行管理。
掘锚机只负责一条巷道掘进与支护,连采机负责另一条巷道及联巷的掘进与支护工作,减少掘锚机施工联巷的时间,提高掘进效率。
掘锚机机身较长,转弯半径大,开联巷或硐室时,抹角尺寸大,不适合在顶板破碎地段掘进联巷或硐室,且开口抹角用时较长。
第十一条掘锚机配套桥式转载机运输,实现了煤炭的连续运输,生产过程比较稳定,减少了梭车运行对底板的破坏;对于底板条件较差的巷道掘进时必须使用桥式转载机。
但配套桥式转载机运输只能直线前进,局限性较大,不利于开联巷或硐室,延伸一次皮带只能掘进30m左右,皮带延伸比较频繁;适合于底板易软化、路面维护比较困难的单巷掘进时使用。
公司2012年计划购置的8套桥式转载机预计10月底前到位,届时给适合配套条件的掘进队伍配置,分别配给保德矿2套、柳塔矿1套、寸草塔矿1套、布尔台矿4套。
第十二条掘锚机配套梭车运输,使掘锚机掘进更为灵活,可实现掘锚机双巷掘进,开联巷方便,效率较高,延伸一次皮带,双巷总进尺可以达到110m以上;但是梭车运行对底板破坏较大,来回行走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底板较硬、巷道设计长度小于500m的巷道掘进时使用梭车运输,使用梭车时要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和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第十三条各矿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掘进设备,单巷掘进时优先选用掘锚机施工,提高掘锚机的掘进效率,减少无效进尺;双巷掘进时选择连采机或连采机与掘锚机共同施工,尽量采用连采机施工联巷,缩短施工联巷的时间,提高掘进效率。
第十四条各矿井要根据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条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确定循环进度和支护参数,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相关技术参数。
在工作面地质条件变化时,要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各矿技术人员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进一步优化掘进及支护工艺,实现掘支同时作业,顶、帮锚杆、锚索、网片支护一次到位,最大限度减少支护对掘进的影响,提高掘进效率。
正常情况下,月进尺应不低于700m。
第十六条掘锚机司机操作机组时,必须集中精力,必须站在掘锚机右后侧、能看清整台机器的安全地点操作,不得进入运输机摆动范围和梭车运行区域,不得进入空顶区域,不得委托他人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在掘锚机通电之后,严禁司机离开掘锚机,否则必须断开掘锚机上的主电源开关。
第十八条启动掘锚机时,不准有任何人在掘锚机附近逗留,掘锚机司机在摆动运输机、退掘锚机或调整掘锚机时,必须确认掘锚机运行区域内无人员,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掘锚机。
第十九条司机随时注意观察顶、帮情况,倾听掘锚机截割的声音,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并将掘锚机推至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处理。
第二十条掘锚机作业时,由一人负责操作掘锚机掘进、四人负责顶、帮的锚杆、锚索、网片等的支护工作,其余人员在掘锚机作业期间不准靠近掘锚机。
第二十一条各岗位人员情况:(一)生产时:掘锚机司机1名,在掘锚机右侧、支护完好的顶板下使用遥控器操作掘锚机割煤、装煤;锚杆机司机4名,分布于锚杆机操作台两侧对顶板、两帮进行支护,包括备料;生产班掘锚机司机和支护人员不超过5人。
(二)检修时:由包机责任人完成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同时检修班要完成供排水管及胶带延伸、剩余部分的帮网支护、排水设施的完善、材料准备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各矿井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二节关于进一步加强切眼、大断面硐室等支护管理的技术要求第二十三条要求各矿井总工程师在对大断面巷道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本矿井的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条件,严把支护参数设计关口,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过程控制。
做到既能保证安全顺利安装设备,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掘进、支护量。
第二十四条切眼等大断面硐室巷道断面几何尺寸设计,必须根据配套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与使用单位核实设备安装所需断面参数,确定合理的几何尺寸。
最终达到巷道断面尽可能小,相应配套的安装辅助硐室、联巷尽可能不抹角或只抹一个角,且使抹角最小的目的,顶板条件较差的切眼报生产管理部,由生产管理部同生产服务中心商定缩小断面。
第二十五条各种断面巷道支护设计依据必须充分,工程地质资料必须详实,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专项设计。
支护设计前,生产矿井必须与地测部门共同核实煤层赋存情况,根据具体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在施工过程结合顶板情况,及时修改支护参数。
第二十六条对特殊地质条件段,如过断层、应力集中区、冒落带、破碎带、薄基岩区(30米以下)、冲刷、滑面、节理发育等构造段或大断面机电硐室支护,必须根据不同顶板情况及断面跨度,积极采用钢带-锚杆-锚索、锚索-锚杆-网片、钢带(钢梁)-锚网-锚索-支柱支护;当锚索锚固力较小时,还必须辅助架棚、木点柱、木垛、液压单体等联合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第二十七条支护产品选择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格的支护产品和合理的支护参数。
对于切眼、大断面硐室及过薄基岩等特殊段,各矿井必须按顶板岩性设计支护参数。
支护参数必须进行强度校验,以满足支护要求。
如锚索、锚杆间排距布置以及长度选择必须能够起到悬吊作用,承载所掘巷道面积范围内的岩石。
锚索选材应以φ17.8mm 锚索为主,锚固段长度必须保证在1.5m以上,锚索长度根据顶板岩性选择合理的锚索支护长度,根据顶板岩性加长或缩短锚索长度,锚杆应以φ18mm高强度金属锚杆为主,锚固段长度必须保证在0.4m 以上,长度一般不得小于2.1m,破碎顶板要采用螺纹钢锚杆半锚或全长锚固,确保两者锚固在稳定的岩层中,共同起到组合支护作用。
第二十八条各矿井必须严格加强锚索、锚杆等支护管理。
切眼等大断面硐室支护设计及断面参数除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外,施工前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中必须明确锚杆(网)、锚索等支护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布置形式、二次成巷或补充加强支护形式等,《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并批准后,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二十九条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抽查锚杆、锚索等支护质量,且要有自检记录。
对于批量的锚索、锚杆支护,每300套锚索抽查10套;对于零星工程一般按照总量的5%进行抽查,不足5套的检查一套;对于零星重点工程锚索支护,按照总量的10%进行抽查,抽查锚索位置采用支护加强后方可拉锚索。
第三十条建立健全质量验收制度。
锚索、锚杆及其它支护施工队伍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必须完好,压力表数据显示准确;同时各单位必须每班建立详细的施工记录,记录中必须标明施工位置和锚固力,抽查数量等情况。
其中锚杆、锚索锚固力必须量化,不得以合格与否等字样出现。
当发现锚索锚固力低于《措施》要求值时,必须及时上报矿生产办,以便及时改变支护形式。
同时各矿井生产办或质量组也必须建立原始锚索、锚杆检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支护台帐。
第三十一条各矿井必须根据接续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减少切眼、大断面硐室等巷道闲置时间;对于上述特殊顶板,必要时要根据工期和实际情况采用二次成巷的形式掘进。
在进行安装设备时,施工单位要随时与矿井沟通,了解顶板状况,不得随意更改或撤除补强支护,要更改或撤除补强支护必须征得矿井同意,并留有安装通道,否则安装前矿井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切眼等大断面硐室掘进施工时,一次成巷宽度最大不得超过5.4m,一次成巷循环进度以及与二次扩帮成巷的循环进度均不得超过《措施》要求;一次成巷巷道内没有进行锚索等补强支护时,不得开始二次扩巷工艺或其它后续工程。
确因后续工程需要而对补强支护进行变更或拆除时,必须要有可靠的措施替代补强支护方式和措施。
第三十三条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边探边掘”的原则,严格按照正规循环作业,对于切眼、大断面硐室、薄基岩地段,特殊破碎顶板地段,易破碎顶板及各个交岔点,必须及时紧跟工作面施工锚索、锚杆。
各矿井掘进遇到顶板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构造、复合顶板等特殊情况,必须根据现场及时改变支护方式,对联巷布置、断面尺寸、支护方式等进行专项设计,采用加密加长锚杆配钢带加强支护或锚杆、锚索、架棚、木点柱等联合支护方式补强支护。
第三十四条要求各矿井依据本技术管理制度制定由矿长为组长的管理规定,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奖罚措施,加强在设计、施工环节的管理力度,保证巷道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