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德尔松的资料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Jacob Ludwig Felix Medelssohn)1809年二月3 日,相当于(嘉庆己巳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
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Moses),父亲是亚伯拉罕(Abraham)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
母亲利亚(leah)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
姐姐范尼·卡西里(Fanny)(1805—1847)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挚友。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
这是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
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
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是他十次英国之行的第一次。
在苏格兰度假后,以《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他的观感,虽然这两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时才动笔写作的。
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并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
下一个主要停留点是巴黎(1831—1832),在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
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
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
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
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
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
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
他于六个半个月后去世。
终年38岁9个月1天。
在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它指的是那种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品。
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门德尔松使被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
在音乐教育上,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后来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
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的才华得到了玛利·比戈(在巴黎)、路德维希·贝格尔、莫舍莱斯等钢琴老师和策尔特(1817年在柏林教他作曲)的鼓励。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
他创作的《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都是著名的作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