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螺杆泵生产试验标准(0001)
螺杆泵生产试验标准(0001)
图一 试验台简图
1
Q/FSSSD0001-2016
2.1.3 测量用仪器和仪表的选用,应保证该测量参数在测定时极限相对误差不大于(表
一)的规定,且所有测量仪器仪表均应具有检验合格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
表一
测量参数
极限相对误差%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转速
0.5
1.0
压力
1.6
2.5
流量
1.6
2.0
功率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台和测试仪器 2.1.1 试验台的配置方式原则上按(图一)所示。 2.1.2 测量振动和噪音的试验台应满足下列要求:
泵机组下的基础重量应不小于泵重 4 倍; 泵机组和基础要牢固;振动测量点的外界干扰应低于泵振动水平的 1/8; 与泵连接的管道应加固,并用波纹管隔振,允许用固定支架加固管道。
仪表精度不低于下列要求: 型式试验 1.0 级 出厂试验 1.5 级 2.3.3 流量测量 2.3.3.1 流量测量一般选用容积法、重量法或节流装置(流量计)。 2.3.3.2 采用容积法测量时,计量罐应有刻度,计量罐标定的极限相对误差不大于 0.5%。 计量罐的容量应使计量时间不小于 20 秒。 2.3.3.3 采用重量法测量时,衡器的感量应不小于被测重量的 0.5%。 2.3.3.4 测量粘性或挥发性液体时,应采用合适的容积式流量计。 2.3.3.5 测量流量时,应保证计时装置、计量罐液位测定(容积法)液流换向装置(重 量法)同步。 2.3.4 功率测量 2.3.4.1 泵的输入功率指泵的电动机传到输入轴的功率。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看做泵 的输入功率(当有减速装置时,应为减速装置输出轴传递的功率)。 2.3.4.2 泵的输入功率可采用下面任一方法测量: a)天平马达 b)测量员动机的输入功率 c)测功计 2.3.4.3 采用天平马达测量功率时,应同时测量电动机的转速。 2.3.4.4 采用天平马达测量转矩时,应考虑电动机风扇扭矩和轴承摩擦扭矩。这个扭矩 应在电动机无负荷情况下确定,此时可忽略电动机在负荷与空载下转速差。 2.3.4.5 测量电动机输入功率,计算输出功率时,应测出电动机的效率-输入功率曲线。
Pe [1(/ Pe2-Pe1)]2 ([ Pe2 pe2)2 (Pe1 p相对误差 4.3 功率极限相对误差计算如下:
P
2 Pt
2 nt
式中:
Pt ——功率测量的极限相对误差 4.4 效率极限相对误差计算如下:
3.4 泵效率t 百分数按下列计算: t (102 Pet Qt)/ 367 Pt)100% 式中: Pet ——泵测量的全压(MPa)
3.5 当试验转速 Nt 与规定转速 N 不符时,泵的流量 Q,轴功率 P 应按下式换算到规定转 速 N 时的值。
6
Q Qt N / Nt (m3 / h)
3 计算方法
3.1 借助测量仪表直接得到下面参数 转速 Nt(r/min) 流量 Qt(m3/h 或 L/min) 通过密封部分的漏失量 qt(L/h)
5
Q/FSSSD0001-2016
3.2 全压力 Pet(MPa)按下式计算 pet pe2 pe1 9.8 108 (z1 z2)(MPa) 式中: Pe2,pe1——泵出口和进口压力表指示值(MPa) z2,z1——泵出口和进口压力表中心到泵基准面的垂直距离(m) ρ——试验液体密度(kg/m3) 式中:减号(-)用于进口压力高于大气压时
P Pt N / Nt (kw) 3.6 净正吸入压头 NPSH 按下式计算:
NPSH 9.8 104 (Pet Pv)/ Ve12 (/ 2g) (m) 式中:
NPSH——净正吸入压头(m) Pv ——液体在试验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力(MPa) Ve1 ——泵进口处的平均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9.81m/s2) 3.7 吸上真空度按下式计算: Hs 9.8 104 (Pa Pe1)/ (m) 式中: Hs——吸上真空度(m) Pa——大气压力(MPa) 3.8 吸上真空度 Hs 与 NPSH 按下式计算: Hs 9.8 104 (Pa Pv)/ Ve12 / 2g — NPSH (m) Hs允 9.8 104 (Pa Pv)/ Ve12 / 2g — NPSHR(m) 式中: Hs允 ——允许吸上真空度(m) NPSHR——必须的净正吸入压头(m) 3.9 用认频观测法测转速按下式计算: Nt 60 / M [ fc N (/ 2t)] (r / min) 式中: M——电机磁极对数 fc ——电网频率(赫兹)
2
Q/FSSSD0001-2016
2.3.2.3 仪表和测压孔之间的连接管内应全部充满液体(水或介质)。 2.3.2.4 为了降低测压表的脉动,在仪表前允许装调脉动阻尼装置,仪表指针的摆动不 应超过刻度盘的三个最小分度值,取指示值的中间读数作为测量值。 2.3.2.5 压力表量程的选择应使指示平均值为满量程的 1/3~2/3,最大值不超过压力表 的测量范围。 2.3.2.6 压力采用弹簧式压力表、真空表、水银压差计或压力传感指示装置测量。
每种工况下均应测量和记录下列数值: 转速 流量 进口压力 出口压力 功率(扭矩)或电气参数 液体温度、粘度
4
Q/FSSSD0001-2016
2.3.8.2 在性能测试时,进口不允许有汽蚀现象。出口压力依次调节为:尽可能小,继 而 25%、50%、75%、100%、110%额定压力。 2.3.8.3 对附有安全阀的泵,性能测试时应去掉安全阀。 2.3.9 泵的汽蚀性能试验 2.3.9.1 泵的吸入性能试验是确定流量与净正吸入压头(NPSH)的关系,并找出泵必须 的净正吸入压头额定值(NPSHR)。 2.3.9.2 泵的汽蚀性能试验应在额定排出压力下进行,NPSH 由最大值(入口管阀门全开) 开始按 2.3.8.1 测量各值(功率除外),然后逐步降低 NPSH 至汽蚀发生,试验点不少于 8 个。 2.3.9.3 NPSHR 按下列原则确定,当泵流量比正常运转时的流量(不发生汽蚀时的流量) 下降 3%时,对应的 NPSH 即为 NPSHR。 2.3.10 额定工况点性能检查应在额定 NPSHR 和排出压力下进行,流量应符合技术文件规 定,同时校正安全阀的启跳压力,此时注意泵的运转情况。 2.3.11 安全阀一般应在安全阀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和调整,合格后应加铅封,也可附泵一 起试验。 2.3.11.1 逐渐关闭排出管路阀门,提高排除压力,在规定的启跳压力下,安全阀应准确 动作。试验应不少于 3 次。 2.3.11.2 全闭排出管路阀门,检查此时安全阀的排放压力和原动机负荷,均应符合规定。 全闭排出管路阀门条件下的工作时间不大于 10 秒。 2.3.12 在没有特殊说明下,泵的振动和噪声测量按 JB/T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和评 价方法》和 JB/T8098-1999《泵的噪声测量和评价方法》进行。
2.5
3.2
效率
3.2
4.0
时间
1.0
1.6
2.2 试验介质 2.2.1 对于污水泵,可用温度不超过 50℃的水进行试验,对于轻质油泵,可用 0#柴油进 行试验,其它油泵应用温度为 40℃的 N68 机械油进行试验。 2.2.2 对于专用介质(两相的、非均匀的、腐蚀的等)或特殊条件下(0℃以下、很高温 度的等)工作的泵,试验用介质应根据合同或专门规定确定。 2.3 测量方法 2.3.1 转速测量 转速用下列任一方法测定: a)转速表或闪频观测法 b)转速自动计数装置 2.3.2 压力测量 2.3.2.1 压力测量点的位置应在泵进、出口的直管段上。
5.2 出厂试验文件内容 a)试验记录 b)流量标定 c)泵试验结论
5.3 试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a)泵的型号、规定、出厂编号、主要性能参数 b)试验装置及试验条件情况 c)所有测量及计算数据、试验日期及实验者姓名
5.4 所有试验结果的文件均应有试验负责人的签字。
Q/FSSSD0001-2016
9
3.3 泵的轴功率 pt(kw) a) 用天平马达测量时,按下式计算: Pt W L Nt / 974(kw) 式中: L——平衡杠杆臂长(m) W——平衡砝码重(kgf) b) 测量电动机输入功率时按下式计算: Pt Cw(A B C)/1000 mot(kw) 式中: Cw——瓦特表常数 A 、B 、C ——A、B、C 瓦特表读数 mot ——电动机效率
Q/FSSSD0001-2016 7
N——轴上标记的视在“转速”(逆向转速) t——整数 N 的时间(秒)
Q/FSSSD0001-2016
4 测量误差的计算
4.1 流量极限相对误差计算如下:
Q
2 Qt
2 nt
式中:
Qt ——流量测量的相对极限误差
nt ——转速测量的相对极限误差 4.2 压力极限相对误差计算如下:
螺杆泵生产试验标准
Q/FSSSD0001-2016
本标准适用于螺杆泵的工厂试验。
1 试验项目和检验项目 1.1 试验项目 1.1.1 型式试验:有泵排量、总压力、轴功率、安全阀工作状态、汽蚀、振动、噪音。 1.1.2 出厂试验:有泵排量、总压力、电机电流、安全阀启跳压力。 1.1.3 特殊试验:按技术文件要求。 1.2 检验项目 1.2.1 检验项目:有泵排量、总压力、轴功率、安全阀工作状态、汽蚀、振动、噪音。
测量点离泵的距离不应大于排出(或吸入)管径的 6 倍或在技术文件规定的地方。离 排出(或吸入)管路阀门的距离应大于排出(或吸入)管径的 6 倍,且不应小于 300mm。 在有空气室的场合,允许在空气室上测量压力。 2.3.2.2 测压孔的直径为 26mm,测压孔应与管内壁垂直。测压孔的长度应大于 2 倍孔径。
3
Q/FSSSD0001-2016
2.3.4.6 测量电气参数的仪表精度,在型式试验时不低于 0.5 级,出厂试验时不低于 1.0 级。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在电压达 500V 时,精度不低于 0.2 级;电压超过 500V 时, 不低于 1.0 级。 2.3.5 温度测量 2.3.5.1 液体的温度应在输送管道或罐内测量。 2.3.5.2 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的测量部分应直接浸入液体中或放入薄壁金属圆筒中,液 体从筒外流过,筒内用甘油或矿物油充满。当液体温度超过 150℃时,筒内用铜屑充满。 2.3.5.3 测量液体温度的温度计刻度值不大于 2℃。 2.3.5.4 测量泵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误差不大于 5℃。 2.3.6 通过泵密封部分的外漏失量,应在泵的设计工况下测量五分钟(不小于)。漏失量 的测量极限误差不大于 2%。 2.3.7 泵的试运转 2.3.7.1 泵的试运转在泵的正式实验前进行。 2.3.7.2 泵的试运转主要为检查装配质量,并对新泵进行跑合。 2.3.7.3 泵的试运转主要检查泵的声响、噪音、振动、润滑、温升、泄漏和所有保护装 置的可靠性。 2.3.7.4 泵的试运转应在不超过额定排出压力 10%的条件下开始,然后逐步升至额定排出 压力。按泵额定出口压力的高低,每一级升高压力不大于 0.3~0.5MPa,每一级持续时间 不小于 25 分钟。 2.3.8 泵的性能试验 2.3.8.1 泵的性能试验用于确定泵的流量、功率、效率、压力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