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设备技术规范书目录附件1技术规范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工程部分水处理设备抓斗、浮油回收机、全自动高速过滤器、工业组合逆流冷却塔、化学除油絮凝沉淀器、全自动陶瓷微孔过滤器、逆流冷却塔、加药装置、污泥螺杆泵、板框压滤机,它提出了该系统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招标人在本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
投标人必须提供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提供的设备应该是技术先进的,经过运行实践考验的,并保证在安全、经济条件下运行。
1.3投标文件与本招标文件如有偏差,无论偏差多少,都必须按本招标文件的附件10“差异表”的要求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否则招标人将认为投标人完全接受和同意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技术规范书对设备、材料等未能详尽阐述,需方保留为完善系统应具有的最终解释权。
1.6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投标人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人确认。
1.7供方产品应具备在相应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3~5套有成功运行三年以上,已证明安全可靠的资历,试验性产品绝不接受。
如有分包商,分包商资格应由买方书面认可,不允许分包商再分包。
1.8本技术规范书经招、投标人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工程概况及自然条件2.1、厂址简况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是X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主要向XXXXXXX循环供水。
2.2、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是由XXXXXXXXXXXXXXXXXX厂,热电厂厂址位于XXXXXXXXXX,主要为主要向XXXXXXX循环供水。
工程规划规模为XXXXXXX。
3设计和运行条件3.1规范和标准设备的制造应符合下列(但不限于并不低于下列)规范的要求。
1)工作原理闭合:当抓斗需要闭合抓货时,只需将张开的抓斗放置到物料上,然后继续放下起重机吊钩,直至抓斗滑移座完全放到抓斗下承梁上,然后起升起重机吊钩,滑移座带动下承梁一起上升,抓斗闭合。
打开:当抓斗需要打开卸货时,需将装满货物的抓斗放稳到地面或物料上,然后起升起重机吊钩,滑移座随吊钩起升,此时抓斗下承梁和滑移座已经自动脱开,抓斗打开卸货。
2)使用要求及优缺点优点:(1)起重机不需要配备任何额外设备,直接将抓斗挂到起重机吊钩上即可工作;(2)抓斗结构简单,靠一套简单的机械开闭机构开闭抓斗,维修方便故障率低;(3)抓斗打开及闭合时都必须放到地上以后再提起,所以对起重机及抓斗本身几乎没有冲击,使用寿命长。
不足:由于打开和闭合都必须在地面或物料上放稳以后才能进行,所以效率稍低,并且不适合把物料装进卡车或料斗里。
(二)浮油回收机1)简介FUJ系列浮油吸收机是在漩涡式集油筒浮油吸收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浮油吸收机。
该机吸油效果更佳、运行可靠、操作方便、结构合理、技术性能好、节能省电,是理想的油水分离设置。
投入使用后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浮油吸收机适用于回收漂浮在水面上多种成分的浮油,如机油、润滑油、煤油、柴油、植物油及其他比重小于水的液体。
在机械、铁路、石油、化工、冶金、轻工、食品等部门具体应用在:含油废水隔油蓄水池中;冷却液的循环蓄水池中;含油废水深度净化前的予处理调解池中;气浮分离池前的浮油收集;不同比重的两种液体的分离。
2)该机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浮油吸收机和集油器相比,该机的主要特点有:结构合理、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增加了地面上二次分离装置,提高了回收油质纯度;调解浮筒的吃水深度,无论隔油池表面上油层厚薄本机均可收回;集油筒采油时油层无扰动,采油效果更佳,水分含量低;集邮筒上端设有滤网,可避免悬浮物堵塞,设备运行可靠;可根据用户废水中含油量的多少量身订做,表中参数仅做为参考。
(三)全自动高速过滤器1)产品用途用途广泛,工民皆宜未净化的水也可以转换成清澈的高质量水,杂质过滤程度可达到2微米。
该设备适用于工业冷却循环水,食品加工业用水,地下水及地表水处理。
以城市自来水作为水源的城市小区分质供水。
同时也适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及医疗用纯净水的预处理。
工业生产水的再循环、工业废水处理、水产业、游泳池及水上乐园等行业。
2)产品特点全自动操作,省时省力性能可靠,经久耐用,过滤器罐体材料为碳钢,标准标准椭圆形封头,工作压力为50psi(3.52kgf/cm2),安全系数为4:1,过滤罐的支撑脚能够承受地面四周的震动。
过滤罐的部件都以坚韧的金属制造,过滤罐内部及表面都包有一层特别防腐及抗化学腐蚀的保护层。
过滤系统是全自动运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需用人工操作。
该系统由一个微型处理器控制,过滤器的反冲洗可根据现场系统的设定进、出压差或反冲洗周期自动进行反冲洗,也可由人工控制,任由选择。
系统还设有保护设备,能够有效的保护其他部件不因异常运作而产生故障。
安装容易,节省空间过滤系统由标准罐体组成,罐体为卧式和立式两种。
标准罐的直径均为。
由于过滤系统各配件均在工厂内加工完毕,现场组装,故不需大型安装设备,安装简单,安装费用低,并可以容易翻新或替换旧的过滤器。
与普通的过滤器系统相比,设计完善的系统能节省至少50%的空间。
(四)工业组合逆流冷却塔1)概述GNLF型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由上塔体(风筒)、中塔体(围护板)、进风百叶窗、结构钢件、风机、电机、减速器、配水系统、收水器等部件组成。
塔体玻璃钢部分由上塔体(风筒)、中塔体(围护墙板)、进风百叶窗、等部件组成。
玻璃钢原材料均采用国优名牌产品,质量可靠,表面胶衣保护层添加抗老化剂,表面采用镜面技术制作,产品光滑,明亮,色泽鲜艳、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2)技术特点★特点1:高效节能——控制风机叶片叶尖到风筒内壁的间隙符合规范要求,有效地利用叶片的高效段,该风筒消除了气流与风筒内壁的分离现象,有效地防止了涡流现象。
以最佳气流流场公式-维氏方程设计的风筒收缩段使风筒中心负压区面积缩减到最小,以气体流场均化理论设计的动压回收段使出风口风速分布趋于均化。
该风筒动能回收值>30%,可提高风量9%。
★特点2:低阻力——风筒内壁采用模压工艺,表面具有极高的光洁度,使气流与风筒内壁的磨擦系数降至最低。
★特点3:美观——风筒外表采用含光稳定剂的进口光滑胶衣树脂层,使风筒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抗紫外线性能,制品表面色泽鲜艳均匀,长久使用不褪色,不龟裂。
★特点4:高强度的加强型设计——采用梯形大端面空腹加强筋,风机工作段和风筒上口均设环向加强筋,筒壁采用等强度设计,抗风载荷>80Kg。
★特点5:长寿命设计——采用优质的原材料和进口胶衣树脂保护层,加强型设计,风筒连接和紧固件采用不锈钢材质,使风筒适合全天候室外工作条件。
正常情况下风筒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
(五)化学除油絮凝沉淀器1)概述化学除油器除油法是以投加化学药剂,经混合反应使水中的油类、氧化铁皮、悬浮物等,通过凝聚、絮凝作用沉降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当进水含油在45mg/LSS含量200mg/L左右时,其出水含油在10mg/L以下,SS含量在20mg/L以下。
投加的药剂共两种,分开投加,第一种属电解质类药剂,投入第一混合室—管道混合器;第二种是特制的高分子油絮凝剂,投入第二次混合室(导流筒),先投第一种药剂,后投第二种药剂,且投加次序不能颠倒。
两种药剂均为无毒无害药剂。
经投药并能过第一、第二混合室混合后的污水进入斜管沉淀区后,水中油类(浮油及乳化油)与悬浮物经药剂的凝聚、絮凝作用,形成大颗粒絮团沉降在下部排泥斗中,上部清水经溢流堰,出水管排出。
下部污泥可定期排出,一般4小时排一次,每次2-3分钟。
排出的污泥可排至旋流池(或一次铁皮沉淀池)渣坑和粗粒铁皮一并运出,也可单独压滤后回收利用。
钢铁企业轧钢、连铸车间排出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可采用与老流程比节省了二沉池及过滤器两大块,且设备运行可靠,使用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小。
浊环水系统呈良性循环状态,为企业高产优质提出供了可靠的保证。
2)主要特点由于化学除油器处理水量较大,为避免多台运行时投加药量不均匀,本除油器采用共用导流筒,经加药废水分流到4个沉淀仓内。
化学除油器设备除污装置集反应、沉淀、排泥于一体,全部采用电动控制,操作简便,并无二次污染。
本装置搅拌机采用浆式浆叶,电机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使用方便,经久耐用,混合均匀。
电器系统采用手动、自动控制,性能更稳定可靠,并留有输出端子,用于将设备油絮凝剂是一种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能力强,除油及悬浮物效率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运行费用低(0.027元/吨污水)、无毒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阻垢,缓蚀作用。
本装置采用优质φ60PP六角蜂窝填料,厚度≥0.5mm,大大提高了沉降面积,斜管区上升流速<2.7mm/s,使得出水悬浮物能自然沉降于斜管通道表面,然后积聚成一定重量滑落于污泥斗内。
本化学除油器设备依据浅池沉淀原理,能过单层斜管(H=1000mm)技术,大大提高了沉降面积,使得表面负荷最高可达9.8m3/m2.h,因此本设备处理水量大而占地面积小。
排泥采用底部管道排泥系统,采用电动蝶阀定时开启,将污泥排出,排泥时间一般为4小时一次,每次排泥约2~3分钟。
(六)全自动陶瓷微孔过滤器1概述微孔陶瓷是一种以耐火原料为骨料,配以结合剂等经过高温烧结而制成的陶瓷过何与卖方的质量保证文件不符合操作而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卖方必须及时修正按质量保证程序进行生产。
5.1.4性能验收试验5.1.4.1性能验收试验的目的为了检验合同设备的所有性能是否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5.1.4.2性能验收试验的地点由合同确定,一般为需方现场。
5.1.4.3性能试验的具体时间由供方与需方共同确定。
5.1.4.4性能验收试验由需方主持,供方参加。
试验大纲由供方提供,与需方讨论后确定。
如试验在现场进行,供方按本技术规范书要求进行配合;如试验在工厂进行,试验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等由供方提供。
5.1.4.5性能验收试验所需测点、一次元件和就地仪表等,应由供方提供,需方配合。
5.1.4.6性能验收试验所有费用已包括在合同总价之中。
5.1.4.7性能验收试验的时间为168h。
5.1.4.8性能验收试验内容,但不限于此。
a)设备制造所需的材料必须经过检测,以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设计和制造标准。
b)所有容器和法兰接口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水压试验。
c)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经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均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