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论文题目:海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模式问题研究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年级:2013级专业:工商管理姓名:张诗煜张权孙振南高忠月王雪婷****:***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多元化经营模式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
多元化经营模式是目前企业常见的战略选择。
针对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并以海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对海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海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模式存在的财务风险、环境风险、营销渠道风险、人力资源问题、影响品牌声誉、选择盲目性问题。
总结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普遍原因,并对企业如何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海尔公司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过去那种坚持一个行业,为客户提供单一的产品与服务的业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中,多元化的业务增长模式已成为全球大型企业必然的选择。
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是由著名的“产品 - 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在20世纪中叶提出的。
自1960年以来,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作为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为许多国际大公司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全美最大的500家跨国企业从事多元化经营的约占90%,而日本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约占74.7%。
理论和实证研究多元化经营模式正在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
论文写作目的就是研究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开展多元化经营模式,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以海尔集团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发展为例,分析我国很多企业多元化发展失败的原因,并为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国内企业成功应用多元化经营模式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框架,使企业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认清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了解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条件和基础,从而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多元化战略又分为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两类。
相关多元化包括一体化战略与同心多元化战略。
非相关多元化主要是指集团或整体多元化,即在企业中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但这些新增加的产品或事业部与企业原有产品或事业不存在关联关系。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具备一定规模时持续发展必然面临的现实选择。
一理论基础(一)多元化经营战略1.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中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2.横向多元化横向多元化,也称水平多元化,即企业利用现有市场向水平方向扩展生产经营领域,进行产品、市场复合开发。
3.纵向多元化纵向多元化,即企业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或产品的上游或下游产业,这实际上是纵向一体化。
4同心多元化同心多元化。
也称同轴多元化,指企业利用现有技术、特长经验及资源等,以同一圆心扩展业务。
同心多元化又分为市场相关型、技术相关型、市场与技术相关型。
5.混合多元化混合多元化,也称非相关多元化,即企业进入与现有经营领域不相关的新领域,在与现有技术、市场、产品无关的领域中寻找成长机会。
【1】李春波.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121-123(二)宏观营销环境宏观营销环境指会对企业营销活动造成市场机会或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
(三)微观营销环境微观营销环境指那些与企业有双向运作关系的个体、集团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可以对其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2】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69-74二.海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海尔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海尔公司的发展历程表明,海尔公司能够多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很大程度归功于海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模式不仅提高了海尔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也为海尔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发基础/(一)海尔公司简介海尔集团于1984年创立于山东青岛,前身是青岛电冰箱生产总厂,后通过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工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专业从事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
20世纪90年代,海尔集团受益于其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在国内白色家电领域占据领军地位,并逐步开展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历程。
通过25年的持续稳定发展,至今海尔集团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0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
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海尔致力于成为全球消费者喜爱的本土品牌,多年来一直践行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的海外市场战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目前,海尔在全球有5大研发中心、21个工业园、66个贸易公司,用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201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2007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持续创新!(二) 海尔集团多元化经营发展历程海尔集团一直以来是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总结其多元化经营模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海尔集团多元化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1年期间的品牌发展战略,连续七年的时间里,海尔集团一直坚持专业化的经营策略,在电冰箱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知名度,这是海尔集团品牌延伸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相关产业战略期,海尔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开始从单一产品扩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领域,七年来坚持进行纵向一体化,重要家电产品线已实现垂直整合;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至今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阶段,企业开始横向整合,依托家电领域的优势向数码、家居,医药等领域发展。
目前,海尔集团已经形成了共计96大门类,超过151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成功实现从产品领域的多元化,向产业经营格局的多元化迈进。
企业要根据自身能力控制多元化的节奏,量力而行、步步为营地发展。
海尔在进行多元化战略之初,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海尔集团很好的控制了企业多元化的节奏,以产品质量带动管理,以服务促进销售,在不断稳固自身优势产业的基础之上步步为营,使企业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推行多元化战略。
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表明,海尔集团能够多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很大程度归功于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多元化战略不仅提高了海尔集团的整体竞争力,也为海尔集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海尔集团多元化模式的特点(1)延伸产品的选择。
第一,以专业化品牌优势作为多元化发展的基础,早期以冰箱产品品牌优势作为企业多元化延伸的基础;第二,多元化首先从相关行业入手,实行纵向整合,海尔集团早期从冰箱生产开始到家电领域,延伸领域与原行业领域在技术、销售、产品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然后向非相关领域扩展,如数码、医药、家居等领域;第三,科学预测和延伸,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延伸产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努力在所属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第四,从纵向整合向横向整合发展,从专业化向多元化发展,采取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相结合的竞争策略。
海尔集团在多数多元化延伸行业的市场上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并成为部分行业的实际领导者。
(2)根据行业相关程度进入新行业。
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成功率与行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
即相关程度低,成功率低;相关程度高,成功率高。
多元化行业选择的顺序不仅关系主营业务市场地位,更关系到企业整体品牌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的产生,对后续多远化延伸效果影响巨大。
海尔集团采取了十分理性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延伸顺序,对延伸行业顺序的选择非常慎重。
其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正是根据行业相关程度,从高相关,到中相关,再到低相关的顺序发展的。
海尔首先选择了与现有产品关联性较强的产品作为延伸的对象。
随着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和销售实力、不断扩大产品的覆盖范围,从而使后续产品的延伸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3)针对行业特点采取相应进入方式。
新业务领域的进入方式一般有三种;首先内部发展。
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源投入到新的业务领域;其次外部并购。
通过对其他公司的兼并重组进人新行业;最后控股为主的战略同盟。
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其他形式的资金合作与其它企业结成战略同盟,从而进入新行业。
海尔集团在多元化延伸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这三种行业进入方式。
多元化战略是一项风险与利益并存的战略,海尔集团虽然是我国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典型,但不可否认海尔的多元化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海尔集团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变化不断调整适应。
为保证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海尔集团的管理团队不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也必须有开阔的眼界和客观的全局意识。
公司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经营特点、竞争环境、资源禀赋和能力要求,其产业经验也截然不同。
只有完整的人才团队才能保证海尔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不会偏离方向。
三.海尔公司多元化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一)多元化带来的财务风险1、筹资风险企业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降低经营风险,但多元化发展势必要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其相应的项目,从而资金的持续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就需要企业通过筹资来提供资金,这样就会加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加大财务风险。
尤其是在多元化程度过大的时候,企业的资金供求就会失去平衡。
并且,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无论是从融资效率,还是从融资时间、额度来考虑,通过资本市场程序化的权益性融资都无法高效、及时的满足集团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金需求。
如果集团企业另辟蹊径,通过非程序化的方法进行权益融资又有着相当高的法律风险。
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导致收益减少,就会致使企业的利润小于筹资利息,使企业亏损,从而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造成更严重的负债,最终使企业多元化失败。
2、投资风险为了实施多元化战略,企业会筹集较多可供投资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