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海尔多元化经营成功案例分析描述
海尔多元化经营成功案例分析描述
1995年海尔进入的洗衣机行业与以前的制 冷家电行业存在较高的相关性:①技术方面有 中度的相关,但洗衣机生产技术低于制冷家电, 因此,技术协同作用较明显;②市场方面,品 牌、销售网络等资源可以完全共享,是高度相 关的。 1997年海尔进入的彩色等黑色家电行业与 以前经营的白色家电行业存在中度的相关性: ①技术方面;白色家电的关键技术是设计,根 据不同地域市场要求设计出适应的产品,而黑 色家电大多是以电子技术为核心,两者之间技 术相关性是低度的;②市场方面,品牌及销售 资源是高度相关的。
(2)制冷家电——电冰箱、电冰柜、空调 1991年12月20日,以青岛电冰箱总厂为 核心,合并青岛电冰柜总厂、空调器厂组建 海尔集团公司,经营行业从电冰箱扩展到电 冰柜、空调器。到1995年7月前,海尔集团 主要生产上述制冷家电产品,即海尔集团用 了3年的时间进入电冰柜、空调行业。并成 功地经营成为中国的名牌产品。1994年海尔 集团销售收入25.6亿元,利润2亿元,分居 全国轻工行业第二和第十二名。
二、发展战略
•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 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 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 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 信誉度与美誉度。 •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 ) 特征: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海尔品牌在世界 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有很多类 似,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 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 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4)进入某行业后,通过扩大产销规模,努 力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前三名。 电冰箱是海尔集团的本业,至今仍然是 海尔集团最大的行业,1997年电冰箱占总销 售收人的40%。1992年后海尔开始多元化经 营,但一直坚持扩大电冰箱行业的产销规模, (1984——1997年冰箱产量平均增长速度为 131%),除自身在海尔工业园扩大生产规 模外,还在1997年底与贵州航天集团合资组 建“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电冰箱。 在国外, 1996年海尔集团还在印尼、菲律 宾建合资工厂,在当地生产并销售电冰箱等 产品。
五、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产生多元化发展战略“陷阱”。具体表现为: 第一,资源配置过于分散(多元化风险)。多元 化战略必定导致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于每一个发展 的产业领域,从而使每一个意欲发展的领域都难以得 到充足的资源支持,借给在与相应的一元化经营的竞 争对手竞争时失去优势。所以,多元化战略可能会导 致不仅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还会“东方西方都 不亮”,加大企业的风险。 第二,产业选择误导(扩张的风险)。采用多元 化发展战略的企业往往是受到该领域预期投资收益率 的诱惑,但产业选择还要看该企业本身的前景,及本 企业能否在这一领域中形成自己的核心专长,如果无 法同时具备以上条件,那么很有可能会选错进入的产 业,其结果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4)全部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 1997年9月,海尔与杭州西湖电子集团 合资组建杭州海尔电器,生产彩电、VCD等 产品,正式进入黑色家电领域。到此,海 尔集团几乎涉足了全部的家电行业,成为 中国家电行业产品范围最广、销售收入超 过100亿元的企业,与此同时,海尔集团还 控股青岛第三制药厂,进入医药行业;向 市场推出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产品,进 入家居设备行业。
海尔集团多元化经营成功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的简介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 多元化发展的历程 多元化的特点 —青岛电冰箱 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生产设备的技术,从事 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到1997年海尔集团销售 收入108亿元,利润4.3亿元,主要产品有电冰 箱、电冰柜、空调器、洗衣机、微波炉、彩电、 小家电、整体厨房和卫生间等27个门类,7000 余个规格品种。在海尔集团成长历程中,多元 化是其重要的成长方式,而且海尔的多元化经 营堪称中国企业的成功典范。
(5)进军知识产业 1998年1月,海尔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同投 资组建“海尔科化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 司”,从事塑料技术和新产品开发;4月25日, 海尔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研究院合资成 立“海尔广科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 事数字技术开发和应用;6月20日,海尔与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C-MOLD公司合资组建 “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从事 CAS/CAM/CAE软件开发。这表明,海尔集团开 始进入知识产来,而且上述知识产业的产品 都是海尔集团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两者形成 一体化关系。
冰柜、空调是海尔集团多元化初期进人的行业, 为扩大产销规模,1995年12月海尔集团首次跨地 区经营,收购武汉蓝波希岛公司60%的股份,生 产冰柜和空调产品。此外,海尔还与日本三菱重 工合资在青岛生产空调,产品全部出口。1997年 海尔空调在中国产销量与格力、春兰并列第一。 洗衣机是海尔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当海尔集 团将红星电器改组并经营上轨道后不久,1997年3 月海尔与广东爱德集团合资组建顺德海尔电器有 限公司,海尔以借款方式持股60%,主要生产洗 衣机产品。此外,海尔集团还于1996年在马来西 亚合资建厂,在当地生产并销售洗衣机。
海尔在制冷家电行业经营三年半后即1995年7月 才大规模进入洗衣机行业。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海 尔集团把原来的电冰箱行业建立起来的企业能力扩展 到整个制冷家电行业,并有较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 海尔进人洗衣机、热水器、小家电、微波炉、洗碗机 等行业,其经营领域覆盖几乎全部的白色家电产品。 海尔在上述白色家电行业经营两年后即1997年9月 进人黑色家电行业,生产彩电、VCD、传真机、电话 等产品。同时,海尔还向市场推出整体厨房、卫生间 产品,进入家居设备行业。1997年是海尔进人新行业 数最多的一年,除彩电、VCD、家居设备外,还进入 生物医药行业。这个快节奏基于海尔集团1984年—— 1996年13年所形成的企业能力。
四、海尔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1)根据企业能力控制多元化的节奏 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能力与多元化 的节奏相配合,即一般时,节奏就慢一些, 能力较高时,节奏就快一点;二是随着企 业能力的提高,多元化的节奏也逐步加快。 海尔坚持了7年的专业化经营,在管理、 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较具优势的 企业能力。以这些能力为基础,海尔集团 从1992年开始进入冰柜和空调行业,实施 多元化经营。
1997年海尔进入的家居设备行业与家电行 业存在中度的相关性:①技术方面除利用家电 技术外,还需要一些其他技术,因此是低度相 关的;②市场方面可利用家电的销售服务网络, 再增加安装服务,因此是高度相关的。 1997年海尔进入的医药行业与家电行业在 技术和市场方面均是无相关的。这也许是海尔 集团未来进军生物工程领域的战略准备行为。
1998年上半年,海尔大举进人知识产业, 主要从事海尔集团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开发,这是一种纵向一体化发展,将有力地 提升海尔集团的总体技术能力。 由此可见,海尔进入新行业的节奏是稳 健的,基本上是量力而行、步步为营地发展, 其核心基础是海尔不断提高的企业管理、品 牌及销售服务能力。
(2)根据行业相关程度进入新行业 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与老新行业之间的 相关程度呈正相关,即相关程度高,成功率 高,相关程度低,其成功率低。海尔集团的 多元化正是根据行业相关程度,从高相关, 到中相关,再到低相关发展。 1992年海尔进人的冰柜和空调行业与 1992年以前经营的电冰箱行业存在高度的相 关性:①技术方面的核心技术是同一的,即 制冷技术,其它生产工艺技术亦是高度相关; ②市场方面的销售渠道和用户类型是同一的, 只是空调产品需提供安装服务,商用冰柜的 用户稍有不同。
较为合适;海尔采取外部并购方式进入 的新行业主要有:空调、冰柜、洗衣机、 微波炉等,这方面有一定的行政因素起作 用,但由于海尔自身拥有较高的管理能力、 品牌价值和良好的销售服务网络,并购后 的企业经营也获得成功;海尔采取合资方 式进入的新行业主要有:小家电、彩电、 知识产业等,这种方式利用了合资方的经 营资源优势,缩小了进入新行业的经营资 源差距。
彩色电视机是海尔集团较晚进入的一个新 行业。海尔以合资方式进入这个行业,利用 杭州西湖电子集团的生产线迅速地向市场推 出“探路者”电视机,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一 度高达35%。在其后4个月,海尔集团整体 收购合肥黄山电子集团,进一步扩大海尔彩 电的生产规模。 1997年海尔集团有四大门类产品位居全国 同行业的前三名:电冰箱市场份额为30.28 %,冰柜为42.10%,空调为24.11%,洗衣 机为27.68%。这是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00家 大中型商场主要家电品牌销售状况调查统计 的结果。
(3)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进入方式 进入新行业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内部发 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资源进入新行业;二是 外部并购,通过合并收购其它企业进人新行业;三是 以合资合作为主的战略联盟,通过与其它企业建立合 资合作等形式的战略联盟进入新行业。这三种方式各 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条件,各有不同的优点和不足, 对经营资源差距的缩小各有不同的作用。 海尔集团进入新行业的方式是综合运用的,即根 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式。例如,海尔 采取内部发展方式进入的新行业主要是家居设备行业。 因为这个行业技术是综合性的,海尔集团在其组成技 术上均有相当的积累,而且销售资源可以共享,所以 内部发展
(3)白色家电——制冷家电、洗衣机、微波 沪、热水器等 1995年7月,海尔集团收购名列全国三大 洗衣机厂的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 规模地进入洗衣机行业。其后通过内部发展 生产微波炉、热水器等产品。1997年8月,海 尔与莱阳家电总厂合资组建莱阳海尔电器有 限公司,进入小家电行业,生产电熨斗等产 品。到此,海尔集团的经营领域扩展到全部 白色家电行业,其时间是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