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第二版)课件:第一章 财政概述

2016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第二版)课件: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新闻回放
2008年12月01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日前联合 发布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07 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 加)765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08%,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 1076.35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76%,高于中央财政 经常性收入约28%的增长幅度。 《中国教育报》 2008年12月01日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一)财政的概念
概念 所谓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 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由于财 政与政府的活动密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相关链接】印花税起源趣事
公元1624年,荷兰政府发生经济危机,财政困难。当时执掌政权的统治者摩里 斯(Maurs)为了解决财政上的需要,拟提出要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解决支出的困难, 但又怕人民反对,便要求政府的大臣们出谋献策。众大臣议来议去,就是想不出两 全其美的妙法来。于是,荷兰的统治阶级就采用公开招标办法,以重赏来寻求新税 设计方案,谋求敛财之妙策。印花税,就是从千万个应征者设计的方案中精选出来 的“杰作”。可见,印花税的产生较之其他税种,更具有传奇色彩。 印花税的设计者可谓独具匠心。他观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契约、借贷凭 证之类的单据很多,连绵不断,所以,一旦征税,税源将很大;而且,人们还有一 个心理,认为凭证单据上由政府盖个印,就成为合法凭证,在诉讼时可以有法律保 障,因而对交纳印花税也乐于接受。正是这样,印花税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誉为税 负轻微、税源畅旺、手续简便、成本低廉的“良税”。英国的哥尔柏(Kolebe)说过: “税收这种技术,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印花税就是具有“听最少 鹅叫”的税种。 从1624年世界上第一次在荷兰出现印花税后,由于印花税“取微用宏”,简便 易行,欧美各国竟相效法。丹麦在1660年、法国在1665年、美国在1671年、奥地利 在1686年、英国在1694年先后开征了印花税。它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世界上普 遍采用的一个税种,在国际上盛行。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一)财政现象
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港口、道路、桥梁 建设;矿山、铁路及农业基本建设;维持军队、警察、国家机关、学校、 科研单位、医院和文化团体等的生存和发展;城镇居民还享受了由财政 支付的各种补贴优惠,以及低收入家庭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实施下岗人 员再就业工程、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等。 为了维持国家每年的庞大开支,政府就要积极努力组织财政收入, 最主要的一项就是依法向企业、单位和居民征税,其次就是通过向企业、 单位、居民发行公债、国库券等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各种形式来组织财政 收入,就连办理户口登记、结婚登记、出国护照等交纳的费用,也要归 入国库。 从以上财政现象可以看出,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国家的收支活动 密切相关。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财政分配的主体,一般认为是国家或政府。因为,财 政分配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是由国家来组织的,国家 的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这使得财政分配与以企业、组织、 团体和个人为主体的分配相区别。这是财政区别于其他分 配范畴的基本特征。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二)财政问题
人们还可以从不同渠道和不同角度接触到一系列财政问题: 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 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多大才是适度的,两个比重的变化会对国家建 设和居民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提高或降低这两个比重。 2.企业的税收负担确定在什么水平上,才能既保证政府各项支出需 要,又不致使企业丧失应有的活力。如何解决“公平税负,合理负担” 问题。如何加快税制建设,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收体系。 3.如何合理安排各项财政支出比例。国家耗费巨额投资兴建大型基 本建设工程,对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发挥什么作用,它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如何,能使人民带来多大实惠。如何合理确定政府机构的设置、 职数与相应的行政管理费用,以促进政府机构的顺利改革。
财政是个分配范畴。财政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 解。一方面指财政作为一种分配范围区别于其他相关分配 范畴的形式特征,即是说不同社会的财政具有某些共性, 又称财政一般特征;另一方面指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在 不同社会形态下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根本区别,即是说资 本主义及前资本主义财政属于体现剥削关系类型的财政, 而社会主义财政具有其本身固有的本质特征。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二)财政问题
4.为筹集国家建设资金或为弥补财政赤字,政府连续多年向居民和 企业发行国债,同时向国外借款,逐年积累的债务到期要还本付息,甚 至可能在某些年份形成还债高峰,在国债问题上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 5.我国目前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加强财政管 理,增收节支,并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匹配,实现国民经济的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 6.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解决财政补贴和财政赤字问题, 更好地使财政为经济建设服务。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 它既不是社会产品的全部,也不是剩余产品的全部,只是 其中的一部分。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一起构成来看, C+V+M 构成社会产品的价值。 C 是补偿价值, V 是用于 劳动力再生产的部分, M 是剩余价值。从我国实际情况来 看, M 是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财政收入有一部分来自于 C 和 V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