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习题)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习题)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

理解: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

运用:根据所学知识,拟定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深化学生对消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3)使学生逐步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的消费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二、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难点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放映漫画)问题探究:图中反应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学生活动:分析漫画,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外部的因素常常影响到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使得消费带有复杂性。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幅漫画。

漫画中,我们看到图中的那个人用的腰带、穿的皮鞋、身上的西装可都不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穿的起,买得起的,而同样的,我们也用腰带,也穿鞋子、衣服,我们的消费与他的有什么不同呢?有没有像他那样铺张浪费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讲授新课一、消费心理面面观问题情境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0的两个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1: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你怎样评价他们的消费心理?2、你认为如何对待这类事情?教师总结: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往往不由自主地随大流效仿他人。

问题探究2:1、是什么心理驱使小林购买这套衣服?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消费行为?教师总结: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往往只求展示个性,有时借助消费活动体现其与众不同的个性,我们应该这样看待:这种心理引发的消费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的同时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问题情境3(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问题探究:这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消费?教师总结:这是一种攀比的消费心理,这种消费心理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炫耀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拓展探究:通过上面的探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心理呢?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四种消费心理进行归纳、总结.(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材料一、根据一所农村中学住校生活情况的调查得知,学生在学校的消费月平均支出,有的多达700多元,仅是买零食就能花上300多元,而有的同学包括吃饭在内的全部花销也仅仅是一百多块,对比的悬殊,不禁让我们思考,作为消费者的中学生们,消费的“度”,应该如何把握才是合理。

材料二、设计首富比尔.盖茨,按照他的富裕程度,在消费上可以随心所欲,但他花钱却很节俭,他曾多次访华,有时坐班机也只是买中等偿。

台湾首富王永庆,外出办事也只是吃普通的盒饭。

香港首富李嘉诚曾试过创造6天狂赚12亿元的奇迹,但他的节俭程度也是惊人的。

问题探究:1、以上的消费行为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2、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才是理智的?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材料一中部分中学生的高消费行为是攀比心理引发的,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材料二中富豪们的消费行为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

2、求实的消费心理才是理智的,这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利,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如何理解?1、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其中,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2、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

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卖方市场,更加应该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所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反对超前消费、铺张浪费,也不提倡抑制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4的漫画,讨论问题。

)1、消费中要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经常出现的消费心理,而很多商家也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大打广告战,但是,消费中别人需要的东西我们不一定都需要,别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也适合我们,所以在日常消费中,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随大流。

2、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情绪化消费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消费选择。

3、避免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和改善的,消费的选择要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请同学们阅读p25的材料,进行分析讨论。

问题探究:1、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发泡塑料餐盒?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教师总结:(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作为消费者个人,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发泡塑料制品,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

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产品的生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校尉行为的引导,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以往的消费观念,保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材料一:广州一家高档酒楼最近推出了历年来最高价的年夜饭,打特价还要8万8千元。

重庆一家菜馆把天价宴席标价推到了18万8千元。

厨师表示,这桌天价宴席中的一道“长白山百年老人参炖土鸡”就值16万,据说吃这道菜可以滋阴养颜。

材料二:参考教材p25的材料。

问题探究:两则材料分别反应了怎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从中,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材料一中的消费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值得提倡。

材料二中的消费体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从两者材料中的分析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但是,有人说,艰苦奋斗已经是战争年代的事情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奋斗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面我们从三方面来分析:1、从历史的角度看,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从现国情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资源和人口压力,所以更要戒奢从俭。

3、从个人的成长看,懂得并且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4、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的角度看,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铺张浪费。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几种消费心理,二是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请同学们一起总结。

)七、板书设计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消费心理面面观攀比心理求实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八、巩固练习第一单元第三课第2框一、选择题1.中国人在消费上很爱面子,如住高档酒店、在高级餐馆用餐等。

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A.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由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由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C[解析]“面子”型消费是虚荣心在作祟,属于典型的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2.2013年入冬以来,羽绒服价格居高不下。

一些消费者把旧羽绒服拿到加工店翻新,花一二百元钱“改头换面”,就能穿上一件新羽绒服。

这种“以旧换新”属于() A.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由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由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 D[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消费追求实惠,属于由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3.在选购家电时,消费者会对价格、品牌、性能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比较。

这说明消费者在消费时()①追求个性②更加求实③更趋理性④更重环保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 D[解析]材料未涉及个性、环保问题,①④不符合题意。

4.以下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要求相符合的是()①消费与家庭收入相适应②消费要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③积极进行贷款消费④消费既反对过于节俭,又反对盲目超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量入为出,强调消费与家庭收入、国情相适应;适度消费,强调不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既反对过于节俭,又反对盲目超前。

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5.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炫耀性、奢侈性消费和过度消费等也随之产生。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①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③倡导节约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材料列举的是一些不合理消费现象,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①②③④均正确。

6.一些城市提倡“绿色屋顶”“绿色阳台”,这种消费()①是可持续性消费②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是不可取的,违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④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减少环境污染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C[解析]提倡“绿色屋顶”“绿色阳台”是在提倡绿色消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减少环境污染,是可持续性消费,①④应选。

7.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

拼车可以节约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房可以减少50%以上的房租等。

这种现象()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④严重影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拼族”消费方式,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利于节约生活成本,改变不良消费习惯,树立正确消费观。

8.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这几年俨然已经成了潮流。

然而在超前拥有了更多的财富之后,不少人却感叹,背着债过日子实在不是滋味。

这启示我们()A.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C.降低生存资料消费,扩大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D.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答案] D[解析]“负翁”没有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进行消费,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故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