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大赛ppt
31.《天净沙·秋》是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 a
a.小令
b.杂剧
c.套数
)。
3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写的是( b )。
a.元宵节
b.春节
c.中秋节
第二环节:
我来对
比赛规则:主持人说出上句或下句诗句,请 你对出下句或上句诗,答对者得10分。答错 者不得分。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下句是((3) )。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 (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1))”。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
柳暗花明又一村 ”来概括。
8.表哥表姐为舅舅的遗产问题闹上了法庭,舅妈无可
奈何地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第五环节:
我会猜
比赛规则:每一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根据 图画猜出相应的诗句。猜对者得10分,猜 不出不得分。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a.都,全都
b.具体
c.详细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
( c )季节。
a. 夏天
b.秋天
c.春天
28.以下哪部作品是徐志摩的代表作?( c )
a.《女神》
b.《雨巷》 c.《再别康桥》
29.“路转溪桥忽见”的“见”的意思是( b )。
a. 见面
b.同”现”,出现
c.再见
30.”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c )。 a. 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甫 c.李白和杜甫
2.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热情的中国人喜迎各 国嘉宾,用孔子《论语》中的一句话说,就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3.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 感慨地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 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 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 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c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c )的 《无题》。
a. 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是((3) )。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3))的《无题》。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 杜甫的((2) )。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
(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1)
5.人们常用杜甫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培育,潜移默化熏陶。
6.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 好友的深情厚谊,这句话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7.人生旅途中,困难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会是一 片明媚的天地,这种情形可以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
庐 山 瀑 布
天尺川烟
。 ,。,
第六环节:
我来抢
比赛规则:抢答题,每一小组派出一名代 表,根据给出的事物名称,说出带有该事 物名称的诗句。看谁答得快,答对者得10 分,答错者不得分。
我会用
比赛规则:每一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根据 出示的语境运用相应的诗句。用对者得10 分,不会运用者不得分。
1.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 山”。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 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b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登高》 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a )的词句。
a.岳 飞
b.辛弃疾 c.陆 游
18.“词”又被称为( a )。 a.长短句 b.乐府诗 c.小令
19.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诗成神鬼愁, ( 笔落龙蛇走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 )。 )。 )。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 若有人知春去处, ( 唤取归来同住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此曲只有天上有, ( 人间能有几回闻 )?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 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
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 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 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 流,我不禁想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 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 其解。就在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爸 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千江
万 径
山 鸟 飞
【 唐 】
雪
孤 舟
人 踪
绝 ,
柳 宗 元
独蓑灭
钓笠。
寒翁
江,
雪
。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第三环节:
我会背
比赛规则:每一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先抽题, 按题目来背古诗,背对者得10分,背不出 者不得分。
《乞巧》(唐)林杰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乡村四月》(宋)翁卷 《牧童》(唐)吕岩 《嫦娥》(唐)李商隐 《望洞庭》(唐)刘禹锡 《游山西村》(宋)陆游 《渔歌子》(唐)张志和
第四环节:
飞入菜花无处寻。
忽意歌牧【
然 闭 口 立
欲 捕 鸣 蝉
声 振 林 樾
童 骑 黄 牛
清 】 袁 枚
所 见
。,。,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疑飞遥日【望
是 银 河 落 九
流 直 下 三 千
看 瀑 布 挂 前
照 香 炉 生 紫
唐 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 a. 《游园不值》 b.《春望 》 c .《 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a )的诗句。 a.王 勃 b.李 白 c.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b )”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
b.汗青
c.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
a.悲 伤
b.伤 悲
c.忧 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 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 )。
a. 曹 植
b.曹 丕
c.曹 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 )”。
a. 阴山
b .边关
c.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c )。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花”句中,“红”是指( b )。
a.红色
b.花
c.树叶
20.“海上生明月,( c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a.天地
b.天下
c.天涯
2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a )的
《别董大》。 a. 高 适
b.岑 参
c.王昌龄
22.词与诗歌的不同之一在于在题目前还有( a )。
a.词牌名
b.曲牌名
( )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2) )。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 )。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
(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 的“君”是(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