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及技术关键点探讨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及技术关键点探讨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及技术关键点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为了满足社会上对城市道路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建设工人必须对道路的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

文章针对于当今城市道路的特点详细介绍了道路建设的设计思路,提出现实性的解决措施。

标签:城市道路;设计思路;解决措施
引言
每座城市都是根据自身传承下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再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城市建设。

然而道路交通脉络作为整座城市的“主心骨”之一不仅要体现出这座城市固有的风俗民情,还要顺应当代经济发展潮流,既要做到以人为本又要收获经济效益。

城市道路建设绝非一种简单的几何模型,它涉及到以城市交通为主,以市政管网、城市照明、城市绿化、景观园林及公共资源共享等为辅的多方面城市建设组织,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建设之前,应该首先掌握整座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需求,通过多方搜集资料并仔细整合,从大局出发,设计好每一具体环节。

目前,大多数城市化进程中存在明显缺陷,其中一大缺陷就是城市道路的设计问题,本文将对这些缺陷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各自的应对措施。

1 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道路使用年限出现问题
就当下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而言,大多数路面在建成后十年左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现象,更有甚者使用期限更短。

对路况造成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车辆超载将道路压坏,二是道路施工不到位导致了“豆腐渣工程”。

然而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道路在设计时只考虑到使成本最小化,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参数,使得在设计时估算出来的技术含量远远低于实际施工中真正需要的技术参数。

1.2 道路施工时间规划出现问题
部分城市道路建设在开工初期没有对整个工程量的施工日期进行细致划分,也就忽略考虑了近期和远期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设计者都只会关注眼下道路施工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而不太重视未来道路施工即将面临或者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设计人员的“鼠目寸光”只能解决眼下一目了然的问题,而难以发现将来的隐患,对于那些长远性的建设目标也更难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样会影响城市道路在未来、在时代变迁的要求下进行更新换代,若到时候再对道路工程进行改造,将斥资巨大。

1.3 道路路线设计出现问题
平曲线、圆曲线、纵断面、高度等路线因素决定了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从而能够保护驾驶人员在路面安全驾驶。

但某些施工小组为片面追求低成本而偷工减料,或者是以经验主义认为最小的直线长度最省钱而实际上导致了原材料和资金的大量浪费。

1.4 道路路基拼接时出现问题
在很多路段上都会遇到新路与老路的衔接问题,由于相关技术不娴熟,措施不到位,对地基情况不了解,其中尤其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因沉降不均或设计不到位,都易造成纵向裂缝。

2 城市道路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精确道路施工参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对于道路施工参数的取值应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实际路况的各方面要素具体分析参数取值,同时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问题特殊看待。

如,在重型装载车频现的路段应该考虑到路面的承受能力,此时需要更加坚固厚实的原材料进行路面筑造,以免地基过薄,经不起重型装载车的行驶碾压。

2.2 做好施工时间规划
在做好眼下道路施工的同时,还要兼顾远期的道路发展规划。

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科学估测出未来几年车辆行驶数量及状况,从而设计出相应的道路已适应车辆发展水平。

设计人员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些,建设出来的道路除了符合当今发展需要之外还应满足未来路面状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道路新建或改造,从而导致资金浪费。

2.3 注重选择合适的筑路材料
严格依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筑路石料的强度要求。

注重监测细集料中的含泥量和粗集料中的压碎值、针片状含量,使各种建筑要求的数量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筑路材料的质量。

同时,为了防止路基松散或基层开裂等现象,还应该谨慎选取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4 提高路基拼接质量
在路基拼接时可以运用土工格栅,在此要注意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土工格栅一般情况下应铺设在路基顶面20cm以下的位置,二是路拌机要另寻空间进行搅拌工作,不能在正进行压实程序的路基上面工作,以免破坏已完成的路面工程,搅拌工作结束后还要对“工作场地”摊铺压实。

三是,要做好土工格栅的铺设工作,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张紧程度,确定绑扎无误。

在路基拼接时还可以运用间接拼接方式,鉴于纵断面分离而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可以放宽路基沉降标准。

2.5 精确测量路线长度取值
对于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取值,有两种可行的取值方案。

一是直接降低6V要求,但最小不得小于3V。

二是把缓和曲线段作为直线段处理,但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缓和曲线段是不设超高的;对于平曲线半径长度的取值,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长度控制在1~3km,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下避免司机的疲劳驾驶,从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对于超高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城市道路在设计时所能承受的车辆行驶速度都会大于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设置超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不设置超高时,设置的横向力系数必须低于0.15;对于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地追求成本最小化而无法达到质量标准,必须根据道路所具有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路线,尤其是要优先考虑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以免让2013年北京暴雨事件的悲剧再次上演。

3 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关键点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方面更是不能懈怠,道路设计这一大板块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做到科学发展。

其中主要包括对道路周边用地规划问题的考虑,对人群车辆流量问题的计算,对配套服务设施问题的安排,等等。

这一技术关键点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3.2 从整体到部分,统筹规划
城市道路设计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出发,把握大局,统筹规划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注入创新意识,切忌思维模式僵化。

要将主观意识和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将设计出来的道路路线融入当下已有的道路中去,仔细对比,考虑其中是否有出入,是否需要修改。

经过反复协调最终形成特殊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高质量道路。

3.3 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做到可持续发展
在对城市道路做出合理规划时,要注重道路与整个城市环境的融合程度。

不能为了发展道路而忽略了城市其他方面的发展,真正有质量的发展应该是各方面相协调相统一的发展,因此,在规划道路发展时也应该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整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设计具有系统性、负责性及设计人员主观性等特点,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用巨大。

面对城市化的突飞猛进,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也是日新月异变化莫测,为了迎合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对当前的道路设计做出改变和创新,使其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江祖铭.浅析城市道路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郑金生.论城市道路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J].交通分析,2013.
[3]蔡畅.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