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历史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 “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
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 萧(Xi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 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 期。据史籍记载,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舜时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 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又跟随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 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
我们肖家可是有11个当过皇帝的
佩服吧
事,我看就请他来担任,以昭郑重。”众人齐声叫 好。
• 刘邦只得对天行礼之后,拈出一阄,当众 展开一看,上面恰好写着自己的名字,看 一眼萧何,又要推辞。萧何见状,忙走上 前去,一把将盘中剩余的纸阄抓起,放入 口中嚼碎,然后高声说道;“天意所归, 还有何说。”众人听了,欢声雷动。刘邦 无奈,只好应诺。于是,他们便在县衙大 堂举行了仪式,誓师起事,并按楚国旧制, 称刘邦为“沛公”。事后,刘邦才知道原 来萧何所写的10个纸阄全是刘邦的名字, 深知萧何真心拥戴自己,内心十分感激。 从此,萧何紧随刘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据《续通志·氏 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 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 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据《辽 史·列传·后妃》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 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后族以兰陵 为郡望,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把自己附会为西汉宰相 萧何的后裔。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有辽一朝“姓氏止 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可见契丹各族中萧姓群体的规 模是相当可观的。
• 召集沛城父老共商大计。大家都推举刘邦为县令, 背秦自立。刘邦却推辞道:“现今天下纷扰,诸侯并 起,沛令一席自应选择全县最有声望之人。我并非自 爱,实因德薄能鲜,误己事小,倘若误了全城父老, 那就百死莫赎,还是快快另选贤能,以图大事吧。” 众人见刘邦出言谦逊,更加悦服。于是众人坚请刘邦 担任沛令。刘邦仍是再三推让不就,萧何苦劝也无济 无事。众人无奈,便选出9位全县最有声望的人,连 同刘邦共计10人,把10个人的姓名写在纸上,谨告天 地,拈出何人,何人即为沛县县令,不得推辞。萧何 见状,忽生一计,忙对大家说:“诸位这个办法很好, 取决于天最公道。这点微劳,须让不才来尽。”众人 听了十分赞同,都说:“萧功曹在县办事多年,做事 精细,这件事情理当请萧先生处理”一切准备就诸后, 萧何又转身对众人说:“刘邦最为乡亲信仰,拈阄之
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 所载,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通志·氏族略》:“萧氏,古之萧国也,其 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 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元和姓綦》也持此说。由于宋微子 是殷商后裔,而萧国是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故萧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
萧何
• 萧姓最早的名相。汉初大臣。曾为沛县吏。 秦末佐刘邦起义。他随起义军入咸阳即收 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 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 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 关中,输送土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 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 酂侯。定律令制度,协助汉高祖消灭异姓 诸侯王。
• 4、外姓改入。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 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 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 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但此说多有破绽,存疑。此外, 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 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萧姓历代名人:萧姓族人在家族史上地位比较显赫,出现 众多的皇族。萧姓族人曾出皇帝11人,皇亲众多。其在历 史上注重文化,文人墨客能诗善画者众。如唐宋时萧姓10 个宰相,均为大作家,另外,其宗族诗人画家也众多。前 面提到的萧望之,为西汉大臣,宣帝时历任左冯翊、大鸿 胪、太子太傅等官,公元前51年曾主持会议,评议儒生对 《五经》同异的意见。元帝即位,以师傅甚受尊重。南朝 时的萧姓名人,均出自南兰陵萧氏家族,例如:齐武帝次 子萧子良,封竟陵王,官至太傅,曾延揽文士,抄五经百 家,编成《四部要略》千卷,又著有内外文笔40卷;南齐 宗室萧子云,通文史,著有《晋书》110卷,又善草隶书; 梁武帝萧衍,长于文学,精乐律,并善书法;萧衍之弟萧 宏;为大富翁,家有库房百间,积钱3亿余,他物不计其数; 萧衍第三子即梁简文帝萧纲,亦长于文学,第七子即梁元 帝萧绎,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楼子》辑本。隋末,有 后梁宣帝曾孙萧铣,于618年称帝,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 等地,有兵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