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燕大机械原理试题

燕大机械原理试题


3.在曲柄滑块机构中,以滑块为主动件、曲柄为从动件,则曲柄与连杆处于
学号
条件下, 曲柄滑块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在四杆机构中 ABCD 中,
AB=40,BC=40,CD=60,AD=60,AD 为机架,该机构是 曲柄摇杆机构 __曲柄摇杆机构_____和
密 封 线
姓名
5. 设 计 两 种 机 构 , 把 原 动 件 的 连 续 转 动 变 为 从 动 件 的 往 复 摆 动 摆动导杆机构 五次多项式 。 。 6.在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为避免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可采用的运 动规律有 正弦加速度____和 7.具有相同理论廓线,但滚子半径不同的两个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 构, 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相同,凸轮的实际廓线 不同 (相同、不同、不一定) 。 8.渐开线极坐标参数方程为 rK rb / cos K 和 K tan K K , 渐开线齿轮的可分 性是指渐开线齿轮中心距安装略有误差时, 齿轮传动的优点有 啮合性能好
1 21
V14
R21
பைடு நூலகம்
五、 (10 分)因生产需要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其中滑块 C 的冲程 H=50mm,导 路的偏距 e=10mm ,当曲柄 AB 为原动件时,滑块 C 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为 0.05m/s,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为 0.075m/s。试求: (1)曲柄和连杆长度 lAB、lBC; (根据所作图计算出杆长) (2)在图上标出该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min 。 (请保留作图辅助线)
K
密 封 线
vC 2 0.075 1.5 vC1 0.05 K 1 1.5 1 180 180 36 K 1 1.5 1
B'
B1
l AB

(4 分)
lBC
AC2 AC1 23mm 2 AC2 AC1 37mm 2
O
(4 分)
min
2
2015.06 .29
题号 分数








总分
考试时间
一、 (30 分)填空题 1.组成机构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燕 山 大 学 试 卷
构件

运动副
,基本杆组的自由
度为
0
。 M0/M 。 ;从效率的观点
2.设机器中的实际驱动力矩为 M, 在同样的工作阻力和不考虑摩擦时的理想 驱动力矩为 M0,则机器效率的计算式为 = 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 共线时称机构处于 4.在 偏置 死点 效率为 0 位置。 。
八、 (10 分) 图示为电动三爪卡盘的传动轮系。 已知各轮齿数为 z1=20, z2=z2’=28,
z3=100,z4=80,试求其传动比 i14。
1,2,3, H 为行星轮系。 (1 分) ' (1 分) 4,2 ,2,3, H 为行星轮系。 Z 100 H i1H 1 i13 1 ( 3 ) 1 6 (3 分) Z1 20 Z ' Z3 100 1 H i4 H 1 i43 1 2 1 (3 分) Z4 Z2 80 4 i i14 i1H iH 4 1H 6 ( 4) 24 (2 分) i4 H

3
机械原理 A
其传动比不会改变 和 结构紧凑 。 、
,变 。 。 槽轮机
位修正法是指 改变刀具与轮坯相对位置加工齿轮的方法 ,与直齿轮传动比较,斜
班级

重合度大
9.蜗轮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指 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 10.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包括 行星架_____和 11. 试举出两种可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 构 。 12. 采用飞轮可调节机器运转过程中的 周期性 速度波动。 功率相等 动能相等 13.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力 (矩)是根据 原则进行转化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根据 则进行转化的。 太阳轮 棘轮机构
A
C1
C'
B2
C
e
C2

3
B
页 第
2
H

最小传动角 min 如图(2 分)
六、 (10 分)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试在图上: (1)画出并标明基圆 r0; (2)作出并标明凸轮按 方向转过 60°后,从动件与凸轮廓线接触处的压力角 ; (3)作出并标明滚子从图示位置反转到 B 处与凸轮接触时,对应的凸轮转角 。 基圆 2 分;偏距圆 2 分;压力角 3 分;转角 3 分。
2 1 P 12 P 14 / P 12 P 24 ,方向: 2 与 1 同向,顺时针方向。(2 分)
vM v p 32 2lP 24 P32 ,方向如图所示。(1 分)
P34
4 3 M
v p4
P24
n
2
w2
P32
vP32
wt
P 14
1
P 12
P 13
n
P34
四、 (10 分)如图所示双滑块机构的位置和尺寸,摩擦圆半径 (图中虚线圆) 、 摩擦角 均为已知。在图上画出各构件的总反力方向和作用线。 R32,R12,R41,R43 各 2 分,R21,R23 各 1 分
Q
V34

3
R23
燕 山 大 学 试 卷
R41
R43
4
R32 23
R12
P
2
页 第
1

考试科目
的 的原
14.对于动不平衡的回转构件,平衡重量需加在与回转轴垂直的 2 个回转平面上。 二、 (10 分)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请指出) , 判断是否有确定运动;若不能,在原动件数目不变的前提下修改机构,使其具有确定运 动,并画出修改后的机构示意图。修改后的原动构件仍为 AC 杆(图中有箭头的构件) 。 解:C 点存在复合铰链(1 分);E 或 F 处为虚约束(1 分)。 n 6; Pl 8 (2 分) F 3n 2Pl Ph 3 6 2 8 0 2 (3 分) 2 个自由度,1 个原动件,所以机构运动不确定。(1 分) 为使机构具有确定,可以固定 D 点处铰链。(2 分) 注:修改后机构示意图可能存在多种状态 ,批卷需灵活把握。
A B E C D
A
B E C D
F
F
三、 (10 分)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及原动件 1 的角速度 1。 (1)标出所有瞬心位置; (2)用瞬心法确定 M 点的速度 vM 瞬心数目 N =k(k 1) / 2 4 (4 1) / 2 6 。 (1 分) 各瞬心位置如图所示 (每个瞬心 1 分,共 6 分)
γ
n
0
α
60

B
七、 (10 分)现有三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为:z1=20,z2=z3=60,齿顶圆 直径分别为 da1=44mm,da2=124mm,da3=139.5mm。问哪两个齿轮能正确啮合?并计 算其传动比、 中心距 a、 齿距 p、 齿厚 s 和不能正确啮合齿轮的基圆半径。 (cos20°=0.94) da1 =m1(z1+2ha*)=44,得 m1=2 da2 =m2(z2+2ha*)=124,得 m2=2 da3 =m3(z3+2ha*)=139.5,得 m3=2.25 1 与 2 齿轮能正确啮合 i12=z2/z1=3 a =m(z1 +z2)/2=80 P =πm=6.28 s =πm /2 =3.14 db3=m3z3cos20°=126.9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2 分) (1 分) (1 分) (1 分)
燕 山 大 学 试 卷
2 输入 1 H
2' 输出
密 封 线
3
4
注:也可分为差动轮系,则计算过程会有变化,但最终结果不变

3
页 第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