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
1.
2.音强
3.音长
4.音色
5.
6.音素
7.辅音
8.元音
9.音节
10.声母
11.韵母
12.声调
13.音位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
如小车儿?小鸟儿;②有-i,-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
23.“呀”2.
na,写作“啊”时,读作ra
24.“一”、“不”
1.汉字
2.六书:
1.词汇
2.
3.
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c按表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
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由语素充当。
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位,语素却不是。
区别词和语素可采用剩余法。
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识别词和短语可采用扩展法。
8.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
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分类:基本义和转义。
12.引申义是人们根据相关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义、基本义)发展引申(或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13.比喻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
1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15.义素
16.
17.
变化。
18.
19.
20.
性意义。
说“骑马”,
21.成语
22.
23.
24.
第五章?语?法
1.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即自然系统。
一是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即表意系统。
3.实词是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4.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5.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6.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第六章?修?辞
1.比喻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
2.比喻的作用(修辞效果):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③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3.
4.
5.“换名”。
6.
7.
8.
9.
10.
11.
13.
14.
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16.回环的修辞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18.顶针的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③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19.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
20.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21.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
22.仿词修辞效果: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23.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24.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