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复习资料(选择题从第4页开始)一、单项选择题(45个,45分),二、阅读摘要题(1个,15分)三、论述作文题(三选其一,40分)1.知识性的论述题答案:每篇的概述部分,老师说全部记熟就可以拿满分,但记忆量非常的大。
所以自己概括了答题,用自己的话说,意思接近即可。
有第4页《诗经》下的那一段,第25页《先秦诸子散文》下的那一段,第50页《楚辞》下的那一段,第62页《汉代辞赋》下的那一段,第77页《汉代散文》下的那一段,第99页《汉代诗歌》下的那一段,第119页《建安正始文学》下的那一段,第131页《晋代文学》下的那一段,第139页《南北朝乐府民歌》下的那一段,第142页《南北朝诗文》下的那一段,第151页《唐代诗歌》下的那一段,第272页《宋词》下的那一大段,第362页《明清小说》下的那一段。
2.知识+论述答案:列举篇目+知识概述,二者结合作答。
3.纯文学篇目鉴赏题答案:老师划的重点篇目,即篇目较长,讲课时间﹥15分钟的主要诗歌的鉴赏。
一、诗经(3篇)《采薇》、《氓》、《七月》。
二、先秦诸子散文(7篇)《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礼记·大同》、《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老子·第一章》、《老子·第八十章》、《庄子·逍遥游》。
三、楚辞(2篇)《橘颂》、《国殇》。
四、汉代辞赋(2篇)《服鸟赋》、《归田赋》。
五、汉代散文(1篇)《伯夷列传》六、汉代诗歌(6篇)《垓下歌》、《大风歌》、《有所思》、《战城南》、《长歌行》、《古诗十九首》。
七、建安正始文学(2篇)《短歌行》、《七哀诗》八、近代文学(3篇)《咏史》、《归去来兮辞》、《饮酒》。
九、南北朝乐府民歌(2篇)《南朝乐府·西洲曲》、《北朝民歌·敕勒歌》。
十、南北朝诗文(2篇)《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十一、唐代诗歌(26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宿建德江》、《使至塞上》、《终南别业》、《出塞》、《芙蓉楼送辛渐》、《行路难》、《玉阶怨》、《送友人》、《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望岳》、《兵车行》、《春望》、《轻肥》、《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泊秦淮》、《赤壁》、《寄扬州韩绰判官》、《锦瑟》、《登乐游原》。
十二、宋词(6篇)《蝶恋花》、《鹤冲天》、《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声声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十三、明清小说(1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一讲:《诗经》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收录诗歌多少篇?答:①《诗经》②305篇。
2.“诗经六义”是指?答:风、雅、颂、赋、比、兴3.“风雅颂”是据何而分类的?答:根据音乐的不同4.《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什么传统?答:现实主义传统5.何为“四家诗”?现在流传的《诗经》是哪家所传?答:①齐诗、鲁诗、韩诗、毛诗;②毛诗。
6.《采薇》描绘的是谁的生活?其最具抒情意味的句子是?答:①戍卒的生活;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7.“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是什么手法?答:重章叠句8.“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是何手法?答:兴的手法9.“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何手法?答:兴的手法10.《诗经》中开后世“痴情女子负心郎”故事主题的是哪篇?答:《氓》11.《氓》的诗歌类型和叙事手法分别是?答:①叙事诗;②倒叙12.《七月》表现的是周代什么方面的生活?答:周代农事生活。
第二讲:《楚辞》1.战国时代以屈原未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是?是何时由何人所编?答:①《楚辞》,②西汉末年,刘向。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答:屈原3.标志我国个人诗人正式诞生的是?奠定了中国文学什么传统?答:①“楚辞”;②香草美人的传统。
4.“风骚”分别是指?答:《诗经》与“楚辞”。
5.今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答: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6.屈原凭借什么创造出了“楚辞”体这一新形式?其语言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答:①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出了“楚辞”体这一新形式。
②以六言七言为主的杂言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7.请列出四部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答:《九章》、《九歌》、《天问》、《离骚》。
8.《橘颂》选自哪篇?运用了什么手法?答:①《九章》②类比、联想和托物言志。
9.《橘颂》的诗歌类型是?屈原因此篇被后人誉为?答:①政治抒情诗和咏物诗②咏物之祖。
10.《国殇》选自哪篇?答:《九歌》。
第三讲:《汉赋》1.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答:赋2.赋的体裁特征是?答: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化。
3.汉代词赋的基本形式是?其发展的三个阶段?答:①基本形式:诗体赋、骚体赋、散体赋;②三阶段:骚体赋、散体赋、抒情小赋。
4.散体赋的语言形式?答: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韵散结合。
5.《虎鸟赋的作者是?该篇是哪种辞赋形式?答:①贾谊,②骚体赋。
6.为何说《虎鸟赋》是汉赋的滥觞之作?其与汉大赋是何关系?汉大赋的写作风格是?答:(1)采取对话体的散文形式,它以人鸟对话的形式展开文章,开创了以文为赋的传统;(2)向大汉赋过度的代表作品;(3)铺排繁复、庄重凝滞、浮夸堆砌。
7.《归田赋》的作者是?是他什么时期的作品?是第一篇什么主题的作品?后世的哪位作者受其影响颇大?答:(1)张衡,(2)后期,(3)田园生活,(4)陶渊明。
8.《归田赋》的主要艺术特点是?答:平淡清丽,短小灵活9.《归田赋》开创了哪两个方面的赋体变革?答:①从叙事大赋到抒情小赋的变革;②开创了骈赋的先声。
10.使《归田赋》并未因为篇制短小而陷入平庸的重要原因是?答:使用典故。
第四讲:先秦历史散文1.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是?答:《尚书》2.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并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字传统的是?答:《左转》、《国语》、《战国策》3.先秦时代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历史著作是?答:《左转》4.先秦时代主要记述纵横家言论的是?答:《战国策》第五讲:先秦诸子散文一、孔孟1.先秦诸子散文首要作用在于?答:阐述各学派的哲理。
2.儒家学派创始人是?生活于什么时期?答:孔子,春秋末期。
3.《论语》的体式是?答:语录体。
4.《论语》记载的主要是?答: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5.《论语》的语言风格是?答:言简意本,含蓄凝练。
6.“四书”“六经”分别是指?答:“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7.《礼记》主要是哪些人讲习礼仪问题的文章选编?答:从战国到秦汉之间的儒者讲习礼仪问题的文章选编。
8.今本《礼记》主要出自谁之手?答:西汉戴圣。
9.《大同》选自哪篇?答:《礼记·礼运》10.孟子是什么时期的思想家?如何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被誉为?答:①战国时期;②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③被称为“亚圣”。
11.《孟子》共几篇?主要采取什么形式?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核心是?答:①共7篇;②对话和独白形式;③全书立论根本点是“性善论”;④核心是“仁政”思想。
12.《孟子》的文学特色在于?答:长于雄辩,文辞铺张扬厉,情感激越奔放,逼疯咄咄逼人,还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论说道理,语言浅近流畅而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二、老庄1.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他的哲学观点是?它的政治思想是?答:老子;辩证法;无为而治2.《老子》又名?答:《道德经》3.《老子》的语言风格是?答:简约而幽深4.“老庄”是指?答:老子和庄子5.一般认为《庄子》中庄子自作的是哪个部分?答:内篇6.《庄子》的文学特色是?答: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
7.《逍遥游》中提出的深刻的哲学命题是?答: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第七讲:汉代诗歌1.汉代乐府继承了先秦时期怎样的文学传统?答: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2.文人五言诗登上文学舞台是什么时候?以何为标志?答:①东汉时期;②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标志着五言诗时代的开始。
3.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叙事爱情诗是?答:《孔雀东南飞》。
4.《垓下歌》的作者是?宋人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内,题为?答:①项羽;②《力拔山操》。
5.《大风歌》的作者是?其诗歌体式是?答:①刘邦;②楚辞体式。
6.汉代的“乐府”是?它的职能是?答:①“乐府”是汉代武帝时期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②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制定乐谱,培训乐工,同时采集民间的歌谣和乐曲。
7.“乐府诗”是指?答:指“乐府”这个机构为配置乐曲而由文人制作或从民间采集的诗歌。
8.汉乐府最大的成就和特色是?答:是它的叙事性,它擅长选取典型的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性格。
9.汉乐府是如何反映现实的?答: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色反映现实。
10.汉乐府在艺术上具有怎样的特色?答:刚健清新的特色11.汉乐府的语言体式是?答:汉乐府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完整的五言体已经很多,但主要是杂言。
12.乐府文人五言诗主要是受什么影响?答:民歌。
13.今天流传下来的汉乐府诗,绝大多数被哪部书收录?答:被宋人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所收录。
14.《有所思》的内容是?答:以一名女子对待爱情信物的珠、簪为线索,叙写了女子热烈的爱,沉痛的恨,以及决定要和负心男子断绝的整个过程。
15.《战城南》的主要内容是?答:通过哀悼战死战士而反思战争,谴责了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16.《长歌行》的内容是?答:通过咏叹万物盛衰有时,勉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向上。
17.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是什么时期?答:东汉时期。
18.被誉为“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徽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的是?答:《古诗十九首》。
19.《古诗十九首》是如何得名的?答:《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东汉末期无名诗人所作。
原非一时一人所为,因其内容风格有相近之处,所以梁代萧统将其编入《文选》,并命名为“古诗十九首”。
20.《古诗十九首》中每首诗歌的题目是如何取的?答:把每首诗的首句用作诗题。
21.《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是?答:主要内容为描写夫妇、恋人和朋友之间的离别和思念、士人的失意与愿望,经常透露出人生无常、生命苦短的情绪,有些作品也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22.《古诗十九首》的诗歌特征是?答:具有鲜明的文人诗歌的特征,其诗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