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宋代 词
曲 元代
明清 小说
【探究】 1.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呈现怎样趋势? 2.所呈现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趋势:高雅→平民化、通俗化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相应
的文化需求的增长;文学自身的不断变革。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搜神记》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世说新语》 (兴起)
唐朝——
传奇(短篇小说)——
《柳毅传》 《莺莺传》
宋代—— 话本 (新阶段、奠基)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
影响:文学史上常以是“风”“骚”并举,对后世……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1)句式上: 《诗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 《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楚辞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 “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是浪漫主义风 格。
写黄河奔腾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写人生伟大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芽出现。(主要条件)
文化: 小说自身的优势和日趋成熟。
阶层: 市民阶层的壮大,要求文学进一步
通俗化。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 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 者也。”
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归纳
诗经 楚辞
春秋战国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五、宋词的辉煌
1.出现与发展
李杜诗风比较
人物 李白
时代特征
风格特点
盛唐
(1)雄奇豪放,瑰玮绚烂 (2)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诗仙”
杜甫
唐帝国 由盛转衰
(1)凝重浓郁,忧国忧民 (2)格律严整,沉郁顿挫 (3)人称“诗圣”,诗为“诗史”
唐诗的发展历程
分期
代表人物
代表诗作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陈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作品
作者
成书时间 体裁特点和价值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罗贯中
施耐庵
元末明初 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元末明初 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明朝 历史小说
《封神演义》
许仲琳
明朝 神魔小说
《西游2记、》 明清时吴期承恩小说特明点朝 :神魔小说
三言数量繁多冯,梦体龙 裁多明样朝,表短篇现白手话小法说 丰 《红二楼拍富梦,》 文学成曹凌雪濛就芹初大大明 清超朝 朝过前短 优代篇 秀白 长话 篇小 小说 说
边塞诗人:岑参、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盛唐
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 诗仙:李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将进酒》、《蜀道难》
中唐 晚唐
诗圣: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隐、杜牧
“三吏”“三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俞文豹《吹剑录》 归纳材料所反映的信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地位及影响: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节选自《诗经·周颂·噫嘻》
二、战国时期的楚辞
含义: 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 歌体裁。因《离骚》最有名,又称为
“骚体”
特点: 句式: 语言: 创作手法:
代表人物及作品:《《离天骚问》》、、《《九九歌章》》、
一、春秋时期的《诗经》
内容: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305首诗歌 风、雅、颂
春秋暮朝 观看唱吟 草鱼赋风 木虫比雅 情乐兴颂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特点土:乐土①,句爰式得我:四所言。为主,或间以杂言
——节选自《国风·魏风·硕鼠》
厥初生民②,语时言维姜:丰嫄富。多生彩民,如何音?节克和禋谐克,祀艺,术以弗感无染子力。强履帝武敏歆, 攸介攸止③,创载作震载风夙格。:现载实生主载育义,时维—后—稷节。选自《诗经·大雅·生民》
三、汉赋
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
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节选
四、唐诗
李白名句
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长江的浩淼无际: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政治: 国家统一强盛和统治者的推崇
经济: 封建农业、手工业活跃,经济繁荣。
文化:
科举制度的促进,唐朝科举考试以诗、赋为 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交流: 各民族、中外之间文化交流加强。
五、宋词的辉煌
材料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 耆卿(柳永)?”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 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倾倒。
2.宋词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婉约派:北宋:柳永
南宋:李清照 (2)豪放派:北宋:苏轼
南宋:辛弃疾
3.宋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①物质基础:两宋城市手工业、 商业经济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 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需要 更灵活的文学表现形式; ④内在的驱动力:宋词又称“长 短句”,句式灵活,更便于灵活 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朝 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朝 讽刺小说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晚清 谴责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
晚清 谴责小说
《孽海花》 《老残游记》
曾朴
晚清 谴责小说
刘鹗
晚清 谴责小说
问明 题清 探小 究说 :繁
荣 的 原 因 ?
政治: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
逐渐加深。
经济: 商业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
六、元曲
简介:广义的元曲,包括 散曲 和 杂剧 两大类,即
通常所说的“剧曲”与“散曲”。 天净沙·秋思
散曲
兴起:
主要形式:
小令和大令
特点: ④ ③ ② ①
题语句音 材言式韵 ::::
山坡羊·潼关怀古
马致远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