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行政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行政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选题:
三、填空题:
1.政府国家公共行政权力
2.国家行政机关
3.政治职能
4.行政立法行政司法
5.国家意志
6.行政职能
7.计划组织
8.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
9.咨询机关 10.国务院 11.隶属关系行政幅度 12.政治统治法定权威
13.分权型放任型领导者自决型 14.行政职位 15.决策决策能力
四、名词解释:
1.行政职能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
所具有的功能。

2.巿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
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

3.行政幅度又称行政控制幅度,指的是一个层次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领导所能直接、有效控制的下级
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4.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各级行政首长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及控
制等手段依法行使其权力与影响,以完成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

五、简答题:1.答:见P11 2.答:见P38-39 3.答:见P51-52 4.答:见P41
六、论述题:
1.答: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
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政企分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

政府除了管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之外,其他的权力都应该归还给企
业。

政府与企业分开,管行业不管企业,对行业实行宏观管理而不是对企业实施微观管理。

政企分开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

一是保护产权;二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市场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它在资
源配置方面优于政府;政府是以权力为基础的,它在规范市场和公平方面优于市场。

政府对
市场的管理是依法管理,是宏观控制和间接管理,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管理,是低限度的干预。

同时,政府必须弥补市场的失效,不能经常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并执行规则,包括产权的界定与保
护,监督合同的执行以及公正执法等。

二是进行宏观经济的总量调控,进行收入再分配,防
止收入差距过大,维持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三是提供公共产品。

(3)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管理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社会服务,任何背离这一根本价值的政府行
为都必然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因此,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应当定位在除了政府必须行使政治
统治职能之外,社会管理职能是有限度的,政府只管理社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社会事
务,而那些凡是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领域,政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

这就要求政府要把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使政社分开,社会自治。

一是改革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发挥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二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增强社会
组织能力;三是要用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推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

但是,
政府要承担起市场和社会难以承担的事项,弥补二者的不足,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2.答:为使行政领导干部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坚持职位、职权、职责三者的有机统一。

行政职位是指根据有关法律或者规定,行政领导者所担负的具体行政职位。

这是行政领导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前提。

行政职权是由行政职位派生出来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权力。

行政领导职权的大小要受到职务高低、职责轻重的制约。

职和权是联系在一起的,有职方能有权。

行政职责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具体的工作责任,二是指法律上应负的行政责任,责任同权力相比,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到责任的手段,为尽其责,才设其位,赋予其权。

职位、职权、职责是行政领导干部实施领导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

应当有职就要有权,有权就要负责,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偏废。

任何职务、职权、职责相分离的现象,都会给行政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见P53。

作业二
三、填空题:
1.工作实绩(或绩)
2.一般监督
3.实施阶段
4.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5控制标准
四、名词解释:
1.非常规决策又称非程序性决策,一般指在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缺乏可靠的数据或在常规条件下无法
进行的决策,需要以创造性思维进行研究才能解决问题。

2.见P89
3.见P108
4.见P127
5.见P120
五、简答题: 1.答:见P68 2.答:见P117 3.答:见P109 4.答:见P91 5.答:见P118
六、论述题:
1.答:见P81-82
2.答:行政沟通是指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
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

发现行政问题,确定行政目标,优化决策方案,都需要掌握丰富真实的行政信息。

行政沟通是获得这些信息的根本途径,而缺少信息
交流和沟通则往往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在行政执行阶段,只有通过有效的行政信息沟通,才能保证执行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才能协调好行政组织的内部与外部关系,
才能使执行活动保持正确方向,避免和减少偏差。

(3)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行政管理并非仅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所有行政人员都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获得必要的行政信息,不仅有利于
他们的工作,而且更会使他们产生尊重感和满意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行政沟通。

同时,行政沟通还有利于形成行政工作的民主风气,防止官僚
主义和独断专行的现象发生。

(4)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行政检查和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工作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实施检查和监督必须以客观准确的行政信息为依据。

因此,只有加
强行政沟通,才能实施有效有力的行政检查和监督。

七、案例分析题:
(1)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论坛批评包括权力腐败在内的不良现象,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2)舆论监督的特点:
①监督方式的公开化。

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介实施。

监督的内容与对象一开始就摆在社会公众
面前,形成一个开放的监督过程。

②监督表达方式的直接性。

舆论监督总是以拥护或反对、赞扬或谴责的方式对被监督对象的行
为作出公开评价,表达民意,对被监督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从而达到监督效
果。

③监督效应的及时性。

舆论监督依靠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地、直接地把这些问题反映出来,形
成舆论压力,及时产生效应。

④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

舆论监督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影响,
迫使违法行政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纠正其不当或违法的行政行为。

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因此舆论监督有预防作用、补救作用和改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工作。

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A 5.D 6.A 7.B 8.A 9.D 10. C
二、多项选择题:1.ACD 2.CDE 3.ABC 4 .BCDE 5.ABCDE
三、名词解释: 1.档案管理,见P191 2.依法行政,见P133 3.行政手段,见P152
4.行政赔偿见P147
5.渐进改革见P169
四、简答题: 1.答:见P185-186 2.答:见P169 3.答:见P158-159
4.答:见P141-142
5.答:见P189
五、论述题: 1.答:见P137-138 2.答:见P159-160
六、案例分析题:
分析:(1)上述案例反映了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中存在的严重不足与缺陷。

从行政职能角度分析,政企不分,政府过多的干预企业行为;从行政组织角度分析,我国行政机关组织设置层次繁多、
组织重叠、多头领导、责权分离,导致于是相互推诿、敷衍赛责;从依法行政理念角度分
析,是权力侵犯权利,没有以人为本,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2)要想杜绝上述问题的存在,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制度,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