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职业 教育的 课程观
姜大源,2007
课程开发要素
课程内容 选择标准
课程内容 排序标准
学科体系
学科知识系统
行动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
知识构成要素: 范畴、结构、内容、 方法、组织以及理论 的历史发展
工作过程要素: 对象、方式、内容、 方法、组织以及工具 的历史发展
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
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
姜大源,2007
铸铁、碳钢、合金钢、工具钢、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等。 调质、退火、正火、淬火等。表面处理要求(含涂、镀)。 长度和直径的尺寸精度,圆度、圆 柱度、直线度和平面度等形状精度, 同轴度、圆跳动、垂直度和平行度 等位置精度。 确定工艺装备:设备选用,轴类零 件的装夹方法,轴类零件加工刀具 选用,量具、辅具等。毛坯选择。 孔径、内沟槽直径和宽度的尺寸精 度,孔的圆度和圆柱度,径向圆跳 动、端面圆跳动及端面对轴线的垂 直度等。 确定工艺装备:设备选用,套类零 件的装夹方法、套类零件加工刀具 选用,量具、辅具等。毛坯选择。
未来的职业资格 Zukunftliche Qualifikation
对学习的 对课程的 理解 对专业的 理解 Erkenntnis 理解 Erkenntnis Ueber Erkenntnis Ueber Lernen Ueber Fach Curriculum und Beruf
现实的职业资格 Aktuelle Qualifikation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工作过程要素
姜大源,2007
变 未来的职业资格 具体的工作过程
(六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
不变 普适的职业资格 抽象的工作过程
(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变 现实的职业资格 具体的工作过程
(六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
姜大源 2007
不变的是实现工作未来的 职业资格 具体的 工作过程
应对
普适性的工作过程
姜大源 2007
姜大源 2007
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框架图2
要 求
社会 企业 顾客
工作任务分析
资讯 决策 计划 实施 检查 评价
项目、案例、设备 任务、产品、工序 …(教学方案:3-10)
行动 普适的工作过程 领域
(思维六步骤)
具体的工作过程 学习领域:10-20
要 对象、手段 素 方法、组织
产品、环境
工作六要素:
学习 情境
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 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姜大源,2007
一个专业之所以能够 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 具有特殊的知识系统,即 在知识的范畴、结构、内 容、方法、组织以及理论 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 的独到之处。
课程结构
学科知识 结构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 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 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 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 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 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 的独到之处。
姜大源,2003
课程开发
学科体系 行动体系 工序1 工序2 … 工序n 生成说--串行体系 与 技 能 集 成 的 教 学 内 容
课 程 1
课 程 2
课 程
课 程
典 型 的 职 业 工 作 过 程
构成说--并行体系
……
n
案例:数控机床课程
工作过程 (按照时间顺 序描述,尽可 能准确) 1工序一 2工序二 3工序三 4工序四 学生的学习任 务(尽可能准 确描述)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驱动系统 控制系统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生产调度, 工具管理,生产物流,相 关法律、法规知识
工作过程要素:工作任务—工作结果,包括: 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工作环境
苑海燕,2007
实际的工作任务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描述) 整合的工作任务归纳 (基于工作过程的描述)
依据:基于职业资格标准 方法:采用问卷、访谈、研讨等方式 地点:企业 人员:技术工人、技术员或工程师、职业院校教师、课程专家


课程结构
??? 结构
姜大源,2007
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
主题导向的课程结构
学科整合的课程结构
行动体系的课程结构
姜大源,2005
姜大源,2005
经验性 知 识
过程性知识
策略性 知 识
行动体系
体型思维—多向度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事实性 概念性 知 识
线型思维—单向度
学科体系
陈述性知识
理解性 论证性 知 识
课 时 1
课 时 n
课 时 1

课 时 n
课 时 1
课 时 n 解构 重构
步骤1 步骤1 重构 解构
步骤2 步骤2
步骤n 步骤n
工作 过程N-1
工作 过程N
学科结构系统化
工作过程系统化
理论知识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其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姜大源,2006
学科体系课程
理论
组合模块课程
数控原理及数控机床,数 控实习,计算机辅助制造, CAD实训,液压传动及气 动,职业道德
公差及技术测量, 质量管理知识,
技术系统与生产过程优化:数控系统技术优化、工夹具设计与优化。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和管理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生产节拍、增大生产设备的效能,对技术系统与生产过程进行优化。
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要素:工作任务—工作结果(工作对象、工作 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工作环境) 方法:采用六步法(普适性工作过程——思维过程完整性: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形式:项目、任务、范例、案例、设备、实验、厂家等 地点:学校 人员:职业院校教师、课程专家 依据:基于认识规律编排:简单—复杂;单一—综合;低级—高级 方法:采用研讨(头脑风暴)等方式 形式:活页、工作页、手册、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课件等资源 地点:学校+出版社 人员:职业院校教师、课程专家、出版社编辑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名称), 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 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 习单元。
学习情境: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 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 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 案例、产品等。
行动领域
学习性的工作任务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描述)
依据:基于职业资格标准、 方法:采用研讨(头脑风暴)等方式 地点:企业 +学校 人员:技术工人、技术员或工程师、职业院校教师、课程专家 依据:基于认识规律排序:简单—复杂;单一—综合;低级—高级 方法:采用研讨(头脑风暴)等方式 地点:学校 人员:职业院校教师、课程专家
实施
检查 评估
加工准备(领取刀、量、夹具等、调试机床设备),开机前的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液的使用,工具、夹具、 量具的使用与维护。数控车床的操作步骤,加工过程的监控,机床日常维护,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文明 生产和环境保护知识。
零件的测量: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检验,零件的质量分析:零件超差原因及预防措施。
姜大源 2007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排序:平行或递进) 由 简 单 到 复 杂 的 工 作 过 程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 1 2 学习领域 1 学习领域 2 … 学习领域 N
学习情境 M
姜大源 2007
数控车削加工的工作过程 工作 过程
资 讯 ( 信 息 采 集)
零件形 状 尺寸要 求和表 面粗糙 度要求 材料及 热处理 尺寸精 度和形 位公差 要求
姜大源,2003
材料科学
……
……
行动体系课程(工作过程导向)
工作过程的定义: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 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工作过程的特点: 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 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工作过程的表述: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 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
理论
技能
工作过程课程

技能
工 作
理论
过 程
价值
方案:任务、项目、 案例、设备…
姜大源,2006
任 务
项 目
案 例
设 备
实 验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实现形式)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思想(理论基础)
课 程 体 系
姜大源,2007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工作内容 工作任务 工作结果
工作对象
工作组织
工作产品
工作手段
工程材料及金属热 处理 公差及技术测量
决策 计划
确定工艺装备(机床、刀具、夹具、 机械制造基础、机制工艺 量具、辅具等): 及夹具,机制工艺及夹具 课设,机加工实习 复杂形面零件的CAM数控自动编程, 程序的传输。 数控编程,数控实习,计 算机辅助制造,CAD实训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确定加工阶段、加工方法,制定工艺流程、工序内 容和各工步加工参数(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和工时定 额等)。编制程序,填写工艺表格等。
工作任务
轴类件
外圆柱面,外圆锥面,外圆弧面, 外螺纹,沟槽等。有否尺寸配合要 求 Ra1.6μ m。
相关的理论和 实践知识
其他类零件
轮廓形状特别复杂(如非圆插补) 的回转体零件,
套类件
内圆柱面,内圆锥面,内圆弧面, 内螺纹,内沟槽等。有否尺寸配合 要求 Ra3.2~0.2μ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