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向现实的沈从文_沈从文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一种变化

走向现实的沈从文_沈从文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一种变化


小说故事而为一 使人事凸浮于西南特有明朗天时地理背景中 [9]的尝试 且本来是写给家中报平安的家
书 故 写得十分轻松愉快而有趣 而 后一次且在我少年时代第一次离家停留处沅陵住下三四个
月 人事接触多一些 并较深明白家乡的变化和不少问题 因就我熟悉热爱的故乡种种见闻 写了一组
散文 题名为 湘西
[10]在这个小册子中 作者要研究的是为何 湘西到今日 生产 建设 教
以是以 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水码头作背景 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 来写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
生活上的 常 与 变 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 [16]可以看出 自命超然 相信自己超乎政
治是非之上的沈从文 因为 政治 的扰动 现在身不由己地对 政治 发言了 如嫌不够 再看看他
在 小砦 引子中表达的政治义愤吧 这地方商业和人民体力与道德 都似乎在崩溃 向不可救药的
中 每当写到那位保安队长的时候 一种嘲讽的口吻也时常会流露出来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这一问题
就拿同样写爱情悲剧的 贵生 和 边城 作一比较吧 贵生 中 作者从一开始就将贵生写成一个
典型的湘西乡村青年 年富力强 爱劳动 爱热闹 更爱自由 为此宁可为财主五爷看守两处种桐子的
山坡 也不愿住进围子当长工 行动受拘束 贵生周围的人际关系也是那么融洽 淳朴 贵生和老长
们依怎样的 认识 艺术地组装起来 看看 长河 题记中沈从文对自己创作缘起 动机 意图的交代
吧 作者明确宣布在这里他将放弃 边城 中那种对 优美 健康 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的关注 写作的原因是 中日战争发生后 一九三七年的冬天 我又有机会回到湘西 并且在沅水中部
一个县城住了约四个月 住处恰当水陆要冲 耳目见闻复多 湘西在战争发展中的种种变迁 以及地方
头 知识者面对 政治 时的矛盾以空前的尖锐性显示出来 而抗日战争的爆发把知识者政治选择的紧
迫性更向前推进一步 广大的作家以自己对于政治的关注 以及对于环绕着他们的政治现实的认识 影
响了文学的面貌 [14]现实社会的变化对作家的政治影响的显证之一 即他们当中最有教养而又长期置身
潮力圈 外的那一部分 也被时代由旧的生活轨道上抛了出来 并开始直接以文学形象表达政治信念
或政治义愤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 沈从文一向标榜远离政治超越政治 然而时代大潮却不能不影响到
他的创作 考察三十年代后期至抗战结束 1937年 1946年 的沈从文创作 可以看出现实社会政治
的压力对他创作的影响日益增强 沈从文除了在散文 小说如 湘西
长河
芸庐纪事 等作
品中以形象表述自己的政治观念外 直接针对现实社会现象发表意见的评论随笔也写了不少 结集出版
的就有 昆明冬景
烛虚
云南看云集 从二十年代末两耳不闻文坛事 一心去写超政治的
文章 到三十年代对许多论争说三道四 及至抗战时期在昆明一隅还要写 一般或特殊 之类的杂感
沈从文俨然成了一位政论家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文章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直反对政治对文学 歪缠 的
沈从文最后不得不承认文学完全离开政治的不可能 在1946年发表现实黑暗一面漠不关心 事实上在小说创作整体构架变动以前 沈从文对现实丑恶一面也是极为
关注的 只不过是更多表现在都市小说中 所以当三十年代中期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迫使他将爱与美的
抽象信仰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去思考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之后 沈从文对湘西社会人性美的探
求 就不会总停留在 过去 时态中
一方滑去 关于这个问题 应当由谁来负责 是必然的还是人为的 如说是人为的 是人民本身还是统
治人民的地方长官 [17]
因此 三 四十年代的社会风云变幻 当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 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时 知识者不能不更多关注社会现实 去思考国家民族的出路 作出自己的政治选择 沈从文在经历一
系列文坛论争后终于认识到文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 在这样一个社会冲突空前尖锐的时期 为了更好
样明显 湘西 是作者1937年第二次回乡的产物 心境和写 湘行散记 有很大的差别 第一次回乡
是探母 行程匆匆 所以虽然在 表面涉笔成趣不加剪裁的一般性游记 中 其实每个篇章都于谐趣
中有深一层感慨和寓意 在琐细平凡人事得失哀乐中 都怀着不易形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 [8]但其
意境其实和 边城 相去不远 是作者在写法上学习 用屠格涅夫写 猎人笔记 方法 揉游记散文和
占领
在别一个国度里 等作品
中 叙述人对湘西人那种在文明社会里无法容忍的 恶德 恶行 不但毫无谴责 甚至连惊诧也不
曾流露 相反倒是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采取容忍 认同乃至欣赏的态度
然而1937年前后的作品中 这种客观冷静 不动声色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不见了 同样写湘西社会人
生的作品 明显流露出二十年代中叶都市小说那种强抑愤怒的讽刺笔调 如 张大相 在 长河
于所写的生活取一种理性中立态度 在 一个母亲 序言中谈及 对表现技术而联带及思想意识我个人
的态度 时 沈从文宣称 我并不在几个角色中有意加以责备或袒护的成见 我似乎也不应该有 我 只是以我的客观态度描写一切现实 而内中人物在我是无爱憎的 [3]在沈从文创作实践中 为达到客
观化叙述的目的 他是采取了节制叙述者情感的方式来达成 即叙述者虽然以全知视角在讲述故事 但
下扭曲 变形和堕落的湘西人性的忧虑和愤慨取代 对沈从文这时的变化 时任 文学杂志 编辑的朱
光潜在1937年发表沈从文的 大小阮 之后的编后记中即指出 度看 大小阮 在沈先生的作品中似显示转变的倾向 [1]
从题材 作风以及作者对于人物的态
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文体中 这一时期沈从文作品中针对现实的 愤慨 之情随处可见 写
对所叙述的 不作议论 避免叙述者的情感介入文本叙事中 因此沈从文的作品往往避免对人物心理
活动的大段剖析 对事件前因后果也不多加解释 说明 而把人物关系 情感变化含蓄地隐伏于场景
细节中 最典型的如 边城 作品中对翠翠爱情心理的描写即是于场景 细节描写中看出变化的 翠
翠爱的是二佬 即是通过龙舟赛后她和爷爷的对话场景传达出来的 爷爷以为翠翠爱的是大佬 所以第
69
二个端午节龙舟赛后拿大佬送的鸭子逗她 翠翠却魂不守舍地问爷爷 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
呢 此前翠翠因为看不到二佬 从别人那里听说二佬正在沅水行船 所以这一问巧妙的让读者领悟她
对心上人的挂念 在个别湘西小说中 为达到叙事客观化 沈从文甚至把叙述者的视界和见识与人物的
相同化 他们好象都共处相同的蒙昧状态中 如 我的教育
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希望在相宜环境中 重新燃起年青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那么
长河 则出自 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 [6]要写出 最近二十年来当地农民性格灵魂被时代大力压扁
曲屈失去了原有的素朴所表现的式样
希望它能给外来者一种比较近实的印象 [7]两相对比 写现
在 分析现实问题成了沈从文后期写作的重心所在 这一点在散文集 湘行散记 和 湘西 中变化同
边城
湘行散记 时那枝返朴归真 充满温暖抒情浪漫气息的柔和之笔 正在被另一枝面对现
实 蕴蓄愤慨富于讽刺色彩的批判之笔所取代 理论上 沈从文一直强调客观叙事 因此他虽然和左翼
作家一样主张文学要 贴近人生 但他反对 要作品有 思想 有 血 有 泪 且要求一个作 品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到故事发展 人物语言上 甚至于一本书的封面上 目录上 [2]的做法 坚持作家对
的中心 文体遂注入了更多的现实内容 抒情的笔致中也浸入了越来越多的现实讽刺

沈从文创作中的这种变化 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可以从现实的社会政治压力 作家的文学观念
以及其创作审美心理的变化等几方面作一分析
70
沈从文放弃把湘西当作现实社会中已不复存在的理想社会范型 放弃在 自我他者 对立模式中展
开社会批判的立场[13] 转而关注湘西社会在三 四十年代风云变幻中的现实变动 以此表达他对湘西在
是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或商业 主张作家应自主独立 并不反对文学要表现人生 关注现实 沈从文把
小说看成 用文字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 [18] 认为文学家要 贴近人生 认为自己的小说创作 就是
用文字去描绘一角人生 说明一种现象 目的是希望 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 从这种人
生景象中有所启示 对 人生 或 生命 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 [19] 以这种观念来看待文学 当然不
地表达自己的社会政治意识 他再不能沉醉于对湘西社会过去的人性美的赞歌中 因此向写湘西日趋堕
71
落的现实这样一个更易于表达政治意识的写作重心转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文学观念上看 沈从文始终坚持文学关注人生 关注社会的创作态度 也使他不能面对湘西的现
实而沉醉在仅挖掘湘西社会过去存在的人性美中 有人把沈从文文学主张归为自由主义一派 其实他只
育 文化在比较之下 事事都显得落后 为何趋于保守 对任何改革都无热情 难兴奋 [11] 所以
地方上 人事上的好处和坏处 都叙述得比较详尽些 希望取得 辟谬理惑 的效果 [12]
因此我们说 1937年前后 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强化了沈从文的时代感 越来越严重的国防危机和
社会矛盾使得他内心升起的民族忧患意识日益强烈 湘西社会变化中的堕落趋势逐渐成为他关注和表现
近二十年 现代文明 影响下日趋堕落的忧虑 以及对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的政治热情 一个重要原
因在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压力 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十年代 是个风云变幻 社会矛盾极端尖锐的时期 这
一时期 政治 对文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日益强烈 赵园在考察三 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作家所处的政
治环境 探讨知识者与政治的关系时指出 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 个人与政治 成为创作激情的源
表的四爷 五爷 憎恨和讽刺之情洋溢于言表
其次 这种变化还表现在创作重心的转移 比较一下 边城 和 长河 即可看出这种变化 在
边城 中 沈从文要写的是民族的 过去伟大处 而 长河 则要写出民族的 目前堕落处 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