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勾股定理教案

人教版勾股定理教案

§ 17. 1勾股定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 .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 •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过程
探究活动一:
画一个直角边为3cm和4cm的直角△ ABC ,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

你发现了什么?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探究活动二:
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观察下图并填写:(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思考:(1)你发现了三个正方形I、u、川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2)你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正方形I 的面积 (单位面积)
正方形U 的面积 (单位面积)
正方形川的面积 (单位面积)
较大的图
较小的图
证一证
命题1的证明方法有多种
方法一: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利用“赵爽弦图”证明 .(图一)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
由上面你得到的结论,我们自然联想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 质呢?观察下图并填写:(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2)你发现了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猜想:
命题1 :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b 2=c 2
四、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题1、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

例题2、实际冋题:
将长为13米的梯子AB 斜靠在墙上, 底端C 的距离AC.
五、小结:
1、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你学到的知识有什么作用?
我国古代学者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 “股”,斜边称为“弦”

因此就把命题
1称为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2 I 2 2
a +
b =C
推理格式:
V △ ABC 为直角三角形
2 2 2
∙∙∙ AC 2+BC 2=AB 2.
(或 a 2+b 2=c 2) 例题学习
a ,
b ,斜边长为
c ,那么
BC 长为5米,
六、随堂练习
1 在Rt ABC中,.C =90 , . A、. B、. C的对边分别为a、b和C ⑴若a =
2 , b =4 ,则C= ;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若b =3,c =4 ,贝H a= _________ .斜边上的高为.
⑶若α=3 ,且c=2j10 ,贝U a= , b= .斜边上的高为.
b --------------
⑷若b =1,且a =3√3 ,则C= , b = .斜边上的高为
C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边长为3 ,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4,则此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有一个边长为50 dm的正方形洞口,想用一个圆盖去盖住这个洞口,求圆的直径至少多长(结果保留整数)
5. 一旗杆离地面6m处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m处,求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6. 如图,一个3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m ,如果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0.5m ,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m吗?
7. 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请你在数轴上画出表示J3的点。

-S^^i2^^5~45~6~~'~~'^^
§ 17.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学目标
1 .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 .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
*源:”世纪教育网
3 .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重点、难点
1. 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目。

2 .难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解综合题目。

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 2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a +b =C ,则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四、应用举例
例1已知:在厶ABC 中,∠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
2 2 2
a +
b +
c +338=10a+24b+26c.
试判断△ ABC的形状.
例 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 AD // BC, AB=4 , BC=6 , CD=5 , AD=3.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例3已知:如图,在△ 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 ∙BD. 求证:△ ABC是直角三角形.
C
4
B D A
五、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学到的知识有什么作用?六、随堂练习
1.若△ ABC 的三边a、b、c,满足(a-b)(a2+ b2- c2)=0 ,则厶ABC 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 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 b : c=1 : 1: ∙∙. 2 ,试判断厶ABC 的形状.
3 13 3. 已知:女口 图,四边形 ABCD , AB=1 , BC= — , CD= , AD=3 ,
4
4
且AB 丄BC.
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2
4 .已知:在△ ABC 中,CD 丄 AB 于 D ,且 CD =AD ∙ BD. 求证:△ ABC 中AC 丄BC.
2 2 2
5 .若△ ABC 的三边 a 、b 、C 满足 a+b +c +50=6a+8b+10c ,求△ ABC 的面积.
6 .在△ ABC 中,AB=13cm , AC=24cm ,中线 BD=5cm. 求证:△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 2 2
7 .已知:如图,∠ DAC= ∠ EAC , AD=AE , D 为 BC 上一点,且 BD=DC , AC =AE +CE . 求证:AB 2=AE 2+CE 2.
&已知△ 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a+b=4, ab=1, C= 14 ,试判定厶ABC 的形状.
A
BD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