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ppt
触诊双侧肺部语音震颤(上、中、下,双侧对 比 双手掌尺侧缘)。
间接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
(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左侧叩2-3肋间,右侧 叩2-4肋间)
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双侧对比)。 视诊心尖、心前区搏动。 触诊心尖搏动、心包摩擦感。
以手掌尺侧或2-4指腹触诊, 感觉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弱, 以手掌尺侧触诊心前区有无震颤。 以全手掌触诊有无心包摩擦感
腹壁压陷约1-3cm)
训练受检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2~3次。 深部滑行触诊脾脏、肝脏。 检查胆囊点有无压痛。(胆囊点定位?检查意义?) 检查麦氏点有无压痛,剑突下有无压痛、反跳痛。 触诊膀胱。(麦氏点定位?检查意义?)
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肿块、疝等。
腹部检查
全身皮肤
触诊滑车上、腘窝淋巴结。 检查肢体关节活动度 检查全身皮肤弹性、完整性、皮下出血等,甲
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 音)。
听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各听诊区的定位?
背部
请检查者坐起,充分暴露背部。 视诊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检查胸廓扩张度及对称性。
背部
受检者上身略前倾,头稍低,双手交叉抱肘。 触诊双侧肺部语音震颤(肩胛下区、肩胛间区) 听诊背部(自上而下,双侧肺对比) 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检查骶尾部有无水肿、压疮。 检查双侧肋腰点、肋脊点有无压痛 检查双侧肋脊角有无扣击痛。
背部
腹部
正确暴露腹部,受检者屈膝,双上肢置于躯干 两侧,平静呼吸。
视诊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及腹式呼吸等。 听诊肠鸣音至少1分钟 (正常肠鸣音次数?)
视→听 叩→ 触 →
叩诊:从脐下部开始,“O”型叩诊全腹部、膀胱。 浅触诊:自左下腹开始,“S”型浅触诊全腹。
(双腿屈曲,暴露腹部,左下腹开始, “S”型触诊,
体温: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下,10分钟后 取出读数。
脉搏:用手指按压在桡动脉上,计数脉搏搏动的次数。
在脉律规则的情况下,可计数30秒乘以2,得出1分钟脉搏 次数。
呼吸:在被检查者不知觉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胸腹起伏,
至少30秒乘以2,得出1分钟呼吸次数。
血压测量
血压计、被测肢体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即 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 平腋中线;
四、甲状腺触诊
要点: 1.峡部触诊:由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吞 咽 2.甲状腺侧叶前面触诊:
一手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另一手在胸 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同时在胸 锁乳突肌前缘触 的检查
1.颈静脉:正常人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水平 不超过锁骨上缘与下颌角连线 的下1/3。
骨上缘与下颌角距离的下2/3内)
触诊左右颈动脉 配合吞咽动作,视、触诊甲状腺侧叶
( 检查左叶时,右手食指及中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 向左轻推甲状腺右叶,左手三指触摸甲状腺的轮廓大 小及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及震颤。)
触诊气管位置
右手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食 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食指与无名指之间)
床,双下肢皮肤有无水肿等。
一些重要体查的手法
一、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
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 结腋窝淋巴结、滑车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腘窝淋 巴结 方法: 二、三、四指并拢,用指腹滑动触诊 注意: 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 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情况
伸肘,并稍外展;
袖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 窝2-3cm;
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以左 手固定, 听诊器胸件不可塞在袖带下。
头颈部
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触诊头颅 视诊双眼和眉 检查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观察双侧瞳孔大小。 检查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对光反射时,光源
二、甲状腺触诊
要点: 1.峡部触诊:由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吞咽 2.甲状腺侧叶前面触诊:
一手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另一手在胸锁 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同时在胸锁乳 突肌前缘触。
三、甲状腺触诊
要点: 1.峡部触诊:由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吞咽 2.甲状腺侧叶前面触诊:
一手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另一手在胸锁 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同时在胸锁乳 突肌前缘触。
护理体查
教学组
主要内容
检查前准备 一般状态 头颈部 胸部 背部 腹部 全身皮肤
检查前准备
准备和清点器械:体温计、血压计、压 舌板、手电筒、听诊器、皮尺。
检查
自我介绍 评估患者 简单解释检查目的和
要求
取得配合
洗手
流动水 洁芙柔
一般状态
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体位 和意识状态。
从侧面进入。 )
头颈部
视诊双侧外耳、耳道及耳后区 视诊外鼻 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畅情况 观察口唇
头颈部
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舌、软腭、 腭垂、口咽部及扁桃体。
头颈部
暴露颈部。 触诊双侧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
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
头颈部
视诊颈静脉(正常人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水平 不超过锁
2. 颈动脉:搏动 3.颈部血管听诊:听诊器置于颈部大血管
区和锁骨上窝
六、胸部视诊
内容:
1.胸壁检查 营养状态、皮肤、静脉等。 2. 胸廓检查 ①胸廓形状(正常前后径:左右径1:1.5) ②肋间隙 ③乳房 3. 呼吸运动:频率、节律
七、胸部触诊
内容:
1.前胸廓扩张度:(两侧肋缘对称部位) 2.后胸廓扩张度(拇指与中线平行
头颈部
头颈部
甲状腺
胸部
暴露胸部。 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
触诊双侧腋窝淋巴结(5群)
检查有无胸壁压痛、胸膜摩擦感及胸骨压痛。 (下前壁)
检查双侧胸廓扩张度。(两手置于胸廓前下侧部对称部
位,左右拇指分别沿肋缘上方指向剑突,手掌和其余4指伸展置于 前侧胸壁,嘱患者作深呼吸动作)
皮肤向中线推挤) 3. 语音震颤:对称、由上至下、前、侧、背
两手交替 4. 胸膜摩擦感:胸廓下侧部
八、胸部间接叩诊
内容:
1.肺部叩诊 由上至下,前、侧、后,逐一肋间左右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