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试卷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太阳、烛焰、月亮,其中是光源的是( )A.只有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C.只有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2.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 )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方C.看到的鱼的下方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3.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五彩缤纷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4.一位同学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B.影子C.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还能看见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5.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平面镜使物体成等大的虚像B.月光下的人影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放大的虚像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C.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下列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B.天边彩虹—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C.猴子捞月—是光的折射D.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8.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 )A.B.C.D. 9.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实物,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C.鱼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80dm 90∘C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340m/s 50kg 11.没有三棱镜,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纸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白纸上看到不是彩色的光带,而是白色一片B.在白纸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C.若用红纸,则在红纸上也会看到彩色光带D.若用绿纸,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12.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射向点,纸板可沿折缝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B ON A.图中为反射角αB.增大过程中,反射光线沿顺时针转动αC.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α=0∘D.纸板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B 13.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错误的(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倍焦距2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色光的三原色为红、黄、蓝B.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可以用来制作紫外线烤箱C.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颜色来决D.透过窗户看屋里的人,是光的反射现象15.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是折射角B.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是折射角∠6∠2C.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是折射角 D.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是折射角∠6∠3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6.如图所示,小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B.若纸板不与镜面垂直,沿入射时,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AO C.纸板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D.为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17.下面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B.C. D.18.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在积水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有积水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积水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有积水19.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B.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C.影院里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屏幕上的人物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D.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20.多媒体辅助教学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力,多媒体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投影仪工作的原理是利用“物体放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实像”2三、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21.如图所示,老和尚不起身便能看到墙外的小和尚.在这里,老和尚利用了________物理知识.军事上________装置与它的道理相类似.22.一根直尺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正好成一直角,则直尺与镜面10的夹角是________度;在平面镜上放一枚硬币,硬币和它的像相距毫米,则平面镜厚为________毫米.23.虚像和实像:________像可以用光屏承接,________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总是________立的、且与物体在透镜的________侧;所成的虚像总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填“放大的”或“缩小的”),且与物体在透镜的________侧.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24.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凹面镜,简称凹镜.我们都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则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凹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明首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先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有这三种情况,但究竟哪一种情况是正确的呢,小明做了以下实验:10他将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镜照射,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请你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实验小明可得出什么结论?(2)你认为凹镜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可以有哪些应用?请说出两个.25.请在下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36 分)126.如图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第一次9.09.0第二次13.513.5第三次15.015.01如图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第一次9.09.0第二次13.513.5第三次15.015.0(1)实验要选取________(相同/不同)的两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_关系.(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________(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________(厚一点/薄一点)较好.(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__(能/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________.(4)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5)2AB通过实验探究,王凯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他学以致用,作出了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也来试一试吧.27.张群同学利用蜡烛等器材进行了平面镜成像实验.张群同学利用蜡烛等器材进行了平面镜成像实验.(1)张群应该选用________(平面镜/玻璃板)作为镜子进行实验,实验中为使得物像重合,所用镜子要________放置;(2)张群使点燃的蜡烛放在某一个位置,测出物和像到镜面距离相等,由这一组数据得出“像距与物距相等”的实验结论.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3)AB AB用表示蜡烛,请在图中正确作出在平面镜中的像.28.某实验小组在上完光学实验之后,有了以下的争论:某实验小组在上完光学实验之后,有了以下的争论:(1)杨美同学说:“只要是亮的物体都是光源”;胡伟同学说:“天上的星星都是光源”;王萍同学说:“动物都不是光源”;王琴同学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如果你是你是老师,你会给他们做出什么样的解释?试列举几个常见的光源.(2)3另外班的物理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完成实验,请你帮忙完成:第一组: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对光沿直线传播有两例未完成,请补充:例如:①挖隧道时利用“激光准直”来开挖直道;②________③________△第二组: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孔成,问它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________(选填“有”或“无”),在小孔成像中,小孔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证明了光的________现象.29.阅读信息,回答问题魔幻般的水立方“鸟巢”和“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白天看“水立方”呈蓝色,晚上看“水立方”就变成了优雅、灵动、晶莹剔透、色彩多变的奇景,给人带来魔2.4mm幻般的感觉.这其中蕴藏着许多科技创新.“水立方”的外层是用只有厚的ETFE ETFE“膜”做成的气枕,像一层皮肤一样包住了整个建筑.“膜”的成份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它是一种轻质新型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冬季保温、夏季散热,而且还会避免建筑ETFE结构受到游泳中心内部环境的侵蚀.更神奇的是,如果“膜”有一个破洞,不必更换,只需打上一块补丁,它便会自行愈合,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原貌!小明对“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能节能非常感兴趣,在考虑“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等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1同颜色的膜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1表:透明物体的颜色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白光膜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1)1问题一:由表结果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ETFE2实验二:用不同的颜色膜材料做大棚实验,得到结果如表所示.2:ETFE表膜的透光量大棚外膜的颜色蓝色无色紫色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36∘C36∘C36∘C一天中棚内的最低温度38∘C50∘C30∘C光的通过量90%98%50%(2)问题二: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选用________更好(3)2问题三:通过上述材料的阅读,就徐州新城区的建设,请你给政府提出至少条合理化的建议.答案1.A2.A3.C4.C5.D6.C7.D8.A9.D 10.D 11.B 12.B 13.C 14.C 15.C16.AD 17.AB 18.AD 19.ACD 20.AC45521.光的反射潜望镜 22. 23.实虚倒异正放大的同(1)(2)24.凹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做太阳灶、探照灯等等.(1)25.解: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见下图:(2)图示的入射光线过焦点,则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由此可以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6.相同大小较暗薄一点不能实像前像距等于物距27.玻璃板竖直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28.射击瞄准时“三点一线”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无倒立的实像直线传播(1)(2)(3)29.透过的色光;蓝色;徐州新城区的建设材料应该选取环保、节能的材料;并且尽量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蓝色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