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PPT
分类 死火山: 休眠火山:
自然灾害与防治
我国境内火山大多是死火山,一共660座火山,只有 5个活火山(4个在台湾),6个休眠火山(分别位于五 大连池、长白山和腾冲),其中休眠火山就是主要的 丰富有景观魅力的火山地貌。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 一般认为五大连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组成,如果包括火山区
西部的莲花山,五大连池火山群应由15座火山组成,火山岩分 布面积达800多km2。老黑山、火烧山1719~1721年的喷发距今 还不到300年,是我国活火山中有历史记载、喷发时间和地点 最为确切的一处活火山。
环太平洋地震带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 1.滑坡和山体崩落 震 2.大地褶皱和开裂,地面升降 的 3.可能引起海啸 危 害 4.建筑物倒塌,水电中断,发生火灾
5.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抵御难度大。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该图片说明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自然灾害的概述 1.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 地球表层 系统中,能造成人 们 生命和财产 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 地质 灾害、气象 灾害、 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的含义
特征
含义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 潜在性
或转换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
• 三是浅源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 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 破坏性巨大。
自然灾害与防治
3、我国地震的分布:
自然灾害与防治
西部主要地震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山地震带 昆仑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阿尔泰山地震带 祁连山地震带 红河地震带
台湾地震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 郯城庐江地震带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形成原因
•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 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 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 地区突然释放。
•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第一,发震构造 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 向北东逆冲运动。第二,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 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第三,挤压 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 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自然灾害与防治
2.泥石流:
1、定义: 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
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冰川泥石流: 两高地区;102°E 以西的高原。
自然灾害与防治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 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灾害出现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 突发性
格的规律可循,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
周期性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是 群发性
相伴发生
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种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 多因性
种原因引起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地震的成因及构造
自然灾害与防治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自然灾害与防治
二、气象灾害:
1.洪涝 (1)分类及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类2型)多发区(从气洪候水 和地形上看)涝渍
成因气候是被水上特江位看大河上:地、涨表湖而中 带 候径库泛低 季 区流容滥不纳纬风,能 ,地区温区、带是 及,亚海洼 时主热洋地 排要带气积 除是湿候水亚润区不热气能
形成条地件形上以的降河看水流:为汛主期江 游要,河 地补流的区给量两----岸洪蒸 地,水发势尤弱低其,洼是排水中不下畅,
自然灾害与防治
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
滑坡会破坏和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 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会堵塞江 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 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 造成很大的危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
小结: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 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岩石圈 内力作用
破裂 内能释放 地面振动(地震)
超过岩石承受限度 地震波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地震
2.地震的震级、烈度:
震级: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 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浅、地质构造、震中距、地面建 筑等因素有关。
自然灾害与防治
(二)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A.概念 B.发生的条件
C.多发地区
a.岩体比较破碎
b.地势起伏较大
c.植被覆盖较差
山地丘陵区 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D.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位置(地形、坡度)体积
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 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 害程度也就越大 。
自然灾害与防治
按成因分类:
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是自然界 发生的地震;
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多为人为因素引起 的地震;
按震源深度分类 :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
东部主要地震带 河北平原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 秦岭地震带
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二 2012 年 9 月 7 日彝良县里氏 5.7、5.6 级地震烈 度分布图。
自然灾害与防治
火山喷发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
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活火山:
破坏植被,地 表径流水量、 速度加大
例 如 大规模工
程活动
泥石流 滑坡
地下核试 验等
地震
自然灾害与防治
2.(2014·青岛一模)图 1 为 2001~2005 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 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图 2 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 际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