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本:第二章 第3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文案

作业本:第二章 第3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文案

作业本:第二章第3讲力的合成和分解第3讲力的合成和分解A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力的合成及合成法的应用1.(单选)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解析由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图的合力为2F3,B图的合力为0,C图的合力为2F2,D图的合力为2F3,因F2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故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为C图.答案 C2.(单选)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1)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A .F 2≤F ≤F 1B.F 1-F 22≤F ≤F 1+F 22C .F 1-F 2≤F ≤F 1+F 2D .F 12-F 22≤F 2≤F 12+F 22解析 根据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公式 F =F 12+F 22+2F 1F 2cos θ可知:当两个分力的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F 1+F 2;当两个分力的夹角为180°时,合力最小,最小值为F 1-F 2.所以F 1-F 2≤F ≤F 1+F 2,C 正确. 答案 C3.(2013·天水检测)(单选)如图2-3-12所示,一轻质弹簧只受一个拉力F 1时,其伸长量为x ,当弹簧同时受到两个拉力F 2和F 3作用时,伸长量也为x ,现对弹簧同时施加F 1、F 2、F 3三个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x ′,则以下关于x ′与x 关系正确的是 ( ). A .x ′=xB .x ′=2xC .x <x ′<2xD .x ′<2x解析 由题述可知同时受到两个拉力F 2和F 3作用时,作用效果等同于只受一个拉力F 1作用;同时施加F 1、F 2、F 3三个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x ′=2x ,选项B 正确. 答案 B4.(2013·南通市调研)(单选)如图2-3-13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 、质量均为m 的半圆柱体A 、B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B 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 .在A 、B 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 、质量为2m 的光滑圆柱体C ,A 、B 、C 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图2-3-12图2-3-13B.地面对A的作用力沿AC方向C.l越小,A、C间的弹力越小D.l越小,地面对A、B的摩擦力越大解析用整体法分析,如图甲所示,F B=F A=4mg2=2mg,A错.地面对A 弹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B错.对C分析,如图乙所示:2F AC cos θ=F合即:F AC=mgcos θl越小θ越小,则F AC越小,C正确.对A分析,如图丙所示:摩擦力f=F AC sin θ即f=mg tan θ,则有l越小,θ越小,f越小,D错.答案 C5.(单选)如图2-3-14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C.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图2-3-14D.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解析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以滑轮为研究对象,两段绳的拉力都是G,互成120°角,因此合力大小是G,根据共点力平衡,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也是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60°斜向右上方);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为零.答案 D题组二力的分解及分解法的应用6.(单选)如图2-3-15所示,用一根长1 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 m/s2) ().A.32 m B.22 mC.12 m D.33 m解析对画框进行受力分析,并把两绳拉力作用点平移至重心处.如图所示,则有2T1cos α=2T2cos α=mg,其中T1=T2≤10 N,所以cos α≥12.设挂钉间距为s,则有sinα=s212=s.s≤32m,故A正确.答案 A7.(单选)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帮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2-3-16所示,他先后作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图2-3-15 图2-3-16( ).A .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B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C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D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解析 把刀刃部分抽象后,可简化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设顶角为2θ,背宽为d ,侧面长为l ,如图所示.当在刀背施加压力F 后,产生垂直侧面的两个分力F 1、F 2,使用中依靠着这两个分力分开被加工的其他物体.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小相等(F 1=F 2),因此画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实为菱形,如图所示,在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取其四分之一考虑(图中阴影部分).根据它跟半个劈的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有关系式F 1F 2=ld 2=1sin θ,得F 1=F 2=F 2sin θ.由此可见,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压力F 时,侧面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关,顶角越小,sin θ的值越小,F 1和F 2的值越大,故D 正确. 答案 D8.(单选)如图2-3-17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 安在一根轻木杆B 上,一根轻绳AC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 端下面挂一个重物,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图2-3-17A.只有θ变小,弹力才变大B.只有θ变大,弹力才变大C.无论θ变大还是变小,弹力都变大D.无论θ变大还是变小,弹力都不变解析无论θ变大还是变小,水平绳和竖直绳中的拉力不变,这两个力的合力与杆的弹力平衡,故弹力都不变.答案 D9.(多选)如图2-3-18所示,一根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用小铁夹将一个玩具娃娃固定在细线上,使a段细线恰好水平,b段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现将小铁夹的位置稍稍向左移动一段图2-3-18 距离,待玩具平衡后,关于a、b两段细线中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前,a段细线中的拉力等于玩具所受的重力B.移动前,a段细线中的拉力小于玩具所受的重力C.移动后,b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不变D.移动后,b段细线中拉力的竖直分量变小解析移动前,由平衡条件得,a段细线中的拉力F a=G cot 45°=G,A项正确;夹子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线a不再水平,玩具的位置下移,与重力平衡的力变为a、b两线中拉力的力的竖直分量变小,D项正确.答案ADB深化训练——提高能力技巧10.(单选)如图2-3-19所示,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只改变F的方向不改变F的大小,仍使木块静止,则此时力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60°B.45° C.30°D.15°解析小木块受重力mg、斜面支持力F N和外力F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三力合力为零,构成首尾相接的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对称性可知,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改变其方向,再次平衡时力F与水平方向成60°角,故本题答案为A.答案 A11.(2012·南通期末调研)(单选)如图2-3-20所示,光滑细杆竖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轮A、B关于杆对称,轻质圆环C套在细杆上,通过细线分别与质量为M、m(M>m)的物块相连.现将圆环C在竖直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在移动过程中 ().图2-3-20 A.外力F保持不变B.杆对环C的作用力不断增大C.杆对环C的作用力与外力F合力不断增大D.杆对环C的作用力与外力F合力的方向保持不变解析C受力如图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 A cos α+F B cos α-F=0F B sin α+F N-F A sin α=0F A=Mg,F B=mg所以F=(M+m)g cos αC下降,α减小,因此F增大,A错.F N=(M-m)g sin α,则F N减小,B错.F N与F的合力大小等于F A与F B的合力大小F A与F B夹角减小,因此其合力增大,则C正确,由此图可判定F A与F B合力方向变化,则C的作用力与F的合力方向改变.D错.答案 C12.(单选)如图2-3-21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F2,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3-21A.F1逐渐变小B.F1逐渐变大C.F2先变小后变大D.F2先变大后变小解析由题图可知,滑轮两边绳的拉力均为F1,对滑轮有:2F1cos θ2=mg,当重物上升时,θ2变大,cosθ2变小,F1变大.对该同学来说,应有F2′+F1=mg.而F1变大,mg不变,F2′变小,即对地面的压力F2变小,综上述可知选项B正确.答案 B13.(2013·浙江宁波模拟,15)(单选)如图2-3-22所示,小方块代表一些相同质量的钩码,图①中O为轻绳之间连接的结点,图②中光滑的滑轮跨在轻绳上悬挂钩码,两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图①中的B滑轮或图②中的端点B沿虚线稍稍上移一些,则关于θ角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图2-3-22A.图①、图②中的θ角均增大B.图①、图②中θ角均不变C.图①中θ角增大、图②中θ角不变化D.图①中θ角不变、图②中θ角变大解析在图①中由于A和B均为滑轮,则知在移动B滑轮的过程中,绳OA与OB的拉力大小不变,若θ变化时,合力必变化,但此时其合力不变,与O点下方五个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θ角不变;题图②中,当B点稍上移时,θ角仍然不变,所以只有B项正确.答案 B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1 14.(多选)如图2-3-23所示,A 、B 都是重物,A 被绕过小滑轮P 的细线所悬挂,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 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O ′是三根线的结点,bO ′水平拉着B 物体,cO ′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平衡静止状态.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 的张力是20 3 N ,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弹力为10 NB .重物A 的质量为2 kgC .桌面对B 物体的摩擦力为10 3 ND .O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解析 O ′a 与aA 两线拉力的合力与OP 线的张力大小相等.由几何知识可知F O ′a =F aA =20 N ,且OP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D 不正确;重物A 的重力G A =F aA ,所以m A =2 kg ,B 正确;桌面对B 的摩擦力F f =F O ′b =F O ′a cos 30°=10 3 N ,C 正确;弹簧的弹力F 弹=F O ′a sin 30°=10 N ,故A 正确.答案 ABC图2-3-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