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军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遏制(è)倔强(jiàng)甄别(zhēn)瞠目结舌(táng)B.睿智(ruì)骸骨(hái)邈远(miǎo)安土重迁(zhòng)C.坍塌(tān)熨帖(yù)隽永(juàn)拾级登梯(shí)D.忖度(dù)便宜(biàn)搭讪(shàn)温情脉脉(mò)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们将无权嘲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B.只是隔着窗子,看那飘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秃的树枝上的寒鸦?C.文学作品有了和时代脉搏同跳、和时代精神共振的情感,就会产生震憾人心的力量。
D.另外六只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自从沪杭高铁开通以后,许多在上海工作的人周末到杭州已不再是不速之客,游览西湖后很快就能返回。
B.隋炀帝统一中国也可以说是创造了不可一世的伟业,他下令修建的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C.贝多芬的《命运》《悲怆》这些著名交响曲能让我们肝肠寸断,能洗涤我们胸中的俗浊,能净化我们的灵魂。
D.当受惊吓而使交感神经突然兴奋时,竖毛肌会在神经内分泌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收缩起来,汗毛就会突然竖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了杭州歌舞团表演的音乐和舞蹈后,他们都认为《印象西湖》这场实景演出太精彩了。
B.许多世界名著如《静静的顿河》《巴黎圣母院》这些小说,对我们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
C.他的作文写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既不广泛地阅读经典作品,又不勤于练笔而造成的结果。
D.社会中有一种不健康的现象,那就是对“卑微者”要求严格,对“高贵者”要求却宽松。
5.将后面②—⑥句接在第①句后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
②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③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④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
⑤“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⑥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A. ③②⑤④⑥B. ③②④⑥⑤C. ②③④⑥⑤D. ②③⑤④⑥6.仿照画线句的内容和句式再写三句话。
(3分)儿童的学习,在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快乐的,就像鸟儿在无垠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愉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7分)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刘贤冰很久没有回家乡了。
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
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分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
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
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
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
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
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
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
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
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
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
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
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徙……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
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
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
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
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有改动)7.文章里“一剂良药”的含义是什么?(3分)(10字以内)8.作者在第2段写“想念一个人”有什么作用?(4分)(60字以内)9.从语言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70字以内)10.为什么说“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6分)(不超过90字)三、古代诗文阅读。
(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选择题每题3分,15分)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到则披草而坐披,拨开B.梦亦同趣趣,意趣C. 始指异之异,感到……奇异D. 外与天际际,交会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日与其徒上高山杳不知其所之也B.穷山之高而止蟹六跪而二螯C. 皆在衽席之下唯江上之清风D.与万化冥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这样的行为描写,表现了作者游览时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
B.第一段先写始得西山之前游览他山的经历,极言平日游览之胜,为的是反衬西山之怪特和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
C.文章用游记的笔法,记叙了发现、奔赴、攀登西山的经过,并以生动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了西山之高之美。
D.作者用“游于是乎始”否定向之所游,强调只有在西山上才能真正体验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愉悦。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分)1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3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解答问题。
(6分)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宋代]杨万里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
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16.请简要分析“湿”“平”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17.结合诗歌最后一句提到的“孟浩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3分)(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4小题)(4分)18.白露横江, 。
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19.有如此之势,,,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20.复道行空,?,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2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22.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附加题(5分,计入总分)23.请你从读过的《巴黎圣母院》、《复活》、《骆驼祥子》、《围城》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按照下列提示写出有关文字。
(1)□□□□□□(填入人物名)是一个□□□□□□□□□□□□□□□□□□□□(填入概括该形象个性特征的相关语句)形象。
(可以不用“形象”一词,用“青年”“少女”等恰当的词语也可以。
后一条线上20字内)(2分)(2)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在于(3分)(60字内)五、写作(40分)24.阅读下列小诗,按照要求作文。
浪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后浪:我以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向海根据以上小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除诗歌外),题目自拟,角度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2.C3.D4.D5.B6.略。
7.思念家乡的情感8.“想念一个人”与“在城市里想念村庄”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身处城市思念村庄的辛苦和不易,表达浓郁的乡情9.用拟人,如“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用比喻,如“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写出城市看起来鲜活富于动感,反衬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之情。
10.(1)城市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和生命。
(2)城市失去了乡村的宁静自由,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村庄。
(3)表明村庄在作者心中是一种象征,一种难舍的人生情结。
11.B12.C13.D14.略15.略16.两个动词夸张地突出浪猛雪大的情景。
17.诗人以孟浩然自况,表达了潇洒风流旷达自得的情趣。
18—22略23.略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