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三大系列八大原理: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一系列:矛盾的表达既对立又统一。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内容:
(一):相互区别
1:矛盾的同一性
a内涵:矛盾双方的一致性所造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以及相互转化的性质和倾向。
b特点: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的斗争性
a定义:矛盾双方的对立所造成的相互排斥,否定,离异的性质和倾向。
b特点: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相互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
(三):方法论意义
1:任何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在和平发展的全球化中我们要学会求同求异(和为贵),取长补短,双赢共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动力和原因原理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是事物存在发展中的作用
b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我的因素,促使矛盾事物的发展
2矛盾斗争性作用
a在量变阶段促使矛盾事物发展
b(最显著地作用)在事物的质变阶段,促使旧事物瓦解、新事物产生。
3方法论意义:正是由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相连接共同起作用,从而决定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的动力、原因、源泉。
第二系列:当认识矛盾时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定义
A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
B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事事有矛盾
2:特点:反映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
3:方法论意义:面对任何事物,实质是面对矛盾去分析、解决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定义:事事、时时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
A一方克服另一方。
B相互融合形成新事物。
C双方同归于尽。
2特点:反映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
3方法论意义
A他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前提,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殊矛盾,才能把握事物的质,从而把握事物。
B它是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论文事物的特殊矛盾,才能把握并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相互区别
A定义:事事、时时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
B性质(特点):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关系
2相互联系
A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存在与个性之中
B个性也离不开共性
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注意倾向: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共性,而否认个性的教条主义,只强调个性而否认共性的经验主义
4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把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把马克思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A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B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相互联系
A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了事物的发展
B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影响了事物的发展
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方法论意义
必须反对内因论,外因论,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论述为什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第三系列:当解决矛盾时
七: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A主要矛盾: 事物发展中处于主导、支配作用的矛盾
B次要矛盾:事物发展中处于被主导、支配作用的矛盾
2相互联系
A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
b次要矛盾影响着主要矛盾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5方法论意义
A面对事物众多矛盾,要着重抓主要矛盾
B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中心环节
八: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A主要方面:事物发展中处于主导支配作用的矛盾的方面
B次要方面:事物发展中处于被主导支配作用的矛盾的方面
2相互联系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均衡论
4方法论意义
A面对事物矛盾的双方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面对事物要抓本质,面对形势要抓主流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化):揭示事物的方向和道路
九:肯定和否定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A肯定:指事物内部的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否定:指事物内部的促使事物转化的方面
2相互联系
a肯定中有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b否定中有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3注意倾向:割裂了两者的相互联系
4方法论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B辩证否定观的两个根本特征
a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自我否定来实现
b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既克服了肯定方面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肯定方面的积极因素
十:否定之否定
1定义:事物的发展只有经过两次的否定才能同时克服矛盾双方的消极因素,同时又保留矛盾双方的积极因素。
2内容上:揭示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是一个完善的周期
3形式上: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的形式的形态
十一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相互区别
A定义:事物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化,是一种不显著地变化,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B质变:是事物质的变化,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显著地变化,是飞跃的间断的过程C判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准,看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事物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是事物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相互联系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a任何事物的变化首先从量变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始于毫末)
b事物相对量的对比变化,决定了质变的方向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基础上又引起新的量变
3错误倾向: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量变而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右倾主义;只强
调质变而否认量变是激变论、灾变论、左倾主义。
4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现代化建设三步走,要把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